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西域

胡楊林

九、独仑公路 <p class="ql-block">《夏游西域》进入第十天。按原计划,从新源县出发,经唐布拉百里画廊,至独库公路乔尔马,一日览四季,十里不同天,夜宿独山子。</p> <p class="ql-block">次日自独山子启程,沿S101公路打卡安集海大峡谷、鹿角湾、肯斯瓦特水库、百里丹霞,后返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然而“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干”。晚上,酒店老板告诉我们,7座以上车辆及悬挂黄牌的小车均限止通行。 得此消息后,大家神色骤黯,原路禁行,只得另寻他径。</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点,我们按新规划路线前行。行至G218与G217交汇处,司机张师傅轻转方向盘,车轮稳稳驶入G217国道——独库公路中段入口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前方景致如泼墨画卷,层峦叠嶂间绿意流淌,阴霾瞬间消散,大家满心庆幸:终于圆了来新疆必走独库公路的梦。</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因横穿天山,也称“天山公路”。全长561公里,最高海拔3400米,三分之一临崖、五分之一处永冻层,跨越10条河流,需翻越4座达坂。‌‌分为北、中、南三个路段,每段景观都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北段为独山子至那拉提,长230公里,以险峻盘山公路和冰川峡谷为主要景观,独山子大峡谷的流水侵蚀奇观和哈希勒根达坂的“六月飞雪”景象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中段为那拉提至巴音布鲁克,长61公里,是核心景观带。这里汇聚了那拉提“空中草原”、巴音布鲁克“九曲十八弯”及开都河湿地等自然奇观,草原与雪山交相辉映,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风景绝美之地”。</p> <p class="ql-block">南段从巴音布鲁克至库车,长270公里,地貌逐渐过渡为南疆荒漠。沿途以天山神秘大峡谷的丹霞地貌和红褐色风蚀景观为主,色彩斑斓,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于1974年8月开工,1983年9月全线贯通,历时近十年。数万名筑路官兵在极端环境下施工,168名战士光荣牺牲,被称为“英雄之路”‌。</p> <p class="ql-block">2008—2012年投资近30亿元改建为二级公路;2019—2020年实施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增设停车区、观景台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通车后,南北疆通行距离从1000多公里大幅缩短至561公里,实现24小时物资互通,为新疆经济与国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连接南北疆的“生命线”。独库公路每年6月至9月开放通行,是自驾旅游的黄金季节,其余时间因大雪道路被封。</p> <p class="ql-block">沿G217国道自那拉提驶向巴音布鲁克,车轮碾过青草,惊起云影,一路跌入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停驻在无垠的绿野间,耳边是风的吟唱,眼里是色的狂欢。笑声与鸟鸣交织成歌。时而舒展双臂拥抱天地,时而俯身轻嗅野花的芬芳,以最本真的姿态,将草原的温柔与自由,镌刻进记忆的底片。</p> <p class="ql-block">这段仅61公里的路线堪称“景观浓缩带”——巍峨雪山,矗立天际;原始森林,苍翠如屏;草原花海,如锦缎铺展;蜿蜒河流似银带穿梭其间,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来到‌巴音布鲁克。是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山间盆地,面积约23,83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海拔约2500米,属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p> <p class="ql-block">巴音布鲁克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指代新疆和静县的一片广袤草原,以丰富的水源和自然景观著称。其主要景点有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天鹅湖、九曲十八弯、草原之恋、巴润库热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公路旁的交警检查站稍作停留,询问好前行方向后,便从巴音布鲁克驶向库尔勒。路右侧是汹涌奔腾的大河,左侧山坡上,数百只红色绵羊正缓缓移动。</p> <p class="ql-block">恰好前方有一处新疆土特产摊点,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告诉我们,这条河名为开都河(《西游记》中称其为“通天河”),全长610公里,由天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汇聚而成。</p> <p class="ql-block">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蜿蜒出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每逢夏季傍晚,落日余晖洒落河面,可倒映出“九个太阳”的奇观,成为摄影爱好者争相打卡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那些红艳艳的绵羊,是牧民特意用红颜料染成的。这一抹亮色不仅为景区增添了别样景致,更成为吸引过往行人与游客的独特看点,堪称拓展路边经济的妙招。</p> <p class="ql-block">有的同学买了些土特产,我们继续向东南行进。沿途植被逐渐稀疏,地形转为戈壁荒漠。进入S321后,地势渐趋平坦,荒漠特征愈发突出。当晚,入住尉犁鑫隆快捷宾馆。</p> <p class="ql-block">翌日,早晨8:00点,自新疆尉犁出发,沿乌若高速驶向若羌,继而转道米兰镇。沿途穿越罗布泊无人区——这片被称作“死亡之海”的荒漠,承载着探险史上无数传奇与悲歌。</p> <p class="ql-block">1980年,科学家彭加木率队深入罗布泊探寻钾盐矿,却不幸失踪,仅留下一张“我往东去找水井”的字条。其失踪原因引发诸多猜测,如自然遇难、叛逃等,但后续科考证实,他最后消失的区域恰为钾盐矿富集地。</p> <p class="ql-block">1996年6月,探险家余纯顺计划徒步穿越罗布泊,成为首位挑战此壮举的中国人。他选择夏季高温期进入,地表温度超70℃,最终因脱水与高温在库木库都克附近不幸遇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布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名罗布淖,是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p> <p class="ql-block">2014年,一支由50名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历时四年深入罗布泊展开研究。通过岩芯分析,他们揭开了“地球之耳”的奥秘——实为古湖岸线的年轮痕迹,并证实该地区曾经历多次干湿循环。研究还表明,约2万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面积超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空投爆炸试验成功。</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米兰镇驱车到达米兰古城游客中心。办理好相关手续,先参观《米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展馆》。</p> <p class="ql-block">此馆是展示新疆长城烽燧文化的重要场所‌。展馆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计灵感源自楼兰文化和米兰烽燧群,顶部高台构成“烽燧戍堡群”造型,成为当地醒目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通过沙盘和文物展示全国长城分布及历史脉络‌;重点呈现以烽燧为主体的军事防御设施,体现汉唐时期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还原不同历史时期烽燧群场景,游客可“穿越”至丝路南道的历史现场‌。</p> <p class="ql-block">该公园于2024年5月27日正式开园,旨在保护米兰长城烽燧遗址,并推动“楼兰文化”“米兰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走出文化公园展馆,乘坐景区游览观光车前往《米兰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米兰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东约80公里处,地处罗布泊与阿尔金山脉交汇处,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节点。其前身为古代西域名城鄯善古国的伊循城,是新疆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米兰遗址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分布于45.6平方公里的范围,由8座佛塔、3座佛寺、汉屯田水利设施和唐代吐蕃古戍堡遗址组成的一处面积广大的遗址群落。</p> <p class="ql-block">米兰早期的文物遗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佛教活动的遗迹(即佛塔和佛寺),另一类是反映生产活动的遗迹(即灌溉水利渠)。</p> <p class="ql-block">米兰晚期文物遗迹以烽燧、戍堡为主。西大寺遗址出土“有翼天使”壁画,房屋遗址则清理出300余件吐蕃文木简与文书,内容涵盖小麦种植、耕地分配及丝绸服饰等,为研究吐蕃经济提供了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遗址中的古城堡、寺院、佛塔、烽燧及古灌溉渠道等遗迹,集中展现了汉唐时期楼兰—鄯善城郭的城堡建筑、佛教文化与军垦屯田特征,对研究汉唐经营西域史及西域民族与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与佛教寺院遗迹,见证东西方文化交融。其水利灌溉系统(古灌溉渠道)与《汉书·西域传》所载汉朝军垦屯田特征相合。该遗址对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新疆屯田史、汉唐佛教史及绘画艺术等,均价值显著。</p> <p class="ql-block">1906年12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米兰遗址考察期间,盗取了佛头像、婆罗米文残纸等文物,并劫走了佛塔(斯坦因编号M3)回廊外壁的7幅完整“有翼天使”壁画。这些壁画后被运至印度,现藏于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11年1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第三次赴新疆探险,在米兰遗址获取斯坦因当年挖掘却未带走的文物,其中有一块较破碎的“有翼天使”画像。该画像后运至日本,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8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等人在米兰佛寺(M2)发现两幅“有翼天使”壁画。据现有资料,已发现十余幅同类壁画,均与斯坦因从米兰遗址揭取的“有翼天使”壁画相似。</p> <p class="ql-block">我们抵达米兰古址,目之所及是广袤的古址群落,从主路延伸至各角落,皆铺设着木栈道,游客可轻松近距离观赏。主要古迹均以网围栏严密防护,彰显当地旅游部门对文物的珍视与保护。</p> <p class="ql-block">据观光车司机兼导游介绍,佛教传入西域后,此地佛教鼎盛,佛寺星罗棋布,佛塔林立,僧侣多达四千余人。唐代玄奘大师曾到访,足见昔日之盛况。</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米兰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国家4A级景区,它承载2000年军垦文化与丝路文明,是汉唐佛教圣地、玄奘笔下的“女儿国”故地,伊循护城河(子母河)可谓“一带一路”历史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游览米兰古遗址后,我们自新疆若羌赶往青海茫崖市。刚驶出罗布泊无人区,便又闯入阿尔金山无人区,这番接连的荒野穿越,让同学们心头难免泛起几分紧张。</p> <p class="ql-block">下午19:50,车辆驶过新疆若羌阿尔金公安检查站。通过视频人脸识别与身份证核验后,我们进入青海省境内。随后抵达茫崖公安检查站完成例行检查,当晚入住茫崖市金坤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金坤大酒店气派非凡,毗邻茫崖市政府,总建筑面积14948平方米,为准四星级酒店。内设中高档景观客房133间,可尽览尕斯库勒湖美景。酒店设施完备,环境舒适,让人宾至如归。</p> <p class="ql-block">安顿好行李后,我们稍作休息便下楼用餐。同学们虽因高原反应略显倦意,但勇者无畏——明知山有险,偏向险中行。怀着敬畏之心,大家以脚步丈量生命的辽阔;在这片高原上,探险之旅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任建忠</p><p class="ql-block">制 作:任建忠</p><p class="ql-block">摄 影:任建忠、乔谏呈、马德荣或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