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日出江花</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7412122</p> <p class="ql-block">真的要感谢可爱的镇江人民,能把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古迹保存的这么好,在历史起伏跌宕的变迁中,还能为后人奉献出这样一颗璀璨夺目的耀眼明珠,让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爱不释手,咀嚼不尽。</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主城西北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是镇江历史上最悠久的古渡口,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演变,既是长江漕运枢纽,也是诗词文化的聚集地,多少文人墨客来到这里,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千古流传的著名诗篇。</p> <p class="ql-block">走在原汁原味的狭窄古街,两旁的建筑独特造型,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不长的街道上,有宋庆龄题词的“伯先”公园;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广肇公所”;还有集镇江历史文化的“镇江博物馆”…这一切的一切,充分彰显了镇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街漫步,两旁的房屋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砖木结构,飞檐雕花,朱红色的窗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檐下悬拉的红灯笼随风摇曳,为古街增添了几分喜气。抬头望去,几道石门依山而建,门楣上的题字虽已斑驳,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这座“怀仁居”,蒋宋二人婚前曾在这里度过。</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国民党主席于右任提写的“捷径”。</p> <p class="ql-block">狭窄幽长的伯先路,记载着丰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的入口如同一道时空之门,将现代与历史悄然连接。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间透露出古朴的气息。这里曾是古代长江的重要渡口,见证了多少南来北往的行人,承载了多少离别与重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英国驻中国的领事馆,红砖拱门的建筑长廊显示出英式的风格,看得出当年它是怎样的底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街巷,古朴的青砖墙,与周边显露出的绿植相互衬映,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悟历史的气息就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路前行,脚下的石板泛着温润的光泽,道路中间一道深深的痕迹,宛如岁月刻下的诗行,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曾几何时,运送货物的独轮车在此往返穿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压出了这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沟壑。</p> <p class="ql-block">转过青砖墙,外面是一片民宿。这些民宿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仍然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向世界述说着时光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街这个穿越千年的时光长卷,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云台山脚下缓缓舒展身躯,静卧在这山水之间。</p><p class="ql-block">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翻开了一部尘封已久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传奇。那典型的徽派山墙,那挑高的屋脊,那雕梁画栋的凉亭,无不彰显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智慧!</p> <p class="ql-block">踏入"一眼看千年"的景点,我们透过玻璃窗口凝视,深情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里展示的是不同朝代的路面遗迹,唐宋元明清,层层叠叠,石缝间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史书,将千年的历史展现在眼前,每一块路面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都诉说着古渡的沧桑与变迁,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神奇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西津渡著名的“五十三坡”,五十三级台阶垂直弯下。说的是古代的善财童子参拜五十三位圣贤的故事,我们来这里就为与这些圣贤来一次时空对话,让心灵得到净化洗礼。</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承载着千年历史,每一块青石板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在这里,时光仿佛倒流,让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厚重与韵味,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这条不足千米的青石板老街,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石板上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街边的店幡随风轻扬,牌上的字迹依稀可辨,空气中飘荡着各种语言的欢声笑语,让人感觉到古代与现代的精彩碰撞。</p> <p class="ql-block">观音洞隐于山岩之间,洞窟幽深,香烟缭绕。洞内藏有大小不等的观音像数十尊,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南来北往过客的平安。踏入洞中,一股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慰藉。香烟袅袅升起,带着人们的祈愿,飘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昭关”石塔,是一座巍然屹立在古街深处的过街石塔,它像一位沉默的哨兵,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塔身的石刻纹路虽已模糊不清,但依然透出唐宋的雄浑气韵。遥想当年,商船扬帆,塔下是南来北往的驿站,马铃声与号子声交织成一首流动的史诗,那清脆的马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诉说着古渡的繁忙与喧嚣。</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救生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民间自发的水上救援组织。它的左右对联就说明了一切:“普陀山下潮升潮落义士怀施乐善德”;“银岭峰前帆去帆来红船拯溺济苍生”。</p> <p class="ql-block">救生会的遗址向世界默默诉说着人间的温情,那是宋代遗存的慈善丰碑,石阶上仿佛还残留着救助者的匆忙步履。在那个没有先进救援设备的年代,救生会的人们凭借着勇气和爱心,拯救了无数在江水中绝望挣扎的生命,他们的善举,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黑暗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这幅救生会牌匾,上面镌刻着“光绪乙未冬重建”。</p> <p class="ql-block">古街两旁,明清时期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鳞次栉比。飞檐翘角如灵动的飞鸟,刺破天际,在阳光中投下长长的剪影。朱红色的雕花窗栏,精致而典雅,仿佛是时光为古街镶嵌的璀璨明珠。斑驳的墙面上,苔痕蔓延,宛如时光老人无意间泼洒的墨迹,为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神密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待渡亭”。精致得让人赞叹不已!能够想象得出,将要登上西津渡船的人们,是怎样的享受这般温馨和美好。似乎能够感受到当年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下千年绝唱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换上精美的旗袍,在这古香古色的小街上,走上一段旗袍秀,为西津渡的今天再添风采。</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的千古佳句,以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金陵津渡小山楼,</p><p class="ql-block">一宿行人自可愁。</p><p class="ql-block">潮落夜江斜月里,</p><p class="ql-block">两三星火是瓜洲。</p><p class="ql-block">注:这里的金陵是指当时的镇江。此诗为西津渡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张祜夜宿小山楼时所作,以朴素语言勾勒夜江落潮、斜月渔火的静谧画面。此时,小城月色皎洁,时光在静谧中缓缓流淌,抒发了旅人夜宿渡口的孤寂愁思。</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张祜石像及石刻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峦连绵起伏,云台阁便是西津渡的冠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近处便街衢纵横,绿树掩映下的屋檐错落有致,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出售的商品尽显江南文化因素,既有古代文化传承,又有现代气息,温柔地氤氲在空气里,引得行人纷纷驻足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戏台。</p> <p class="ql-block">一泓清水包围着精美的戏台,戏台后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坡”,在这里留下永恒的记忆,实在难得!</p> <p class="ql-block">站在陡峭的五十三坡的台阶上,亲自体验朝拜圣人先师的画面,以虔诚的心,与先贤隔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每个街角都设计的非常巧妙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西津渡明清时代的古渡口遗址,透过玻璃窗口,还清晰可见当年的石头台阶,现在的长江渡口已退至1、3公里之外。</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述说着千年的沧桑;这里,是岁月的驿站,是文化的熔炉;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时光的馈赠,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归途。</p><p class="ql-block">站在西津渡的尽头,回首望去,那古老的建筑、那斑驳的石板、那悠悠的江水,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人性,它将永远在时光的长河中流淌,等待着人们来聆听。</p><p class="ql-block">西津渡,这个使人迷恋,令人向往的千年神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将永远回味悠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