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大讨论】NO.05 “快乐教育”是大师手笔的“雕刻”

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125508</p><p class="ql-block">文/李建科</p><p class="ql-block">图/李建科</p> “偶遇”就是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在自己手中。你是怎样的“快乐教育者”,就是怎样的“快乐教育”实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围墙旁、厕所旁,一群学生在围观,在窃窃私语,在干着自以为可标榜的事情。你路过,不喊,不呵斥,不批评,只是站立,静静地看。不一会儿,其中有人骂娘。你瞪着眼睛,盯着那骂娘的学生,似乎告诉他“我记住了”,他似乎读懂什么,低着头,躲到学生群里了。似乎有人在说点什么,学生们悄无声息的散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你只知道,这一秒,你在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发脾气,更没有干预与指责,你却宣告自己的存在。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一个叫“学校”的集体,一个叫“老师”的法律身份,一个叫“威仪”的师表。快乐,是因为工作与责任使然,却巧妙地驾驭这些不同的角色与身份,自己的存在,不仅仅是学生所理解的存在,而是一个更需要的社会责任、义务与使命。仅仅是扮演一个个体,就只是一个个体的力量。快乐教育,不是只扮演着一个角色,快乐教育就如画家画画,你不能只拿着属于自己的所有笔,却只用一支,反而埋怨自己拿不过来。用自己的头脑画画,用自己的能力画画,用自己的才华画画。会画,还是善画,快乐教育是否快乐?不是看笔多少,而是你的才华多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偶遇”上,做着“雕刻家”随手“雕刻”的艺术创作灵感与快乐的享受。</p> 课堂就是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意思是“进入课堂,就是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不是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课堂的全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学的第一天,就做教育的开始。每个人意识不同,来自不同家庭,已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要做的,不是要做“我自己”,而是在一个“临时搭台的戏班子里”扮演着角色,在一个众的世界里,做一个“学”的活动,在“教”所参与的只属于一小内容的名为“教育”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就有“触碰”,就有矛盾产生,就需要“规则”的协调与有效的处理办法。这些不是天掉下的,而是需要一个“快乐建设”快乐学习的环境。A君骂人,怎么办?B君借东西不还,怎么办?C君迟到,还影响课堂,怎么办?别等事情发生后,在来处理,而是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做好了“规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是什么?学习之前,需要认识“我为什么要学习?”,其实,每个人都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高分,不是为了被表扬,而是最终自己能成为社会所“满意”的社会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是快乐老师,你的课堂就是快乐课堂。有些老师的课堂管不了,有些老师的课堂出奇的好。不是老师有魔力,而是老师有规则,善建规则。给生生、师生建好相处的“规则”。快乐,说到底就是“我的权益不受侵犯”,而不是个人欲望的满足或膨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就是教师如雕刻家那样,懂得边界与善用边界。每个“被雕刻件”都不是肆意的叠放,而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时空,做“自由的自己”。</p> 快乐教育的期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在办公室里,看到“教育”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主任对着三两个犯错的学生,班主任进行教育。五分钟过去,十分钟过去,十几分钟过去,只听到班主任的声音。期间,笔者也瞄了几眼,老师的眼神“在自己的想看的地方”,学生的眼神也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眼神是什么?代表什么?这班主任或许是不知道“眼神是用来交流的“。你不知道自己输出信息,也不懂回收信息,干的就是“糊涂账”,快乐教育,不是“我喷了,我舒服,所以我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具认知有问题,工作自然好不了。如“快乐教育”,你握住“快乐”,只看见“教育”;你握在“教育”,只看见“快乐”。你只有握住“快乐教育”的中缝,才能看到两者。若“快乐教育”是刀锋,你不懂它的“柄”在哪,你怎么握,都是受伤。“快乐教育”,就是掌握“快乐教育”,眼里有孩子,懂得语言工具的有效且巧妙的使用,懂得快乐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让受教育者的内能发挥作用,自己能认识自己的错误,为什么错误,下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或者拥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或手段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它不应仅仅是一个观念。事实上,“快乐教育”有无数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就是教师眼里有孩子的整体认知,又价值认识与挖掘,如雕刻家那样,不要因为沙粒而否定树根的价值。所有树根都有自己的价值,且不能都需要达到别人预期收益。生命价值的树立与价值递增是快乐教育的期望。</p> 快乐教育是家校的合作愉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因严重违反纪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来的,是学生的堂哥。笔者告诉他,你代表不了家长,除非你接到孩子家长的“授权书”,否则,你干的都是无用的事。学生堂哥很“懂事”,及时和学生家长电话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约见家长的事,确定了下来。学生堂哥没有意见,笑着和老师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学生家长来了。主任忘记了学生的事情。笔者告知原由。让家长坐着等候。班主任来了,把相关协议让家长签字。这协议,是告知学生与家长自己的“责任”。学生所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学生与家长需清楚自己和孩子将面临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提高家长与学生认识,笔者讲述了一个“同班要好的同学,因同意其陪同到海边旅游,因其在大海失踪,同学被家长索赔60万”的案例。不管学生是否成年,家长需清楚自己的监护责任以及事故后所需面对的事实及需承担的责任,甚至需面对赔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不是因事情被解决所获得的愉悦,而是家校协同教育及家校合作的愉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的焦点,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矛盾纠纷、家校合作的不愉快,都是教育认知焦点错误,都是利益、欲望作祟。当家长认识成长是重心,是重点,是关键,是工作的聚焦处,才能放下利欲熏心,才能协助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尤其是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更需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是因为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中心明确,有效处理利益问题,避免欲望操控,有效地处理孩子成长问题。这犹如雕刻家处理雕像的比例关系,协调、巧妙,更体现价值。</p> 快乐教育量化模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长看到我改作业,说:“神速?”我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期已经是第八周,上周才回的作业,笔者已上到十四课。其他老师的,笔者不知道。还有十二、三周,学期结束,学生在校只有六十来天。仅语文科就有七八十页,还不算作文、测评查漏,学生每天至少要完成一至两页,其他科的还没算。老师必须“全批全改”,老师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改作业”,还有备课、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学习能力培训、人际关系建设教育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名教师只能局限于自己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整体的,教师个体是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自己的“快乐教育”。学生需要完成任务,把时间、任务量、个人能力、书写水平、行为模式等考虑进去,学生的试错成本高低等等,都关系到“快乐教育”。认识作业的最大功能,不要具象化,学生先完成任务,若没完成,所将“遭遇”的预设进来。让学生真正的做完哪些,在干的过程中,形成什么、养成什么,会“拥有”什么等等,和学生捋清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长是生命整体性,学校教育体现阶段性,初中阶段存在时效性,一百五十六周,在校日子约790天,已经在本校度过了在校日子的305天。书本的页数、作业的页数、作文的页数、课外阅读文本的页数,都可以量化处理,并得出“每天需要完成的页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排好时间,有效解决学习量,这也是快乐教育的一部分。雕刻家处理产品和处理艺术品,用不同的思维概念。快乐,是因为合理优化对待所需要处理的产品对象。</p> 快乐教育应是传递快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老师说,学生难管;有老师说,学生没交作业;有老师说,谁想做谁来。老师讲得都是事实。人存在认知问题,尤其是二元认知所建立的世界。非此即彼的认知,并未给老师们带来新的认知,却限制了老师们的认知。如老师眼中的“难管”,却看不到其他,若老师说的“没交作业”,或许没看到其他优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种植“快乐”,才能收获“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中,有个必须面对的“事实”:种植“快乐”,不一定有“快乐”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不应是一个元素。它是一个复杂系统。个人认知世界里,教育可能被个人放大或缩小。这与工具认知、自我认知密切相关。在认知神奇世界里,若人的“教育”认知是“空管”,所进行与挤出的都是“圆条”。认知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教育认知,其实不是一个答案,同理,“快乐教育”认知也没有唯一答案。只是标签贴的神奇市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下功利,放下欲望,放下个体认知执念,放下工具认知的偏执,快乐教育才有可能拥有“可诞生可存在的环境”。如,快乐教教育教师,走进教室,教室吵闹。站立,认真听,因为面前的学生都没进入读书学习的世界。停一停,等一等,看一看,听一听,还是吵,说明他们还没有管控自己的能力,那么,请他们闭上眼,坐上“快乐列车”,去“听听”,去“看看”,去“走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所以所教育的班没达到“我想要的”,其实,是我们一直没做。笔者在讲台一站,一环视,教室几乎安静下来。这,都是训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首先,自己先做“快乐教育教师”。你想要怎样的课堂,怎样的快乐教育,你就怎样去“训练”。一切都是自己“做出来”、“教出来”的。</p>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就是大师手笔的“雕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对于大师,对于“快乐教育”,若只有雕刻师的“雕刻”,你必然拿着锋利的刻刀。你觉得快乐教育是能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课堂,说明你的“快乐教育课堂”只有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师手笔,就是拥有快乐教育及快乐教育的超凡能力。之所以用“雕刻”一词,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神奇”是时空更换,能量变化。没有“雕刻”,是无法留下“痕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具世界,就是大师手笔,宏阔的视野境界,运用工具所改写的世界。“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没有快乐教育的金刚钻,就先要自己能拥有快乐教育的金刚钻。你才会轻松钻瓷片,埋线子,用神奇的手笔,还世上一绝世复原的真品的美丽转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不到缝补,却得一绝世珍品的美好还原,华丽转身,美丽蜕变,娇美展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大师手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