朱军||巧娘上网 (短篇小说)

南郑文苑★吴元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巧娘上网</b></h1><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短篇小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朱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div> 从赣州到汉河,再到汉南县的黄岭,巧娘乔丽丽一转眼已经二十五年了,二十一岁的青春不再,四十六岁的暮气也没有,她依旧在前前后后地忙碌。她的老公老陈身体好了许多,她的大儿子上了川大计算机系,成为一个大学生,小儿子也不再哭哭啼啼,成为一个头发卷曲的小男孩。一家人平平安安,她的事业也进入了平稳期。可是,乔丽丽和自己挑战,竟然和电脑较上了劲儿。<br> “老妈,你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哦!!”儿子的微信一上来就是两个惊叹号。<br> “儿子,我咋跟自己过不去呢?”巧妈妈有些不明就里,一闪笑脸,和儿子“微信”起来。<br> “老爸说了,你一天到晚在电脑上鼓捣,忙得鬼吹火。”儿子是奥特曼表情。<br> “那是他不懂,现在是竞争时代,是电商时代,网络和大数据,由不得我们。”<br> “那么说,老妈是不是要挺进计算机时代啊?领先潮流呢?”儿子显然在调侃。<br> “这我倒没想过,可是你在学计算机,就是我的靠山;加上 现在网上销售如火如荼,我岂能落在人后?”巧妈妈索性多说几句。<br> “计算机时代有我们呢,你呀,和老爸把身体保养好比啥都强。”<br> “吆喝,儿子知道体贴人了?有进步!”她也用了一个叹号。<br> “那当然了,也不想想,我是谁的儿子,巴山巧娘乔丽丽,被作家写成小说发表过的。呵呵!”<br> “没正形,又拿你老妈开刷,找打。”话虽如此,巧妈妈的心里还是高兴的。<br> 这时候,儿子忽然下线,她自己的手机也响起来。<br>紧跟着,老陈的敲门声也响起来,一下一下的,有些急促。<br>乔丽丽站起来,开始一天的忙碌。<br> 电话是车间打来的,工艺品车间的主管夏媛媛找她,说是杭州的订货单出了问题。她风风火火站起来,就往外走。可是门外,站着一个黑衣人,那是老公老陈。老陈是在说送货的事情,还有问他什么时候去山上的养猪场看看,说是那里的猪崽不好好吃食。<br> “货你先送吧,山上,我这里忙完了就去。”<br> “那记者们采访啥时候接待啊?”老陈还是戳在那儿,像一个助理,抑或办公室主任。<br> “你看时间吧。不过这两天不行,另外再约吧。”乔丽丽知道,老陈说的记者其实不是一般的记者,而是几个写小说、写剧本的朋友,最起码也是顾主席他们,是写歌词的,有时候也冷不防弄一点图片报道,发在“秦风民艺”的小公号上,一不留神就有四五千的阅读量。而那些写小说和剧本的,又不是同一个人,乔丽丽读过他们的东西,小说有些夸张,剧本看了不知道在写谁,但是你还不能慢待人家。阿庆嫂说“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但是乔丽丽不这样看,她觉得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而且她这些年广为人知,也是他们捧出来的,对人家不尊重,就是对文化的不尊重,这样做她是不认同的。那么,就回头约吧,好好谈一次,再把人家款待一番。她忽然想到了“文化”“尊重”和“认同”这些词儿,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政协委员没有白当,算是跟上了时代,于是就嘴角略略上翘地笑了笑,马上又恢复表情,因为她已经走到家对面工艺品车间的门口,从那儿到家门前,隔了一条马路,最多有三十米远。<br> 夏媛媛在门口,有些着急。她还是那样甜甜的,肤色白皙,听说在谈恋爱,不知道进展如何。<br> 乔丽丽迅速走进车间,马上就进入状态。热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十几个工作台后面都在忙碌,十来个女子要么在埋头制作手上的布娃娃,在各自的工艺流程中推进,要么在将布娃娃装进一个个包装袋,质检员在查看,塑封机忙着封口,一个个洋娃娃有大有小,横七竖八地进入包装袋,经过一阵捯饬,就头脚朝一个方向顺着,面朝上,在对着人微笑,像是经过训练一样。这布娃娃,光是工艺就几经培训,直到大家都熟悉了才投入批量生产;可是后来的包装又十分凌乱,乔丽丽让大家停下来,给大家做示范,才慢慢地规范起来。当时没有安装电脑,都是手工操作,还是上高中的大儿子聪明,有一天回来转悠,忽然发现了什么,就给巧娘提了建议。<br> “妈妈,这样不行,无法与市场接轨。”<br> “你这个小屁孩,知道什么?我干这一行快二十年了,什么没见过?”妈妈不以为然。<br> “我是小了一点点,可是你没有听说过吗?自古英雄出少年,不要小看少年,而且我在说计算机时代的事情。”儿子一掠头发,很有几分帅气。是啊,曾几何时,乔丽丽的儿子还在上小学,后来上初中,即使上高中,后来上了大学,有了媳妇,在妈妈的眼里他还是很小啊,小屁孩,她每当这样一叫,就有一种亲切感,还有着几分作为母亲的甜蜜。<br> “那你说说看。”乔丽丽忍住笑,看着儿子。<br> “是这样啊,你们的车间缺乏技术控制,以后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解决。就说眼前吧,应该在车间里装一台电脑,先解决产品工艺流程标准化的问题,尤其要解决生产统计问题,有统计员逐日统计生产情况,对合格率和次品率有一个具体的统计和掌握。”儿子振振有词。<br> “这个谁来解决?你吗?”妈妈不得不认真起来。<br> “统计的问题我可以代劳,工艺流程和计算机控制需要投资,也需要专门的技术员来解决。”儿子那会儿还没有上大学,但是,现在已经与过去不能比了。<br> 果然,儿子几番努力,给车间安装了一台配置不高的电脑,但用于统计已经足够。儿子还给电脑设计了一个屏保装置,一个朱鹮,还有熊猫,在水边玩耍。不久,这电脑发挥了作用,他设置的屏保也因为清新秀丽受人好评,车间领班夏媛媛竟然对着这个电脑出神。大概也是从那会儿开始,乔丽丽也有了学习电脑的想法,并且报了个学习班,开始计算机扫盲。<br>可是这会儿,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竟然影响到订货单。<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1> 车间订货故障,乔丽丽鼓捣半天未果,最后还是一个电话,让儿子给解决了。<br> 还真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原来是电脑的内存出了问题,把以前的一些数据弄丢了。数据一丢,合同缺乏了支撑,对方的电脑就干脆不认。对此,乔丽丽直挠头,夏媛媛也心急火燎,眼看就要哭了。电话打过去,儿子没有接,二十分钟后打过来,原来是在上课。按照儿子的远程操作,很快找到计算机的数据备份,打包发了过来,并且给安装好,放到一个他们能找到的地方。后面的操作,夏媛媛知道,于是很快地解决了。这时候,夏媛媛凑上来,对着乔丽丽用鼻子那么一扫:“嗯,好香。”乔丽丽有些诧异,问她什么好香,我可没抹什么高级的化妆品。夏媛媛说她也不知道,好像不是化妆品的味道。那是什么?乔丽丽盯着她问道。夏媛媛一愣,忽然发现了什么似的说,好像是你身体的香味。这句话乔丽丽很爱听,因为老公和小儿子都说她有一股体香,她也没在意。这会儿夏媛媛说了,她自己也对着自己吸了下鼻子,呵呵地笑了。<br> 解决完车间订货的事情,乔丽丽回家,老陈送货已经回来。他们简单地吃了一口饭,老陈出去发动车,乔丽丽洗了碗,瞄了一眼凌乱的卧室,对着门口的旅游鞋划拉一脚,就出门坐车,中间没有一秒钟的停顿,衔接得很好。<br> “去看宝宝?”老公问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乔丽丽和老公老陈不约而同地把养猪叫成了养宝宝,叫得顺口,听得舒服。<br> “嗯!看宝宝。”乔丽丽说,还柔情地飞了老陈一眼,算是奖励。<br> 作为巧娘,这些年她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和小型工艺品。自从办了合作社,有了一些参股的黄岭乡亲,她觉得产品还是有些少。虽说除了巧娘产品外,她还养了五六头猪,但总觉得是小打小闹,去年就索性和老公商量,并向镇上的书记、镇长提出要开办养猪场的想法。领导们当然很支持,问她搞多大规模?她不假思索地提出:先养六百头猪试试看,书记没有说话,镇长马上有些惊讶,觉得这个乔丽丽,自从当了政协委员回来,思路和格局都不一样了。比如这养猪吧,别人最多养几十头,她可倒好,一上来就要养六百头,这真的是大手笔。她要干什么呢?是不是要当养猪专业户?<br>车往山上走,乔丽丽拨通了电话。<br> “还好吧?呃呃,那就好。它们还好吧?”第一句显然是在问候山上养猪场的人们,充满了关切,后面的“它们”,显然是在说猪宝宝。<br> 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乔丽丽说:“那就好。你们要改善伙食,它们的伙食,也要跟上,千万不要饿瘦了哦!”这样的电话,要是换了别人,绝对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可身边开车的老陈却能听懂每句话,说实话,在一个枕头上睡了这么多年,乔丽丽里的一个呼吸、一声叹息,他都能听明白。这么想着,老陈笑了一下。<br> “你笑啥呢?”女人问他。<br>“没有笑啥。哦,想起了一部谍战剧。”老陈干脆笑出了声。<br>“没笑啥,那是在笑啥?好好开车,你们这些男人,一部谍战剧就能如此兴奋。”乔丽丽有些摸不着头脑。<br> “那当然啊,好比你们女人,一条丝巾、一个纽扣,就能让你们兴高采烈。”老陈似乎想起了谍战剧《风筝》,据说好几次审查都通不过,最后加了一个对着国旗敬礼的镜头才通过了,这真的很好,不过也难为了柳云龙那家伙了。看来这年月,干啥都不容易啊!他们养猪也是如此,于是他心潮起伏,想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br> 不一会儿,乔丽丽又和杭州的贺总通电话,说明了车间订单的数据问题。之后,乔丽丽想靠在车后背上歇息片刻,可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另一幅画面,那是她的一个笑话,还有那年春天报考电脑培训班的情形。记得那次,车间的电脑开不了机,乔丽丽左看右看都不明白,老陈请来黄岭镇上的一个技术维护员,其实那人也是二把刀;那人一来,说死机了,还说要买一只猫。<br> “你这个人真有意思。电脑开不了机,你却要买猫。买只猫能把电脑弄好吗?要是那样,我干脆养一群猫算了。”乔丽丽那会儿还是个电脑盲,听了技术员的话,她很认真地说,而且表情严肃。那明显是说:你不要哄我,不错,我是外行,可也不是随便可以糊弄的。<br> 不料听完乔丽丽的话,那人噗地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呼哧呼哧地笑了出来,还差一点儿笑岔了气;一边的夏媛媛也笑得直不起腰来。<br> “大姐啊,你真笑死人了。”技术员还在笑。<br> “笑啥呢?喝了喜娃子的尿啦?”乔丽丽一愣。<br> “不是,姐啊!那不是养的猫,也不是捉老鼠的猫,而是一个网络路由器。”夏媛媛忍住笑,技术员点了点头。<br> “哦,对不起,我是老外。”乔丽丽吐了吐舌头,脸红了。也从那一天开始,她决定去县城报一个电脑班。结果是花了六百元,他学了一个月。前三天跟着老师学理论,后面就学汉字输入,把一些电脑操作最基本的东西都学会了。凭着她的聪明和灵慧,达到计算机操作二级水平还是很快的,可就是汉字输入和制作表格,让她很费了一番脑筋。汉字输入,有五笔输入和拼音输入,她自己的年龄不小了,学习五笔输入有些困难,她决定主攻拼音,小时候虽然学过,而今早忘光了。凭着死记硬背,她慢慢记住了,还用烂两张拼音字母表,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拼音输入,特别是搜狗,她用得很顺手。一个月下来,她能输入,能制作表格,电脑的简单操作,已难不倒她了。学会了电脑,她开始“触电”,上网搜集信息,玩手机也很熟练,还能传送图片,俨然是一个电脑迷了。一来二去,一转眼有了三年,“巧娘上网”,在汉南县成为佳话。<br> 忽然,一个会议场景闪现在脑际,那是今年的春天,汉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表彰大会,他是理事,理所当然少不了她。这时候的她,已经开了窍,把一些产品拿到会上展示,会上,她看了汉南县红色表演队的节目,还看了樵歌演唱,觉得有些古怪,那些老年人,装扮成哥哥和妹妹,还演起了红军,只是动作有些笨拙。会议休息的时候,有许多人过来问她的产品,乔丽丽乐呵呵地介绍,还留下邮箱,加了微信,把一些图片发过去。果然有了销售,还有了几笔微信转账收入,她觉得这样销售,和实体店相比,真是方便多了。<br> 在上网经商这件事情上,应该说她有先见之明,而且被形势逼着,一步步迈了出去。想到这里,她嘴角一咬,像是在下决心,又像是在给自己增加压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div> 车轮滚动着,乔丽丽和她的老公到了山上的养猪场。<br> 这个养猪场在靠近龙池的山腰上。好像是有一种感应,大老远就似乎听见一片唧唧哼哼的声音,那是众多的猪儿在叫唤吗?半山腰上,四十个猪舍,养了八百头猪儿,一起攻槽,一起抢食,他当初真是不敢去想;好在镇上支持,给了场地,养猪的十多个师傅操心,这一年来才比较顺利。养如此大规模的猪儿,乔丽丽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虽说前几年猪肉市场价格下滑,加上猪瘟等疾病,养猪业实在是不被看好。但是这四五年,国家提倡大规模养猪,猪肉市场也没有大的波动,可是山上山下,养猪的人还是心存顾虑,主要是担心市场不稳定,养猪产出比例不划算,加上可能出现的瘟疫,比方那一年巴西的猪瘟突然出现,就像那年的冷链牛肉病一样,各级政府到处设卡,忙着将猪肉和牛肉深埋,养猪的人那可是亏大了。经过四面打听,还有请教专家,乔丽丽还是决定养猪,而且把规模搞大一些,给定点屠宰点运送生猪,给市场分送新鲜猪肉,也拿出一部分场地养一批纯粹的粮食生猪,也就是不用催肥素,属于高附加值产品。这么一想,乔丽丽就有些冒险地养猪了。去年养六百头猪儿,效果还不错,今年增加二百头的规模,争取继续成功。如果这样顺利的话,加上她的巴山巧娘产品,那就效益可观了。于是这些日子,她和老陈的绝大部分精力,除了山下的巧娘工艺品车间,就是在关注他们山上的宝宝,甚至做梦都有猪儿呢喃的声音。<br> 在一个院坝,老陈把车子停在了养猪场的一边。与此同时,一阵阵轰鸣般的猪儿叫唤传来,像一部大合唱。<br> “呵呵,声音还不小!”乔丽丽随口而出。<br> “哈哈,这是在欢迎你这个天蓬司令呢!”老陈也在附和着。<br> 一个穿蓝布长衫工作服的男子跑过来,他手里还拎着一个猪食桶。<br> “你一个人在喂猪?”老陈问。<br> “不可能,我们十个人,一个人负责四个猪栏,一人八十头。”说话间,一阵浓郁的猪圈气味扑鼻而来。<br> “嗯,味道还浓。”乔丽丽道。<br> “是不是有点那个味道?”喂猪的汉子问。<br> “不说了,快说说情况。”乔丽丽说,一边走在猪圈之间。<br>“嗯,是这样。这几天,山上的猪儿很是欢实。只是猪圈有些少呢,一个猪圈到底养多少猪儿才合适?太密集了,担心互相踩踏,太稀少了又空隙太大。”<br> “没事啊,过几天送走一批,不是就稀撒一些?”<br> “那好。可是猪食的配比,粮食和饲料,是不是应该有个讲究?”<br> “这是春天,猪儿们正在长肉,可以精致一些。”老陈说,他当然是在指饲料要加一些。<br> “哦老陈,你也成了专家啊!”<br> “大家忙完了吗?我见见,说几句话。”<br>很快,十来个养猪的男女聚齐了,蓝布衣衫的汉子给老沉和乔丽丽端来一杯茶水,他们坐下,和大家说了一阵子话。这时候,乔丽丽和老陈的脑袋里,还浮动着那些争先恐后的猪儿们的身影。刚才走动的时候,他们看见那些猪儿给他们致意,一个个拱动,还做着鬼脸。<br> 老陈说了几句,乔丽丽也说了几句,她还站在猪圈外面和猪儿们合影,不知道别人咋看,他觉得很美气。忽然间,乔丽丽脑海中闪出刚才蓝衣汉子的话语,觉得无论是猪食的配比,还是每个猪圈里养猪的数量,是不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规则,有一个最合适的数据比对?这些,还需要回去和儿子商量一番,那个小子,爱动脑筋。<br> 说话间,乔丽丽和老陈,跟大家吃了一顿饭,彼此谦让着,吃着白萝卜和猪排骨熬菜,喜滋滋地说了一会儿话,抹抹嘴巴告辞了。老陈还不忘从车上卸下些蔬菜,说是顺利带的,其实是提前买好的,这也算给山上养猪场的工人们准备的。<br> 大概是由于看了八百头猪儿,他们的心情不错,于是下山的时候,老陈的车子开得轻盈,像款款飞翔的鸟儿。<br> 那个夜晚,巧妈妈果然和儿子通了电话,说了他们山上养猪场的一些情况,觉得需要增加电脑掌控的份额,比如养猪的数量,还有猪食的配比,如何如何,说得很是投入。儿子笑着说,老妈,你对计算机如此上心,令人刮目相看呢!想当初,你还是一个电脑盲呢!巧娘说你又在笑话老妈了,只许你进步,未必就不许你老妈我进步了?你容我想想,回头给你一个预案,不过你得提前给一些基础数据呢。巧妈妈说那没有问题,马上给你提供。儿子又笑了笑,道了晚安。巧妈妈想,还是儿子好,靠得住,像一个主机,随时都可以打开。这个夜晚,她睡得很香,基本上没有做梦。<br> 恍恍惚惚,乔丽丽的思绪缥缈着起来,浮现出那次汉南县妇女联合会上,她就“巧娘上网”做了一个发言,很有些激励的意味。<br> 会前,县妇联组织了现场观摩会,因为她是县妇联常委,而且上网做生意有一些体会,就迎来了这一次参观。当年政协副主席吴姐成了政协常务副主席,分管汉南县妇联,而妇联的职能,也从当年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变成助推妇女发展经济,尤其是让妇女在经济上独立,成为社会的生力军。这时候,吴主席在一次到黄岭下乡中看望乔丽丽。她发现几年的政协生涯,乔丽丽更加善于捕捉经济发展脉搏,她能够将传统的巧娘工艺产品和电脑时代的经济走势结合起来,而且还养了那么多的猪宝宝,那可是摇钱树啊!尤其是她依托农户合作社,带动许多妇女投身经济主战场,有了良好的起步,在信息化时代有许多的示范效应。这么一想,吴主席和乔丽丽有了一番深谈,启发她找个角度,好好总结一下。之后乔丽丽找了民协的顾主席,请他总结一份材料,到时候备用。<br> 那一次现场会很是成功。一百多名妇女到乔丽丽的巴山巧娘作坊参观,也去了山上的养猪场。三辆中巴车,一条山路,还有四十个猪圈,外加一片山水,都是令人兴奋的。女人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在吴副主席的带领下看得真真切切,之后回到县里,听取了代表的发言,乔丽丽的发言得到所有人的喝彩,钢笔在纸上的记录声,像一场春雨和春蚕,让人飒爽不已。那是夏秋之际,雨水总是不期而至,乔丽丽的上网经商事迹,渐渐地传扬开来。<br> 可生活容不得她忘乎所以,因为山上的养猪场又有了新的麻烦。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div> 那是一个初秋的晚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乔丽丽惊醒。<br> 山上的养猪场领工老段说猪儿出现了状况,乔丽丽让他别急,慢慢说。对方则说慢了不行,因为情况紧急,好多的猪儿烦躁不安,拱烂猪圈跑了出去,还有的彻夜吼叫,最里面的约克猪眼睛发红,蹄子乱抓,眼看就要飞起来了。<br> 只说了几句,乔丽丽和老公就赶紧起床,天一亮前就上了山。不看则已,一看心口就有些凌乱。那些平时温顺的猪儿,此刻如同吃了兴奋剂,在满地打滚;已经跑出去的猪儿则像许多的疯狗,在坡地上乱扑腾。按照电话里说的,最里面的猪圈中,几只半夜还在乱抓的猪儿忽然间就躺了下去,浑身颤动,呼吸急促。整个猪圈,就像发生了叛乱,似乎马上就有糟糕的事情发生。<br> 见此情形,老陈急得要上墙,乔丽丽好不容易让自己冷静下来,掏出手机。<br> “老夏吗?打扰你一下。”她给聘请的兼职防疫员夏专家打电话。<br> “不要急,一句一句地说。”夏专家道,可从他的呼吸节奏看,也很着急。<br>乔丽丽把这边情况大致地说了一下。<br> “嗯,听你说的,应该是猪儿癫痫病和急性猪瘟同步发生,我马上赶过来,立即采取措施。”<br>不到四十分钟,夏专家来了,他的头发在风中飘零,马上投入现场。<br> 两个小时之后,乔丽丽的养猪场渐渐稳定,猪瘟得到控制,癫痫病可能和猪食有关,是不是猪饲料中有太多的添加剂?还是山上的猪圈单位面积养猪太多,空气太蔽塞,抑或由于别的物理和化学原因,需要加以分析,才能确定。<br> “凭我的直觉,这些猪儿太拥挤了,需要疏散。”<br> “那咋办?还得盖猪舍?马上进入催肥期,来不及啊!”<br> “这样吧,在猪圈没有新增加之前,可以先将一部分猪儿院中散养,轮流入圈,如何?”夏专家说。<br> “也只有这样了。”乔丽丽想了想说。<br> “那我先采取措施,提出一个方案,把猪圈的消杀彻底弄一次,再配一些猪瘟预防和治疗的药。”对此,乔丽丽都同意。<br>经过夏专家连续五天的努力,山上的猪瘟和猪疯病得到明显控制。乔丽丽让老陈回去照顾小儿子,她在山上;老陈不同意,给夏媛媛打了电话照顾儿子,自己和巧娘一块儿在山上待了几天。<br> 终于可以缓一口气的时候,乔丽丽又给在四川上大学的儿子通了电话。<br> 儿子听了他的情况,说今后再不能凭老经验养猪了,要计算机控制养猪环境和春秋防疫,安装软件,适时调整,采取无间隔调控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br> “ 啥叫计算机控制春秋防疫?还有无间隔防控措施?该不是你胡说哩吧?”巧妈妈的口气有些焦急。<br> “老妈,你奥特了。这些,都是我针对家里的情况,在网上搜到的前沿知识,你该更新一番了。”说完,儿子一笑。<br> “还笑呢,都快急死我了。你说那些前沿知识,啥意思?”<br> “就是要经常上网看看,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儿子循循善诱起来。<br> 放下电话,乔丽丽想了好久。看来仅仅学会上网、学会汉字输入和表格制作还不够啊,网络时代,知识无止境。这么一想,乔丽丽又沉浸到另一个世界。五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乃至两个月,她都把自己沉浸在网络世界,寻找儿子所说的前沿知识,还真的按照夏专家说的,搞了一些网络控制,竟然有所收获。给山上养猪场安装了电脑,实行即时沟通,这样也不需要一天跑来跑去了······<br> 初冬的时候,去年前来采访的那个褒河刘作家来了,同来的还有汉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另外还有那个写小说的老祝。此番前来,刘作家拿了一个剧本征求意见,叫《千里春草》,厚厚的一本。这个剧本写一个巴山巧娘如何克服两地困难和巴山的一个小伙子结婚,投身家庭建设,干得风生水起;还带动巴山深处的姐妹们共同致富。剧本有五场,据刘作家介绍,将是起承转合,高潮迭起。听了这些介绍,老陈很兴奋,他原来反对别人写他的女人,现在变了,觉得这些是很好的宣传。听了肯定的话,刘作家很高兴,他也是刚刚生病痊愈重返剧本创作的,此前他写过一台桄桄戏《汉山红》,效果不错,这次又写,很费了一番周折。武主席添油加醋地夸赞勒刘作家,还把自己写的歌曲《你是巧娘》录音唱给巧娘听。乔丽丽笑着,嘴里谦虚不已:“你们都在写我,我哪有那么好啊?”那个写小说的老祝,嘴里没有说什么,心里却翻卷着云烟,是不是在构思巧娘新篇呢?<br> 吃饭的时候,刘作家说把剧本留下来给她看,提提意见。<br>“不用留纸质的了,你加我的微信,给我发微信版,我看一哈,应该是很好的。要是有啥意见,我用微信回复给你,如何啊?”说话间,小娘的脸庞恰到好处地微笑着,双目闪亮,嘴唇微微地开合,很是得体。<br> “你学会了电脑?”写小说的老祝一愣。<br> 巧娘点了点头。一边的老陈忍不住说:“给你们说啊,我们乔丽丽,三年前都会电脑了,她呀,是巧娘上网呢!”<br> 饭桌上气氛很好。忽然间,门外的汽车发动机声又响起来。 哦,不知道又有谁来造访他们呢?<br>(朱 军 2025,10,14,上午,写讫于天音阁) 编辑 吴元贵 【作家简介】朱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汉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居汉中。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诗集等文学专集57部,共13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