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当如熟透果,甜香自溢不须藏 (散文)

曹静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篇号 48314570</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区里的张大爷总爱坐在银杏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半块揉得发亮的核桃,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叹气。“年轻时拼了命养家,老了倒成了累赘,想吃口红烧肉还得琢磨胆固醇,想去趟远方又怕给孩子添麻烦。”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却道尽了太多老年人的困境——一辈子为别人活,临了却不知道怎么为自己活。其实晚年哪该是这般模样?它该像秋天枝头最后一批熟透的果子,历经风霜却更显醇厚,不必藏着掖着,只管把甜香撒向日子的每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人到七十,最该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爱自己”从口号变成日常。年轻时总觉得“修行”是个玄乎的词,忙着给领导写报告、给孩子洗尿布、给家里换灯泡,把自己缩成了家庭齿轮里最不起眼的那一个。有位阿姨跟我讲,她四十岁时想给自己买条真丝围巾,犹豫了半个月最终还是买了孩子的辅导资料;六十岁时想去学插花,又怕被人说“老不正经”,最后只报了免费的养生课。直到去年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躺在病床上才突然醒悟:“我这辈子没为自己活过一天,连喜欢的颜色都不敢穿,图啥呢?”现在的她,每周去两次舞蹈班,衣柜里挂着好几条鲜艳的连衣裙,上个月还跟老姐妹去了趟云南。她说:“以前吃块蛋糕都要算卡路里,现在想通了,活着不是熬日子,是赚日子,今天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这才叫没白来一趟。”</p> <p class="ql-block">  别把老伴当成情绪垃圾桶,他该是你晚年最靠谱的战友。楼下王叔叔和李阿姨结婚四十多年,年轻时总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王叔叔嫌阿姨做饭太咸,阿姨嫌王叔叔袜子乱扔。去年王叔叔突发心梗,在医院躺了半个月,全程都是李阿姨守着,喂饭、擦身、读报纸,一点怨言都没有。出院那天,王叔叔拉着阿姨的手说:“以前总跟你拌嘴,现在才知道,夜里能有人给你盖被子,早上能有人跟你说句话,比啥都强。”人老了才明白,婚姻到最后哪里是爱情,是习惯,是依赖,是两个人凑在一起对抗岁月的冷清。那些年轻时算不清的账,那些鸡毛蒜皮的摩擦,到了晚年都成了暖人的回忆。你给我递杯热茶,我帮你捶捶后背,出门时手牵手慢慢走,这才是晚年最踏实的幸福。别总把对方当成免费保姆,也别把坏脾气都撒在他身上,你们是命运共同体,对他好一点,就是给自己的晚年上了份保险。</p><p class="ql-block"> 子女是独立的“法人”,不是你手里的风筝。有位朋友的父亲,七十多岁了还天天盯着儿子的工资条,孙子的考试成绩,儿子加班晚了要打电话问,儿媳买件衣服要唠叨两句。朋友苦笑着说:“我爸总说‘我是为你们好’,可他不知道,他的‘好’让我们喘不过气。”其实老年人最该学会的,就是“放手”。你年轻时把他们从蹒跚学步教到独当一面,现在该退到幕后了。他们有自己的职场要拼,有自己的家庭要顾,你健康快乐,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别再天天打电话催婚催生,别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你的生活不是他们的续集,他们的人生也不是你的考核表。偶尔通个电话,周末一起吃顿饭,聊聊家常,这样的距离刚刚好。</p><p class="ql-block"> 健康是1,没了这个1,后面再多0也没用。邻居刘爷爷以前总觉得体检是浪费钱,说“我身体好得很,不用查”,结果去年冬天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及时,却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的。他说:“以前总跟老伙计抢超市打折鸡蛋,觉得占了便宜,现在才知道,按时体检比啥都重要。”人老了,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机器,该保养就得保养。别再为了省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别再觉得“小病不用治,扛扛就过去了”。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却是晚年幸福的基石。你活蹦乱跳的,全家都省心;你一旦倒下,考验的就是人性。别去赌人性,十有九输,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p> <p class="ql-block">  社交圈要“断舍离”,狐朋狗友不如知己两三。现在很多老人手机里有十几个微信群,天天被广告、砍价链接刷屏,看似热闹,实则孤独。有位阿姨跟我说,她以前总爱在群里发自己做的菜,盼着有人点赞,可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后来她退了大部分群,只留下一个和老姐妹一起建的小群,偶尔约着去菜市场,互相吐槽菜价,然后一起回家做饭,反而觉得踏实。真正的朋友,不是群里的点赞之交,而是你生病时能来看你,你难过时能听你絮叨的人。是那个能跟你一起坐在公园长椅上晒太阳,从年轻时的趣事聊到晚年的打算,不觉得尴尬的人。别再迷恋那些虚假的热闹,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这样的社交才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垫棺材板的。小区里有位退休教师,一辈子省吃俭用,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多,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舍不得去外面吃顿饭。去年他突发重病,住院花了不少钱,他才后悔:“我攒了一辈子钱,没享过一天福,现在想花也花不动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攒得再多,要是没机会花,也只是一串数字。适度规划养老钱是应该的,但别太抠门,别把日子过得跟苦行僧一样。想去旅游就去,想换个新手机就换,想吃点好的就去吃,花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辈子辛苦付出的犒劳。舍得为自己花钱,不是浪费,是智慧,是对自己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人生这趟列车,前半场是责任,是义务,是身不由己;后半场该为自己活,怎么高兴怎么来。别再跟自己较劲,别再拿“别人家的晚年”来PUA自己,你的日子你说了算。想跳广场舞就去跳,不用在意别人说“老了还折腾”;想学唱歌就去学,不用怕自己唱得不好听;想去旅游就去,不用顾虑“给孩子添麻烦”。你现在的每一刻,都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刻,别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心不老,人就不老。你看那些天天跳广场舞的大妈,脸上带着笑容,眼里闪着光,哪里看得出来是六七十岁的人;那些在公园下棋的大爷,专注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赛场。他们不是没有烦恼,只是懂得把烦恼抛在脑后,把精力放在喜欢的事情上。别总担心孤独,别总害怕生病,你越想,这些事就越容易来。不如把那点精力用在研究哪家的烤鸭更好吃,用在学一首新歌去KTV惊艳全场,用在跟老伴一起规划下次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晚年就该活得“自私”一点,嚣张一点,快乐一点。不用再为别人的眼光活着,不用再为琐事烦恼,你就是自己日子的裁判。把那些攀比、焦虑、恐惧都抛开,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就像秋天的果子,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生长,终于在秋天绽放出最甜的滋味,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只管把自己的甜香撒向岁月的每个角落。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也是晚年最该有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