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封面人物 集安著名作家 张秋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第1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 办 新开河文艺微信群</p><p class="ql-block">编 辑 新开河文艺工作室</p><p class="ql-block">顾 问 于立峰 贾永芳</p><p class="ql-block">主 编 丁传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投稿信箱:237547942@qq.com</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微信:18843591486(吉林.丁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张秋月,笔名,静秋。吉林省通化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名人采编记者。2022年8月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端坐如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散开的羊角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里没有妈妈的形象,爸,既是妈妈也是爸爸。每当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牵着妈妈的手,或者依偎在妈妈怀里,我的眼神一直跟着人家走很远。当眼光收回来的时候,我一下感觉自己空荡荡的,就连玩的快乐也让人家的妈妈带走了。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这美丽的声音就像别人家花园的花,我只能欣赏不能拥有。</p><p class="ql-block"> 当我懂事了,为了掩盖我的自卑,我早早学会自理,不让衣服有一点脏。但我很贪玩淘气,有时不小心把衣服弄脏划破了,爸爸也会给我补上板板整整的补丁,当我自己会做这一切时,我更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不让别人瞧不起。因为爸爸时常告诫我:“不能让别人看出你是没妈的孩子”。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把头发梳成两只羊角辫,扎两个蝴蝶结,像两个秋千在头上荡来荡去一样。所以我一直都很臭美。就是这两只羊角辫,让我难为情一次,但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小学三年级。有次课间操铃声响后,同学们一窝蜂往外涌,我挡住了一男生的路,他一把揪住我的小辫把我拉开就跑出去了。我散开的小辫每根头发像没有领袖的士兵,高兴地四下各自为战地飘散,时时遮挡我一侧羞红的脸。仿佛在说:从来没这么自由过。我就这样散着一条辫子,嘴巴翘得高高的,广播体操做得也不认真,感觉大家的眼神都盯着我似的,浑身像万根针扎般难受。盼课间操快点结束。课间操做完了,校长上台讲学生的仪表和卫生,并说:你们看三年级的王思雨没妈妈的孩子,衣服穿得总是那么干净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这时全校师生的目光,唰!一下投向我。我下意识地用手捂住散开的头发,头低得不能再低,这时候多希望自己的个头再矮点、再矮点!委屈难为情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个滚下来……脚不停地蹭地面,就像把羞涩的泪珠蹭掉似的。我含着泪跑回教室,感觉再也没脸见人了,不敢抬头。</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上课来了。走到我面前温柔地说:“王思雨今天小辫为什么散开了?”我没说话,委屈的泪再次流下来。同学们把事情经过讲一遍,老师批评了那个男生。把头绳要回来走到我面前轻声地说:“王思雨别哭了,老师把小辫给你梳上”。老师用四个手指当木梳轻轻地梳理,用另-只手托着我的头发,生怕弄疼我,梳理得那样细致、那样温柔。边梳理边说:“思雨的头发这么好,又黑又亮。看老师给你梳的小辫多好看啊!老师温柔的话、温柔的手给我送来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温馨,也充满了感激。从没有过的幸福让我陶醉!我偷偷地摸摸老师的衣角,我多想扑到老师的怀里啊!这时我忘记了课间操的尴尬,还有点感激那男生。我想这就是被妈妈爱抚的感觉吧?这感觉真好。我抬头望望老师,从没发现老师原来还这么美啊!这要是妈妈该多好!老啊! 我多希望那条小辫也散开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于发丝间打捞童年的微光——读《张秋月散开的羊角辫》</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秋月散开的羊角辫,从来不是简单的发型变化,而是一面照见童年心事的镜子。它像被风吹乱的蒲公英,一头系着女孩对成长的懵懂期待,一头拴着乡土岁月里最柔软的记忆,一个女孩对母爱的眷恋,让每个读过的人都能从中摸到自己童年某一刻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作者对“羊角辫”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与隐喻性。未散开时,它是规训与童真的结合,是母亲梳发时指尖的温度,是乡村孩童身上辨识度极强的符号;散开后,发丝的凌乱恰是成长的初体验——可能是一次委屈后的哭泣,一场疯跑后的雀跃,或是第一次对“长大”产生模糊困惑时的无意识动作。这束散开的头发,把抽象的童年情绪变得可触可感。让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母爱的女孩,第一次体验到了母亲的温暖和爱抚。</p><p class="ql-block"> 更难得的是,“羊角辫”背后藏着厚重的乡土底色。它不是孤立的意象,而是与田埂、炊烟、蝉鸣、母亲的呼唤紧紧缠绕。当羊角辫散开,散开的不仅是头发,更是乡村童年里那些无拘无束的时光,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欢乐与怅惘,让作品既有个人记忆的细腻,又有集体乡愁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于尘埃里开花,于岁月中如莲——读《岁月静美,端坐如莲》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命在冬与春的连接处,不断轮回,童心和雪花一起飞扬,冰是火的衣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捧雪的记忆吧,其实春天大地正酝酿一坛美酒。花事心语,低到尘埃的一朵花,每朵花都有悦人之美,记忆在深处生长,一口心井泛着生命的涟漪,只有被时间打磨的情感,懂得爱与被爱。丢不掉的花手绢,散开的羊角辫,故乡的泥草房,有叶子对根的倾诉。与明月有约,坚守着那颗童心不染,于尘埃里开花,于岁月中如莲。</p><p class="ql-block"> “端坐如莲”四字,是对张秋月人生姿态最精准的勾勒,也让“岁月静好”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成为有温度、有质感的生命呈现。文章没有刻意渲染波澜,却在对日常细节的描摹中,让读者看到一种历经时光打磨后的从容——不是避世的安逸,而是阅尽千帆后,依然能以平和之心对待生活起伏的通透。</p><p class="ql-block"> 这份“静好”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可感。它藏在作者笔下张秋月对待琐事的耐心里,藏在她面对困境时不疾不徐的态度中,更藏在她对生活始终保有的那份热爱里。就像莲花,扎根于泥土却不染尘埃,在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清雅与坚韧。读罢才明白,真正的岁月静好,从不是坐等时光馈赠,而是用内心的笃定与温柔,将每一段时光都过成值得回味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张秋月在《岁月静美,端坐如莲》中,以散文为笔,将生命过往编织成温润的文字,让“端坐如莲”的生命境界在寻常叙事中自然流淌。这本书没有激昂的呐喊,却以最质朴的回忆,写尽了苦难中的倔强与岁月里的感恩。</p><p class="ql-block"> 书中最动人的,是作者对童年与成长的真实回望。一缕淡淡的乡愁,在乡恋的小巷里慢慢铺展开来,如同生命最初的泥沼,而“我”却如一株孤芳自赏的莲花,在风雨中倔强扎根、顽强生长。那些苦乐参半的片段,那些酸甜苦辣交织的日常,被作者以温柔笔触串联,没有抱怨与沉溺,反而沉淀出“温馨岁月”的底色——这份对过往的接纳与珍视,正是“如莲”心境的初显。</p><p class="ql-block"> 作者的叙事如同老友闲谈,将世间经历娓娓道来,却在不经意间揭示深刻的生命哲学。正如书中所传递的,莲的高洁从不在于远离尘泥,而在于身处其中仍能保持本心 。于卑微处坚守自己一生对生活理解和热爱,如莲花般默默绽放感化人心那般,作者自身的成长轨迹也印证了这一点:漂泊的困顿、生活的琐碎,都未曾磨灭她内心的柔软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页,“岁月静美,端坐如莲”不再是一句抽象的期许,而是作者用一生践行的生活态度——以感恩消解苦难,以沉静对抗浮躁,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生长出温润的力量。这或许正是这本书的价值:它让我们看见,平凡生命在接纳与坚守中,终能绽放出如莲般的圣洁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书评人:丁传吉(张秋月大姐一位多年的好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