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低垂,邂逅九曲黄河的静谧回响

悠悠亦然

<p class="ql-block">摄 影:悠悠亦然夫妇</p><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年8月</p><p class="ql-block">后 期:Snapseed</p><p class="ql-block">撰 稿:悠悠亦然</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3833405</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寂静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主要分享以下二个景点:</p><p class="ql-block">一、黄河九曲第一湾</p><p class="ql-block">二、莲宝叶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阴云低垂,邂逅九曲黄河的静谧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记: </p><p class="ql-block"> 在天地交汇的若尔盖草原,黄河如一条蜿蜒的玉带,九曲回肠,款款而行。登高远眺,河川静美,山峦婉转,晨光洒落,映照出草原的辽阔与清澈。这里是大河的源头情怀,是自然写就的壮阔诗行,以千年的流淌诉说文明的绵长,以无声的奔流,礼赞中华大地的雄浑与柔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晨七点,晨光微熹,郎木寺小镇还笼罩在一片清冷的薄雾之中。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泽,几缕炊烟从藏式民居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酥油茶香与经幡拂过的气息。我们一行三十五人登上团队大巴,车轮碾过寂静的街道,向着那片传说中黄河首次蜿蜒成诗的草原腹地——九曲黄河第一湾,缓缓驶去。 </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高原的轮廓在晨雾中逐渐清晰。广袤的若尔盖草原铺展在天地之间,草色青黄相接,像是大地刚刚苏醒时慵懒的呼吸。远处山峦起伏,云影低垂,仿佛与草原相拥而眠。途中偶见牧民驱赶着成群的牦牛,黑褐色的身影在绿毯上缓缓移动,宛如流动的墨点。 </p><p class="ql-block"> 导游在车厢内轻声介绍:“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是黄河进入四川的唯一一段,也是它在漫长旅程中第一次完成的大转折。”话语未落,窗外的天色已由灰白转为铅青,阴云密布,预示着今日的天空不会为游人展露笑颜。</p> <p class="ql-block">  九点整,大巴缓缓停靠在景区停车场。我们跟随人流穿过检票口,眼前赫然矗立着一条依山而建的自动扶梯——十四层钢铁长龙盘旋而上,直抵山顶观景台。这是高原上罕见的现代化设施,专为减轻游客登高之苦而设。我们排队进入,随着扶梯缓缓上升,视野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一层、两层、三层……脚下木栈道渐行渐远,草原的辽阔在眼前层层递进。当抵达最高观景台时,所有人屏住了呼吸。</p> <p class="ql-block">  巴颜喀拉台是仿建藏区吉祥法螺的景区标志性建筑物。作为若尔盖旅游名片的窗口,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景”,是黄河九曲第一湾最佳观赏位置。登高可见黄河风姿卓约款款而来,黄昏时更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景。</p> <p class="ql-block">  眼前,黄河如一条银灰色的丝带,在无垠的草原上静静流淌。它没有咆哮,没有奔腾,而是以一种近乎温柔的姿态,在大地的褶皱里蜿蜒出无数道优美的弧线。九曲回肠,宛如天地间一笔挥就的狂草,又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在高原的怀抱中舒展身躯。尽管是阴天,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河水未能泛出传说中的“金色”,但它那清澈而沉静的流淌,却在灰暗的天幕下显露出一种别样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  站在海拔3610米的黄河九曲第一湾观景台上,蜿蜒的河水如银练般在广袤的若尔盖草原上流淌,勾勒出壮美的“S”形曲线。游客们有序排队,在刻有“黄河九曲第一湾”的石碑前合影留念,石碑上清晰标注着海拔与经纬度,成为地理与自然的庄严见证。远山含黛,云雾轻绕,天地之间,大河从容流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深邃与绵长。自然的雄浑与人们的敬仰在此刻交融,尽显首湾独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倚在栏杆边,凝望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巴颜喀拉山的雪峰出发,穿越高原、峡谷、黄土与平原,最终奔流入海。而此刻,它正以最从容的姿态,在这片海拔三千六百米的湿地中完成它生命中的第一次大转弯。河水平缓,波光不兴,仿佛在沉思,又似在低语。远处,白河自南汇入,两水交汇处泛起淡淡的涟漪,水色交融,宛如一幅水墨长卷在天地间缓缓铺展。</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上,风很大,带着高原特有的凛冽,直往衣领里钻。我裹紧外套,举起手机,镜头里的黄河在阴云下更显静谧与深邃。没有阳光的渲染,没有晚霞的加持,它反而展现出最本真的模样——不张扬,不喧嚣,却自有其磅礴的内在力量。它不因天气而改变其本质,也不因游人是否赞叹而停止奔流。它只是存在,静静地、坚定地,流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十点半左右,导游提醒我们准备下山。上山有电梯,下山却只能步行木栈道。栈道全长千余米,依山势蜿蜒而下,坡度虽缓,但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我们扶着栏杆,缓缓下行,耳边是风声、脚步声,偶尔还有远处传来的诵经声。路边,土拨鼠在洞口探头探脑,见人靠近便“嗖”地钻入地下,引得游客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下行,索克藏寺出现在视野中。红墙金顶在阴云下显得格外沉静,寺前经幡密布,随风翻飞,仿佛无数祈愿在空中飘荡。寺内传来低沉的诵经声,钟声悠远,穿透云层,回荡在草原上空。这座始建于1658年的古寺,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百余僧侣在此修行。它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黄河第一湾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十一点整,我们抵达栈道终点,回到大巴集合点。游览虽已结束,但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这一趟旅程,虽没有拍到落日熔金的震撼画面,也没有捕捉到云霞满天的绝美瞬间,但我看到了黄河的另一面——安静、内敛、深邃。它在峡谷间缓缓流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沉淀。</p><p class="ql-block"> 岸边的岩石层叠如书页,记载着时光的重量。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尘世的喧嚣。此刻的黄河,不再是奔腾咆哮的象征,而是一位沉思的智者,以静默诠释着生命的厚重与从容,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大巴上,有人在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有人在补觉,而我则望着窗外。天空依旧阴沉,但我的心中却明亮起来。这一趟邂逅,让我明白,真正的风景,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触动。黄河九曲第一湾,在阴天中展现出的,不是遗憾,而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它让我懂得,最美的相遇,不在于是否遇见阳光,而在于是否真正看见了那条河,听见了它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广袤草原,远方的山峦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如诗如画。我回望那片静谧的湿地,黄河九曲第一湾如一条柔韧的丝带,蜿蜒流淌,仿佛一条永不疲倦的巨龙,在高原之上从容书写着属于它的壮丽传奇。这一湾碧水,是黄河启程的源头,也是我心中重新认识母亲河的深情起点。 </p><p class="ql-block"> 一一后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莲宝叶则:雪域秘境的纯净之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11点,告别了黄河第一湾。我们登上团队大巴,驶向此行最神秘的一站——莲宝叶则国家地质公园。车行于高原腹地,窗外景色不断更迭。从辽阔的湿地草原,到起伏的山峦沟壑,大地的肌理在眼前徐徐铺展。中午时分抵达阿坝县城,我们在一家藏式餐厅享用午餐,热腾腾的饭菜和汤暖了肠胃,也驱散了高原的寒意。稍作休整后,12:50我们再次登车,向着莲宝叶则国家地质公园进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00整,我们抵达莲宝叶则景区大门。天空阴沉,云层低垂,仿佛伸手可触。远处的山峰隐没在雾霭之中,只留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水墨画中未完成的远山。虽不见晴空万里,却另有一番神秘意境——这并非一个明朗的仙境,而是一座藏于云雾深处的神殿,等待有缘人拨开迷障,一窥其真容。</p><p class="ql-block"> 换票后,团队乘坐景区统一安排的大巴深入腹地。车辆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两侧怪石嶙峋,巨大的花岗岩山体如刀劈斧削,直指苍穹。导游介绍,这里曾是汪洋海底,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将海底抬升,风化与冰川雕刻出今日的奇观。这些沉默的石头,是地球最古老的语言,讲述着沧海桑田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了停车场,海拔3500米。一下车,凛冽的山风裹挟着湿冷的水汽扑面而来,仿佛整座山正在呼吸。远处的扎尕尔措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灰白色的天幕与朦胧的山影,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长卷。虽不见碧湖映雪的明艳,却另有一番沉静深邃的意境。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木栈道向观景台走去。栈道蜿蜒而下,两旁石壁上刻有六字真言,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是藏民对山神的敬畏与祈愿。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高原反应让呼吸变得急促,但正是这种身体的疲惫,反而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观景台边缘。眼前,U型山谷深邃幽远,群峰如刃,直插云霄。虽然阳光未现,但阴天的光线却赋予了山体一种沉郁的质感——冷峻、厚重、充满力量。那些被称为“大石海”的嶙峋怪石,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如远古巨兽的遗骸,又似天神遗落的城堡。 导游指着远处一座形似佛掌的岩壁,说那是“佛掌岩”,传说山神曾在此留下掌印,庇佑众生。而另一侧,一座孤峰如童子跪拜,名为“童子拜佛”,令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莲宝叶则的这片秘境,以巍峨神山为幕,陡峭岩壁间层次分明,尽显雄奇之姿。山脚下,一汪澄澈如宝石的扎尕尔措湖泊镶嵌于谷底,水色随光影流转,与周遭青翠草甸、嶙峋怪石相映成趣。游客或徒步山间,或驻足湖畔,沉浸于这片圣洁天地,感受自然伟力与静谧之美交织的震撼,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高原的壮阔与灵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原计划在观景台停留40分钟,然而高原的天气瞬息万变,不到半小时,细雨渐密,转眼间便化作倾盆大雨,寒意刺骨。我们只得匆匆撤离,乘上返回的景区接驳车抵达检票口。 </p><p class="ql-block"> 所幸检票口有一间超大的休息室,可供避雨,否则真要沦为落汤鸡了。雨势绵延不绝,我们在室内静候了约二十分钟,直至雨歇,团队才有序启程撤离。 </p><p class="ql-block"> 返回大巴的路上,我频频回望。只见云雾翻涌,山峦若隐若现,宛如神山正缓缓隐入天际,只留下一个朦胧而庄严的背影,令人久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  莲宝叶则,是现实版的“东方魔域”。它不属于喧嚣的旅游地图,而是属于信仰与敬畏的疆域。它不因天气而减损其壮美,反而在阴云笼罩中,更显其深邃与不可测度。它提醒我们:最美的风景,未必是阳光普照的画卷,有时,正是那藏于云雾之后的未知与神秘,才最能唤醒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  这一程虽短,却足以撼动心灵。它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打卡多少景点,而在于是否真正与一片土地对话,是否在某一刻,听见了风中的传说,感受到了山的呼吸。而莲宝叶则,正是这样一个能让人听见内心回响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一一后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关注与阅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