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會與特朗普會在韓國會面嗎?

Mark Lam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會與特朗普會在韓國會面嗎?</p><p class="ql-block">文/林倫理</p><p class="ql-block">10月24日,中國中央電視總台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主辦的”創新、開放、共享、發展”全球對話會美國專場在華盛頓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作視頻致辭,中國駐美大使謝峰發表主旨演講,與傳聞中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在韓國會面有關嗎?這種會面對中美關係改善有幫助嗎?活動由中方駐美大使館邀請中美官員、評論家及青年代表參與,旨在透過對話推動創新、開放與共同發展的理念。會議內容呼應了四中全會科技自主、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展現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參與意願,釋放善意。</p><p class="ql-block">目前並無公開消息證實习近平與特朗普在l韓國見面。不過這場對話會的舉辦時間與中美高層互動的傳聞相近,或可視為中國方面釋放善意,營造對話氛圍的舉措之一。軟性外交,透過文化、媒體與青年交流,降低誤解與敵意,有助改善民間與政策層面的互動。若未來領導人會面,這類活動可作為鋪墊,營造正面輿論與合作氛圍,傳遞中國發展方向與合作意願。這場對話雖非直接與高層會晤掛鈎,但在外交策略上屬於多層次接觸的一環,有助緩解緊張,推動務實合作。中美關係緩和是全球所盼,但需要努力和戰略耐心。</p><p class="ql-block">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貿易投資與供應鏈高度交織。AI、半導體、綠能等領域的競爭若能轉化為合作,將加速全球創新。而且氣候變遷、核擴散、地區衝突等問題需兩國協調應對。中國十五五規劃強化了政策透明度,鼓勵學術、媒體、青年等層面互動,減少誤解,在全球議題上展現責任感,在發展與援助等領域主動參與,避免將中國視為威脅。短期內緩和的可能性極具挑戰性,建立穩定的對話機制與危機管理框架,是避免緊張的關鍵所在。這需要雙方的領導者都必須有高超的智慧和為人類服務的信念和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讓美國改變對中國的態度,並攜手推動全球發展,中國需要在多個層面展現誠意、實力與靈活性。中國可採用的策略與行動,就是聯合第三方,推動多邊合作,建立信任與可預測性。美國選舉政治與國內壓力仍會限制其對華政策的彈性。不管怎樣,中國持續展現穩定、開放與合作姿態,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積極角色,美國將更難忽視中國的價值與影響力。與不與特朗普會面,中國都將一如既往,持開放態方,尊重對方選擇,同時也發展自己,使自己更強大,助世界進步,讓他自願與中國往來,分享世界進步的紅利。</p><p class="ql-block">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