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越时空:实地沐浴遵义会议精神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月25日,自治区军休荣誉疗养团参观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召开,是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严重受挫、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举行的。此前,博古、李德等人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军事指挥严重失误。湘江战役后,红军从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党内对前进方向和战略战术产生激烈争论。为纠正错误路线,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实上确立其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委托周恩来为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现了党的路线向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转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遵义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突破起点。它不仅使红军成功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完成战略转移,更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其精神力量至今仍激励着全党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保持团结统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之后,军休老干部登上316级台阶,为红军先烈敬献了花篮`。通过实地考察娄山关战役当年的战场,大家认识到,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具有扭转战局、提振士气、保障遵义会议成果的决定性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