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寻古:在宁夏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

洋洋

<p class="ql-block">  秋意正浓的十月,我与夫君携手踏上胡杨诗意之旅的第一站——银川。宁夏博物馆静立于人民广场,庄重的浅色石材外墙与飞檐翘角的现代中式设计,将历史与当下悄然缝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步入馆前广场,台阶宽阔,红旗猎猎,“宁夏博物馆”五个鎏金大字在阴沉天光下依旧熠熠生辉。我驻足凝望,仿佛听见了丝路驼铃穿越时空的回响。</span></p> <p class="ql-block">  宁夏博物馆(Ninxia Museum)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宁夏银川市人民广场,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73年正式建立。该馆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全高21.2米,共四层。外墙建筑装饰所运用的力士志文支座等构件形象,以及墙面使用的迦陵频伽等装饰图案。馆藏文物总数为51298件,珍贵文物3551件,其中一级文物157件套。常设陈列有“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展厅内,贺兰山岩画拓片铺满整墙,太阳神高悬,北山羊跃动石壁,那些远古的手印,如灵魂之语,轻轻按在万年光阴之上。西夏文字神秘浮现,笔画如刀刻,无声诉说着党项王朝的荣光与沉寂。</span></p> <p class="ql-block">  宁夏博物馆的三件国宝级文物为:西夏鎏金铜牛,青铜铸造,中空通体鎏金,重188公斤。牛体健壮,比例匀称,线条流畅,体现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石刻胡旋舞墓门,两扇成套石门,正面刻有唐代胡旋舞图案(类似现代广场舞),展现中亚粟特人舞蹈风格。西夏力士志文支座,圆雕男性人像,裸体托膝,背部阴刻西夏文“砌垒匠高世昌”三行。这三件文物分别从铸造工艺、舞蹈艺术和石雕艺术三个维度,展现了西夏及宋夏时期的文化成就和社会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唐代丝绸之路的繁华在展板上徐徐展开,从长安到君士坦丁堡,商队穿行于沙漠绿洲。唐三彩的釉色斑斓,甲骑具装的陶俑威武列阵,李夫人墓出土的陶俑群像栩栩如生,仿佛一支沉默的军队,守护着逝去的荣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馆中一件巨角动物头骨静卧展台,诉说水洞沟遗址的旧石器记忆;汉代画像砖石与玺印,则以方寸之间的纹饰,勾勒出礼制与信仰的轮廓。我轻触玻璃展柜,指尖仿佛掠过千年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传统民居复原场景里,人物雕像劳作其间,街巷烟火升腾,玉米挂墙,白羊温顺低头——这是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生活诗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