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第一雄关嘉峪关 (五)

年的魅丽。

<p class="ql-block">文字 年的魅丽</p><p class="ql-block">音乐 梦驼铃</p><p class="ql-block">图片 实地随拍</p><p class="ql-block">记录生活 分享美好</p> <p class="ql-block">行至中国,情系山河。</p><p class="ql-block"> 旅行,是我们旅行在最美中国所带给我的终极快乐。而“最美”它不单是山高水长,大漠丹霞,小城烟雨,古城寻幽。而是用一棵敬畏自然的心,去赏乡间小陌花开,闻随炊烟飘来饭菜香的味道。与山河对话,聆听刮过林海的涛声,山涧瀑布的轰鸣。去溯源丝绸坊染的魅力,都市大楼里的中国制造。去缅怀、感恩前辈所创造人类文明历史的辉煌。并用在旅行中所能感受到的“美”去滋养心灵,让美绽放在生活的美一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漫行寄语——</p> <p class="ql-block">  9月7日,西北之行的第5天,也是我西行漫记的第五篇。</p><p class="ql-block"> 早晨的张掖还在梦里,窗外微亮。时差让这里和东北差了2个小时左右,一切都慢了很多,连阳光都是懒洋洋爬过山脊。昨天那被夕阳烧红的丹霞,像一幅油画,还在我似醒非醒的梦中游弋。该起床了别在做梦了。领队昨天说:早7点出发,去嘉峪关、鸣沙山·月牙泉,路远景点内容多快起床。被同学嘟囔的声音叫醒,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不情愿看了一下时间。6点多了,是该起床了。昨天丹霞太美,真想把它留在梦里。那么说:今天要看两个重要的景点了,起床啦。再见了张掖。再见了丹霞。</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它是明长城西起点。也是明朝万里长城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被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关隘。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明朝开国大将军冯胜主持修建,奠定了其明长城“西端”起点的基础。后经明清两朝不断修缮和扩建,成为明清两朝,防御西北游牧部落的前沿军事堡垒。</p> <p class="ql-block">  从丹霞到雄关,一场河西走廊的奔赴,在车少路坦的国道上,继续载着不舍与期待向更西北深处驶去。再见张掖声在我心里发出,回头望那渐行渐远的张掖,仿佛把昨天绚烂也一同带走。车窗外是望不到边的戈壁,几株绿植倔强的生长着,像大漠写给生命的情书。偶有鸟儿飞过,让这戈壁有了灵气。祁连山雪峰在天际线处若隐若现,像守望千年的白发将军。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60多岁抬棺出征,收复新䲔的左宗棠…….</p> <p class="ql-block">  晨雾散去,嘉峪关的雄伟便展现在面前。虽说旅游淡季,但入关门前还是排起了长队。稳居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入关门却不大,我想当年也是出于入关的安全考量吧。我不急入关,先在外围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嘉峪关关口前的文创设置,引起我的注意。它是一本翻开书页造型的像框,像是邀请我翻开一页历史,去读懂它曾经的辉燋。又像在说,这一页已有古人写了,下一页该让我们这一代再续写辉煌。当站在这像书的像框前留念时,在心里许下一个愿望:让行走,不只是路过和好看,而是听历史回响的声音……</p><p class="ql-block">给这别具匠心的设计点赞。</p> <p class="ql-block">九眼泉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在嘉峪关南侧,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面。因有十多眼泉水,在数字中九为大,音九,又有长久不息之意,所以被称“九眼泉”。</p><p class="ql-block"> 相传古代有个姓武的将军,率八百士兵被三万敌军追杀。行至嘉峪关缺粮断水,武将军仰天长叹。此时天上九龙显身,地面涌出九泉。帮助将军胜利。因此这股泉水被称“九眼泉”。由泉水滋润的嘉峪关到处开满鲜花。</p> <p class="ql-block">  摧开厚重的大门,蹲下身来,指尖去轻轻抚摸青石板上,那些被无数次脚步磨出清淅的凹陷。那是时间最诚实刻度。它刻下了戍边战士丰功,它刻下丝路商贸的繁荣。</p><p class="ql-block"> 当我蹲下的那一刻,是出于对过往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沿着当年运物资马道登上城墙,视觉豁然开朗。置身于古城墙上。也让我嘉峪关之行,有了一点点读懂了什么叫“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境。走得赿远,赿能听得见内心的声音。看得赿多,赿懂得敬古思今与珍惜今天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在嘉峪关,所看到的传说还真多。先说看到的是三个“着”:</p><p class="ql-block">①九眼泉碑在那立着。</p><p class="ql-block">②击石燕鸣简介在那站着。</p><p class="ql-block">③定城砖在那西翁城墙上放着。</p><p class="ql-block">不过定城砖的历史,我还是听讲解员说的,这块定城砖和清廉智慧有关,当初朝廷决定建关时,在全国选能工巧匠,有一个叫易开占的能人应选,他用九九算法,精确算出了用999999块砖,并画出了图纸。贪官为了克扣工资,偷偷多放一块砖。竣工后真就多了一块砖,易开占机灵一动,称其为神仙所放的名叫“定城砖”若取走,关城就会倒塌,此砖放置于西瓮城楼后檐无人敢动。</p> <p class="ql-block">↑ 此图中间为“定城砖”。</p> <p class="ql-block">  击石燕鸣。这是一个凄美的传说。古城楼下,听“击石燕鸣”传说。据说古时将士远程戍边,思念家乡时,便会敲击城墙下的青石,苦能听到燕鸣之声,便预示家人平安。我捡起一枚石子,轻轻用其方式告诉长眠在这里的戌边将士;山河无恙,家国太平……</p> <p class="ql-block">  微风将悦耳的音乐传给我。我想这是属于嘉峪关的声音。如今的人除了用“击石燕鸣声”外,还会用抚琴声慰藉那些曾在戍边的将士们的灵魂吧。</p> <p class="ql-block">↑ 马道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  ↑ 感谢朋友提供视频谢谢。</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纪念,我在西行漫记中在嘉峪关的所有遇见。谢谢有缘的朋友分享,敬请期待下一篇夜观鸣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