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

神经内科医生李贞曦

<p class="ql-block">或许你也有类似的情况,久蹲后站立直接眼黑头晕几十秒,严重时产生眩晕现象甚至是晕厥。很多人会自我以为是贫血,更有糖尿病患者一边控制血糖,一边吃糖。其实你可能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症。</p><p class="ql-block">体位性低血压</p><p class="ql-block">体位性低血压(OH),又叫直立性脱虚,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由于体位的改变,站起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降低 ≥ 20mmHg 或舒张压降低 ≥ 10mmHg,引起脑缺血现象。</p><p class="ql-block">正常人站起来的时候,会有末梢血管的反射性收缩,以防止血液停留于下肢。</p><p class="ql-block">任何引起自动调节作用的障碍,如:末梢血管反射性收缩丧失,都会导致心搏输出量的减少,而引起体位性的低血压。</p><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维他命、荷尔蒙分泌异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经失调也都是造成头晕的因素。</p><p class="ql-block">贫血与低血压的差异</p><p class="ql-block">常有人把贫血与低血压相提论,误认为低血压就是因贫血所造成的,或者想用“补血”的方法来改善低血压。</p><p class="ql-block">其实,贫血与低血压除特殊情况外,在医学上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p><p class="ql-block">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目以及红细胞的总体积减少之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p><p class="ql-block">患贫血的病人主要表现脸色苍白、无力、心慌、头晕、耳鸣、失眠等。</p><p class="ql-block">但一般血压并不降低,由于贫血只是一种病症,或许是某些病的早期讯号。</p><p class="ql-block">因此一旦发现贫血后,必须认真寻找原因,以免耽误治疗。</p><p class="ql-block">低血压多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而且它会使人头晕眼花、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或昏倒、休克,而导致其他伤害产生。</p><p class="ql-block">确实了解低血压的原因,并做好保健或治疗,才能避免影响日常生活或产生并发症。</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p><p class="ql-block">血液是一种液体,具有流动性。人在久蹲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大量的血液流向腿部,并由于下肢屈曲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在突然站立后的短时间内,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进而由心脏泵出的血液也相应减少,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缺乏能量和氧气的供应,于是就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p><p class="ql-block">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p><p class="ql-block">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而自有应对措施——血管中血流减少会触发分布在血管壁上的压力及容量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再把信息上报给大脑,大脑发现自己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赶紧发出多条命令,这边让血管收缩,那边让心跳加快,还要心脏收缩得更加卖力些——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使血压迅速回升,大脑血供恢复,于是头晕、眼睛发黑的症状就很快消失了。</p><p class="ql-block">然而,当上述的应对机制出现故障,比如血管里的感受器失灵,信息传达不通畅,或者大脑无法发送指令等,就可能使得血压回升变慢,以至于站立后数分钟内血压都无法回升,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头晕、乏力、黑朦等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发生晕厥,那就应该高度警惕,应及时到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治疗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防止血液停留在下半身。养成不要导致血压降低的习惯为优先。具体的方法有:</p><p class="ql-block">1、从躺或坐的状态起身时,花点时间慢慢起身。</p><p class="ql-block">2、站起来时做抬脚或是踏步的动作。</p><p class="ql-block">3、为了使能够提升血压的肾素——醛固酮系统的荷尔蒙流出,睡觉时将头部垫高。</p><p class="ql-block">4、改善血液循环,使自律神经的平衡变好,进行强化肌肉等轻微、适度的运动。</p><p class="ql-block">5、增加水分及盐分的摄入量,均衡饮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