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十七孔桥

真爱永恒[琪]

<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桥梁大国,各种各样神奇的桥梁横卧在大山大河之间,每一座桥梁背后都有个故事,而在云南建水古城,也有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的造型独特,曾经还上过央视,这座桥就是位于云南红河州建水古城的双龙桥,因桥上有十七孔,因而又名十七孔桥。建水古城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据说曾是南昭国的一个城邦,后改名建水,名字里带水,应该是与水有关,而在古城四周有好几条河流环绕,在河面上就建造了很多有名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沿着护城河缓步而行,远远便望见那座横卧水面的古桥。十七个拱形桥洞依次排开,像一串沉稳的音符,在水面上轻轻弹奏着时光的旋律。桥中央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仿佛一位披着轻纱的古人,静静守望着这座千年古城。水面如镜,将整座桥温柔地揽入怀中,上下对称,恍若梦境。我驻足良久,只觉风拂面,水无声,唯有桥影在波心轻轻晃动,像是在低语一段被遗忘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踏上桥面,脚下是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凹凸不平的纹路里藏着无数过往行人的足迹。桥中央的亭台巍然矗立,檐角如鸟翼般翘起,仿佛下一秒就要乘风而去。我倚着石栏,看远处山影朦胧,近处绿柳拂波,几只水鸟掠过水面,划破倒影,又很快恢复平静。这座桥始建于清代,历经战火与洪水,却始终屹立不倒。它不只是连接两岸的通道,更像是建水人心中一座精神的渡口——走过它,便走过了喧嚣,走进了安宁。</p> <p class="ql-block">亭台内有游客驻足拍照,也有人静静倚栏远望,仿佛在与这座桥对话。一位老人坐在石凳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目光悠远。我悄悄走近,听见他轻声说:“这桥啊,见过太多风雨,也见过太多离合。”我不由得笑了,心想,或许每一块石头都记得某个清晨的露水,某次黄昏的别离,某对少年情侣在檐下躲雨时的低语。桥不言,但它都记得。</p> <p class="ql-block">阳光渐渐明亮,桥身的轮廓愈发清晰。石砌的拱券坚实厚重,每一道接缝都像是匠人用心缝合的岁月。一位背着蓝色背包的年轻人站在桥心,举着相机四处取景,他的背影与飞檐、水面、远山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我忽然明白,这座桥之所以能上央视,不只是因为它的十七孔奇观,更因为它承载的是一种生活的诗意——在这里,历史不是冰冷的遗迹,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漫步、可以与之共呼吸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桥上人来人往,有结伴而行的朋友,有手牵手的家人,也有独自沉思的旅人。他们或笑或静,或快或慢,却都在这座桥上留下了自己的片刻。桥的两端连着古城的烟火与宁静,走过它,仿佛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仪式——从喧嚣步入沉静,从现代退回过往。而桥始终沉默,像一位智者,看尽人间百态,却不发一言。</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下,整座桥被染成金橙色,倒影在水中拉得悠长,宛如一条通往时光深处的路。飞檐的轮廓在晚霞中愈发凌厉,却又被柔光 softened 得温润如玉。水面泛着微光,桥影与天光交融,恍惚间,我仿佛看见百年前的马帮缓缓走过,听见石板路上回荡的蹄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唯有风穿过亭台的缝隙,轻轻吟唱。</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前,我再次回望那座桥。柳枝轻拂水面,松影静立岸边,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它依旧横卧在那里,不争不显,却自有千钧之力。建水的水,养出了这座城的温润;而这座桥,则把这份温润,稳稳地架在了时光之上。十七孔,十七段故事,它不说,却早已说尽了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