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离开了锡比乌,前往撒克逊日耳曼人几百年前建的设防教堂(fortified church)Biertan(比尔坦村),途经吉普赛人的居住地Brateiu 。历史上欧洲吉普赛人是从印度北部迁移过来的,所以人们的印象中,吉普赛人属于流浪部落。18 世纪起,迁入这里的吉普赛人 开始成为村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这些吉普赛人宫殿式住宅最显眼的特点是屋顶多层、重叠,像宝塔或寺庙,用闪亮金属(锌、铝、锡)做屋顶材料,白天反光耀眼。这个特点和他们很多人祖祖辈辈是铜匠有关。每层都有阳台、塔楼、雕栏。这些设计的象征意义:层层屋顶 代表家族繁荣、子孙众多;闪亮金属 反射阳光,寓意“财富与上天的祝福”;多窗户、多塔楼 象征开放、尊严与视野。</b></p> 设防教堂和比尔坦村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设防教堂</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比尔坦村庄由13世纪来到特兰西瓦尼亚定居的撒克逊日耳曼人建立。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村庄修建了由三道城墙和多座防御塔组成的坚固防御工事,以保护村民的生命和宗教信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宗教中心:在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之后,比尔坦成为路德教会的主教座所在地,这一地位持续了近300年。教堂本身建于1486年至1524年间,融合了晚期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它拥有一个装饰精美的面板祭坛画和一个带有复杂锁系统的圣器室大门。 </b></p> <h3><b><font color="#167efb">防御工事建在山坡上,居高临下,易守不易攻。</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厚厚的城墙,足以抵挡敌人的进攻。</font></b></h3> <h3><b><font color="#9b9b9b">两道城墙之间的空间,很容易用来调兵遣将。</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按照规定,敌人来袭时,周围村庄的妇女儿童都躲到城墙里的教堂和房屋内,男人们都得到城墙上抵御来犯之敌。</b></p> 世界上最复杂保险的教堂门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比尔坦设防教堂最著名的故事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惊人的设计-教堂圣器室的门上有一把设计极为复杂,有19道机关的锁,制造于1515年左右。这把锁由锡吉什瓦拉(Sighișoara)的锁匠大师约翰内斯·赖希穆特(Johannes Reichmuth)打造,它通过转动一把钥匙就能同时启动多达19道内部机关,将门锁死。圣器室用来存放教堂和当地社区最珍贵的宝物,在战争时期,这把复杂的锁能确保宝物的安全。它的精巧设计使其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奖,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教堂门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不经意间,驴友们抬头看见一头巴尔干山羊在瞅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巴尔干的山羊🐐长得又帅,又萌,还好勇敢👍!</b></p> 婚姻监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比尔坦村庄另一个著名的故事是设防教堂内有一间奇特的“婚姻监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在中世纪,比尔坦村庄有着一套独特的解决婚姻纠纷的方法。</b><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教堂内有一座塔楼,里面有一间被称为“和解之屋”(也称作婚姻监狱)的小房间。</b><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如果一对夫妻想要离婚,他们会被锁在这间小房间里,强制同居两到六周。</b><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房间里只有一张窄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盘子和一个勺子。据说,这种独特的方法非常奏效。在实行该习俗的300年间,仅有一对夫妇在离开房间后仍坚持离婚,让人啧啧称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锁和“婚姻监狱”的故事,体现了中世纪撒克逊日耳曼人的精密工艺和对财物的保护,以及反映了当时独特的社会习俗和对婚姻的重视,都使得比尔坦设防教堂的历史更加引人入胜。</i></b></p> 锡吉什瓦拉 Sighisoara <h3><b><font color="#39b54a">这是个中世纪建的罗马尼亚中部迷人小镇。所有的访客都必须乘坐景区提供的交通车上坡去小镇的街里。</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锡吉什瓦拉也是早在12世纪受匈牙利国王邀请来特兰西瓦尼亚的萨克逊日耳曼人建的。这座城镇因其重要的战略和商业地位而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为了抵御入侵,城内的各个行会,如裁缝、鞋匠、铁匠等,共同修建并负责管理城墙上的防御塔。最初有14座塔楼,如今仍有9座幸存。</b></p> <h3><b><font color="#39b54a">小镇的立体模型。</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看到那些由萨克逊工匠建造的彩色房屋和古老塔楼,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传说和历史的年代。锡吉什瓦拉至今仍然是一座有人居住的中世纪古堡,其旧城区在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b></p> <h3><b><font color="#ff8a00">如今的市政厅。</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传说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Vlad III),也就是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伯爵的原型,于1431年出生在锡吉什瓦拉。这是在市政厅前广场上一座弗拉德三世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钟楼是锡吉什瓦拉的标志性建筑,曾是市政厅所在地,其精美的时钟是罗马尼亚国内罕见的中世纪杰作。</b></p> <b><font color="#167efb">登上钟楼眺望远处,这里到北京距离大约7千多公里。</font></b> <b><font color="#ff8a00">钟楼内的报时机器小人。</font></b> <h3><b><font color="#ff8a00">漫步在锡吉什瓦拉城墙和鹅卵石街道上,仍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古风情。 </font></b><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锡吉什瓦拉学童阶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中世纪的孩子们每天要从山下走到山上的福音派教堂(Biserica din Deal)旁边的学校上课。冬天常有冰雪、泥泞和大风,孩子们上山非常困难。于是,1642年,当地决定修建有顶的木制阶梯,让学生和老师能在恶劣天气中安全通行,如今成为游客打卡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无意中,我们在城堡的一个花园发现一尊裴多菲的半身雕像。诧异之际查了一下为什么他的雕像立在锡吉什瓦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里是他生命的终点,也是他传奇生涯的悲剧性高潮。作为匈牙利1848年革命和独立战争中的重要诗人,裴多菲以其激昂的诗作鼓舞了无数民众。他后来加入革命军,抵抗奥地利和沙俄。1849年,面对奥-俄联军的镇压,裴多菲参加了在锡吉什瓦拉附近的一场关键战役。7月31日,年仅26岁的裴多菲在战役中失踪。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在这场战斗中被沙俄军队所杀。他的尸骨至今未能找到,这使得他的牺牲更具传奇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裴多菲的失踪和死亡地点,以及他的尸骨下落,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和爱国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锡吉什瓦拉的失踪和牺牲,使他成为了民族独立的象征,也使得这座小城成为他永恒的纪念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i>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读到他的这首诗是在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里。有多少中国青年被他的诗所感动而投身于革命。1956年的匈牙利事变直接由“裴多菲俱乐部”而引发,导致改革家纳吉上台(1976年邓小平曾经被说成是中国的纳吉),随即迅速遭到苏联红军残酷镇压。而中国过去,特别是“反右”“文革”期间,也常批评某些知识分子企图组织“裴多菲俱乐部”。</b><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i></b></p> Târgu Mure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Târgu Mureș”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穆列什河的集市镇”。Târgu”,意为集市、贸易中心。“Mureș”则是流经城市的穆列什河。这是一座位于特兰西瓦尼亚中心的历史城市,有着深厚的多民族文化底蕴和复杂的历史故事。这座城市最早的记录出现于 1332年,当时它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如今的 Târgu Mureș 是双语城市:街牌、店名、学校、剧院都以罗马尼亚语和匈牙利语并列出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特尔古·穆列什东正教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这座教堂的建造始于 1925年,完工于 1934年,是为了庆祝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1918年)的历史事件。它由建筑师 Victor Vlad 设计,风格融合了拜占庭式穹顶与新罗马尼亚复兴风格。外部的三层圆顶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前方骑马雕像是阿夫拉姆·扬库(Avram Iancu,1824–1872)。他是19世纪罗马尼亚民族运动的英雄,特兰西瓦尼亚山区的革命领袖,在1848年反对奥匈帝国统治的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教堂内部壁画色彩绚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希腊天主教圣三一教堂(Biserica Greco-Catolică Sfânta Treime)属新巴洛克式(Neo-Baroque)和布达佩斯多瑙河边的匈牙利国会大厦的风格有类似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罗马母狼雕像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座雕像描绘的是古罗马的母狼哺育双子罗慕路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的传说。这是罗马建城神话的核心象征。罗马尼亚Romania本身就来自Roman(罗马人)”。因此,母狼雕像不仅是古罗马的象征,也是罗马尼亚人拉丁血统与文化传承的象征。原作在罗马,母狼主体雕塑被认为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作品。1924年,意大利将“母狼雕像”作为友谊礼物赠予这里和罗马尼亚其他城市,象征罗马文化的延续与兄弟情谊。世界上其他不少地方也有意大利赠送的复制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Târgu Mureș 四圣像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它纪念的是 匈牙利启蒙与宗教改革时期 在特兰西瓦尼亚留下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学者与教育家。这不仅是雕塑作品,也是一部凝固在石头里的历史—讲述了在中世纪欧洲黑暗的宗教战争时代,特兰西瓦尼亚是如何成为多种宗教宽容并存、教育革新与民族和偕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Târgu Mureş 文化宫(Palatul Culturi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建于 1911–1913年,由匈牙利建筑师Komor Marcell设计。</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内部有彩色玻璃、马赛克与音乐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一楼大厅,金碧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二楼镜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镜厅里最著名的一组彩绘玻璃窗。由著名玻璃艺术家 Róth Miksa(米克沙·罗特) 于 1913 年创作。Róth Miksa 是奥匈帝国时期最伟大的玻璃艺术家之一,他也为布达佩斯国会大厦和歌剧院制作过彩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它们描绘的是匈牙利民族历史上四位最重要的政治与文化英雄:德阿克·费伦茨(Deák Ferenc)贝特伦·加博尔(Bethlen Gábor)拉约什·科苏特(Kossuth Lajos)费伦茨·拉科齐二世(II. Rákóczi Ferenc)。</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i>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心脏,</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i>文化宫那扇古老的窗,</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i>镶着光与岁月的纹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i>当晨曦透过彩玻洒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i>四个灵魂便在光里重生。</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段时间,这个文化宫里正在展出中国来的秦始皇兵马俑(复制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离开Târgu Mureş ,我们在风景如画的Lacu Rosu 酒店休息和午餐。酒店边上溪水潺潺,不远处是个湖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餐馆边小桥流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喀尔巴阡山Bicaz 峡谷,给人以震撼的视觉。这也是连接两个重要地区的纽带-我们即将离开Transylvania ,进入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这里离乌克兰,摩尔多瓦都很近。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与摩尔多瓦共和国,类似于内蒙古和蒙古国,是二战时期由斯大林的苏联主导搞出来的。从沙俄到苏联,这个地区没有好好安宁过。只是现在很多人都不想跟那个大鹅一起过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