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蓟县的风裹着清冽的凉意,掠过蓟州古城红墙灰瓦的屋檐,仿佛在低语千年的故事。我们一大家子连同挚友共二十人,从京津塘各地汇聚而来——大哥大嫂、大表哥一家及其亲眷、朋友、表弟们一家,林弟夫妇与我们二人,不只为赏秋景,更像奔赴一场久违的团圆。恰逢建文生辰,此行便多了一层温情。三日行程中,大表哥精心安排了一场生日宴,让旅途不只是游山玩水,更成了一次亲情的寻根之旅。欢聚之后,众人相约来年再聚,共赴下一场盛宴。</p> <p class="ql-block">此次行动由三表弟提议,大表哥全程督办、操持、亲力亲为。</p>
<p class="ql-block">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表哥中午十二点便从北京启程,两点前抵达,只为提前打点一切。他踏勘小院、联络食宿、规划路线,像一位默默操持的大家长,用脚步丈量着亲情的温度,为我们的团聚铺就温暖前路。</p> <p class="ql-block">小院房间布置温馨,木窗临风,床榻整洁,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家的意味。虽是旅居之所,却因亲人的到来,悄然化作归心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我们陆续抵达小院,行李未落,笑语先至。门扉轻启,灯火通明,仿佛早已有人等候多时。那一刻,风尘仆仆的我们,终于踏进了属于家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夜幕垂落,先到的亲人率先入席,餐厅里早已热气腾腾。旋转桌上摆满烤鱼、红烧肉、炖牛肉与各色小炒,劲道的面条、金黄酥脆的炸物,皆是地道蓟味。恰逢建文生辰,大表哥早已嘱咐老板备好蛋糕与寿面。当金色皇冠戴在我头上,烛光映照着奶油蛋糕,我们齐声唱起生日歌,歌声温柔地填满了整个空间,暖意如泉,缓缓流淌在每个人心间。</p>
<p class="ql-block">那一瞬,屋外的秋寒仿佛被隔绝千里。烛火轻摇,映在每一张熟悉的脸庞上,像是把往昔的岁月也一并点亮了。有人悄悄抹了眼角,有人举起手机想留住这一刻的笑容,更多的人只是静静看着,嘴角扬起。这哪里是生日宴?分明是一场亲情的归航,是血脉深处最柔软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一桌佳肴,色香俱全:红亮的红烧肉泛着油光,烤鱼外焦里嫩,炖牛肉醇香扑鼻,凉拌豆丝爽口开胃。每一道菜都像是从记忆深处端出的乡愁,唤醒味蕾,也唤醒亲情。</p> <p class="ql-block">开场之时,欢声笑语已溢满厅堂。杯盏未举,情意先至,一场属于家的盛宴,就此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大表哥起身,笑容满面,逐一介绍到场亲友,细数血脉渊源。话音未落,生日蛋糕准时送上,烛火轻摇,映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仿佛时光也为这一刻驻足。</p> <p class="ql-block">蛋糕上的蜡烛被点燃,火光跳跃,映在每个人脸上,也映在心底。有人低头许愿,神情虔诚;有人举起手机,定格笑颜;有人轻声哼唱,旋律温柔。那一刻,餐厅不再是餐厅,而是家的延伸,是我们共同的心房——温暖、明亮、无需言语。</p> <p class="ql-block">生日面端上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那碗面,宽汤大碗,仿佛盛下了所有人的祝福与牵挂。</p> <p class="ql-block">那碗生日面,大得惊人,像是要把所有的福气都盛进去。我夹起一筷子,面条劲道,汤头浓郁,建文笑着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大的生日面。”我们也都笑了——这哪是一碗面,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亲情,是家人亲手捧出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话题渐深。大家回忆起各自成婚的旧日光景:谁家的婚礼锣鼓喧天,谁在雨中牵起新娘的手,谁的父母含泪送别……那些泛黄的记忆,在今夜被重新点亮,像老照片在烛火下缓缓显影。</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三表弟倡议发起,却因身体欠安未能成行,令人深感遗憾。此刻,我们遥望庞各庄,为这位血脉相连的亲人深深祝福,愿他早日康复,来年共聚一堂,再续天伦,同时祝福他回台一路顺利。</p> <p class="ql-block">大姐夫举杯致谢,声音微颤。他回忆起多年来的相聚点滴: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大表哥,大表嫂的结婚仪式上,我们去迎亲,并在婚礼宴席上招待娘家人,那一次我被我表嫂的娘家人灌的微醉,一下子把我和大姐夫认识的时间提前到了40年,同时回忆起在海南机场接送,在武清佛罗伦萨小镇的相聚,在北京的新发地的相聚,一次次难忘的回忆,……言语朴素,却字字入心。亲情,原就是这些细碎光阴里最深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第一波晚宴落下帷幕,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准备迎接大哥大嫂、林弟与弟妹。七点半,他们抵达小院,我们再次摆桌,重燃灯火,二次举杯。同一盏灯,同一张桌,却因新归之人,添了新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一小时后,大哥大嫂一行终于到来。我们再次围坐,再次笑闹。菜肴虽同,情意却新。亲情就像这桌上的热菜,一拨接一拨,永不冷却,反而愈久愈香。</p> <p class="ql-block">第一夜的第二波晚宴在笑声中结束。杯盘渐冷,心却滚烫。我们各自回房,枕着秋夜的静谧,梦里仍是满堂欢颜。</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用罢早餐,我们便向官庄大集进发。</p> <p class="ql-block">这是蓟县最负盛名的集市,每逢开集,人声鼎沸,烟火气扑面而来。大集街道两旁摊位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有人驻足挑选古董瓷盘,盘上绘着桃鸟,题着“福寿双全”;</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坐一摊,捧起热腾腾的羊汤,一口下肚,暖意从胃里蔓延至四肢。秋寒顿消,唇齿留香,仿佛喝下的不只是汤,更是这座小城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此行采购颇丰:麻将鸡蛋,三河豆丝、大厂香油、野生蘑菇、沙窝萝卜、蓟州一口酥……虽说是土特产,却满载心意。这些食品虽小,却将成为日后家中饭桌上的谈资,成为亲情流转的信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古玩摊前驻足良久,一枚铜钱、一方砚台,皆似藏着旧日光阴。虽未多买,却已心满意足——看的是物,品的是岁月。</p> <p class="ql-block">逛罢大集,我们直奔独乐寺。站在山门前,抬头便是“独乐寺”三字金匾,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飞檐如翼,翘向苍穹,仿佛要载着千年的故事飞去又归来。这座始建于隋、重建于辽的古刹,已静静矗立千年。观音阁高耸入云,斗拱交错,二十四种样式层层叠叠,撑起一座木构奇迹。李白曾题“观音之阁”,虽已无存,但乾隆御笔“普门圆成”仍悬于檐下,字字沉静,如低语一段段过往。</p> <p class="ql-block">独乐寺,始建于隋,重建于辽,千年风雨未曾撼动其根基。观音阁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之一,其斗拱之精妙,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寺内碑刻、钟鼓、壁画,皆为历史的见证,静默中诉说着信仰与时光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景区导览图清晰标注了山门、观音阁、韦陀殿、东西配殿与钟鼓楼的布局。我们依图而行,步步深入,仿佛循着历史的脉络,走进一段尘封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群人站在台阶上合影,笑声洒满了门前的石阶。女士们在前排,男人们站在后排,红墙为幕,石狮静守两旁。那一刻,无人是游客,我们是归人,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在这千年古寺前,我们定格下属于我们的时光,也留下了一段可传家</p> <p class="ql-block">独乐寺参观完毕</p> <p class="ql-block">逛一逛渔阳古街</p> <p class="ql-block">渔阳广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5日中饭</p> <p class="ql-block">中午饭后活动</p> <p class="ql-block">饭后一展歌喉,歌舞升平</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26日清晨</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26日)中午的菜肴展示</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午饭后,我们照了张大合影,以纪念这次的出行,并相约下次再聚。</p><p class="ql-block">蓟县的这三天,像一场恰到好处的梦。</p><p class="ql-block">我们住进山腰的久久庄园,推开窗就是绵延的绿。盘山的台阶上,我们数着彼此的喘息声和笑声;独乐寺的飞檐下,一起仰望千年不变的庄严。农家院的柴锅炖鱼,深夜的卡拉OK大舞台,乒乓球、台球桌的切磋,麻将桌上的斗智斗勇,还有那大桶传来传去最终见底的自酿酒——这些瞬间,都成了我们共同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清晨,雾还没散,盘山在薄雾里若隐若现。我们站在院子里喝最后一口豆浆,谁也没说离别的话,只是约定了下次再来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都知道,再完美的聚会也要散场。但蓟县的山风记住了我们的笑声,蜿蜒的城墙见证了我们并肩的身影。这三天两夜,是忙碌生活里偷来的闲暇,也是给友谊最好的滋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份山间的清凉上路吧。蓟县很好,有你们更好。我们不说再见,只说——下次,哪座山再见?</p> <p class="ql-block">蓟州简介:</p><p class="ql-block">天津蓟州(现蓟州区)是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拥有8000多年人类活动史和2240多年建制史,古称无终、渔阳,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蓟州,1913年改蓟县,2016年撤县设区,为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和革命老区。</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蓟州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春秋称无终子国,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设蓟州并延续至明初。1913年改蓟县,1973年划归天津市,2016年撤县设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