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祁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不语,唯石能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窟,是不朽文明的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是凝固历史的信仰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千年的艺术宝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残存的历史瑰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壁上庄严神圣的佛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色彩斑驳却依旧惊艳的壁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窟一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壁一史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经营者,就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昙曜。景区进大门处,立有他的塑像,他也是创造文化奇迹的巨人,雄伟的云冈石窟,也正是记载他的卓绝精神和杰出贡献的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昙耀广场的山门,是13对吉祥千佛柱组成的礼佛大道。13在佛教中代表吉祥圆满,六牙白象是佛教神兽,普贤菩萨的坐骑就是六牙白象。大象托塔下方是一排身着鲜卑服饰的供养人,鲜卑族开创了北魏王朝的辉煌与云冈石窟的盛景,也是大同文化的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约百尺的断崖上,东西排列着一连串高大宏丽的洞窟,窟里雕有通高四五十尺雄伟庄严的佛像,窟壁穿插着许多佛龛、千佛、飞天、花草等富丽神奇的浮雕图饰,有的窟外还连接着三四层楼的宏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石窟,我们被这些造像的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内容丰富震撼到了,有坐佛、立佛、菩萨,也有大量以小佛围绕的千佛造像,洞窟壁面上还凿刻有大量故事性的浮雕,内容丰富,反映佛教传说和本身故事等。这些造像和故事浮雕,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的佛像风格淳朴,在保留古印度原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鲜卑族的血脉,被称为“胡貌梵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佛像的规模与神态上,更体现在细腻的雕刻工艺上。石窟内的每一尊雕像几乎都拥有独特的姿态与表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很多佛像上还雕刻有华丽的装饰,展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和生动的艺术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昙曜五窟:帝王与佛陀的 “梦幻联动”。云冈最早开凿的 16-20 窟,是高僧昙曜为讨好北魏皇帝,把五位开国皇帝刻成了 “人间大佛”。第 20 窟露天大佛高 13.7 米,虽然脸侧有块补丁(明代修补痕迹),但高鼻深目的西域长相,搭配拓跋鲜卑的剽悍气质依然值得一看!听导游说,如果上午 10 点去,阳光斜照时,能看清大佛嘴角若隐若现的微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 12 窟 “音乐窟”:听 1500 年前的交响乐。一进窟就能被 “天宫伎乐”浮雕震住!27 组乐手有的弹西域箜篌,有的吹中原排箫,甚至还有 “摇滚版”夜叉—— 披头散发甩着腰鼓。最绝的是穹顶的飞天,裙摆飘得像在跳街舞。如果打开手机手电筒,侧光下能看到乐手衣褶里的金箔残片,这可是北魏的 “舞台特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音乐指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 6 窟 “连环画窟”:看释迦牟尼的 “人生电影”。14.4 米高的中心塔柱上,刻着 33 幅浮雕,从 “树下诞生” 到 “涅槃升天”,相当于北魏版《佛经漫画》。其中 “九龙灌顶” 最生动:小佛陀站在莲花上,九条龙从嘴里喷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华洞(9-13 窟):中西合璧的 “神仙装修”。波斯的忍冬纹、希腊的廊柱、中国的斗拱,全在这儿凑齐了!第 9 窟门拱上的 “三头八臂” 守护神,其实是印度教的湿婆和毗湿奴,被北魏工匠 “改造” 成了佛陀的保镖。摸一摸窟壁上的 “千年二维码”(其实是佛教吉祥纹),据说能沾点古人的艺术灵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 5 窟 “巨佛殿”:抬头就是 17 米高的 “佛系凝视”。云冈第一大佛就在这儿!虽然脸被唐代彩绘 “美颜” 过,但 2.3 米长的中指依然霸气 —— 相当于成年人的身高。绕着大佛走一圈,会发现莲花座上的小佛像在 “玩躲猫猫”,有的藏在衣褶里,有的趴在台基边,细节控能蹲半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每一尊佛像、每一块浮雕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灵魂,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向世人讲述着一个个不朽的故事。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了云冈石窟,让我对北魏时期的石窟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云冈石窟以其丰富的造像、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愧为中国石刻石窟艺术的四杰之一,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这么一段关于云冈石窟的介绍:我们用“仿佛”这个词语,描绘心念的状态,人类的身体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仿如佛在,仿佛天地间,时光里,世界的样子,我们的样子,每一刻都是一场雕刻。就在此刻,就在这里,世界在这里大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