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歌,唱响剑河。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

余生安好

<p class="ql-block">中国村歌,唱响剑河。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的鼓点,早在初秋的风里就悄悄擂响了。我站在剑河岸边,看稻浪翻涌如歌,一浪推着一浪,涌向山脚下的村落。那声音不像是风刮过稻穗,倒像是谁在田埂上哼起了老调子,低低地、悠悠地,把整个山谷都唱得暖了。</p> <p class="ql-block">山那边传来练歌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带着一股子韧劲儿。是村里的歌队在排练吧?我循着声音走,穿过一片晒着辣椒和玉米的坪地,木房子檐角挂着风铃,叮当响了一声,像是应和着哪句歌词。几个老人坐在门槛上,手里摇着蒲扇,耳朵却支棱着,听远处飘来的旋律,嘴角不自觉地跟着翘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歌啊,不是舞台上的精雕细琢,是脚踩泥土、手捧稻穗唱出来的。歌词里有插秧的节气,有赶集的吆喝,有阿妈哄娃的眠歌,也有阿爸喝醉后吼的山调。他们唱的不是比赛,是日子,是丰收的喜悦在胸口憋了太久,终于找到一个出口,哗啦啦地奔涌而出。</p> <p class="ql-block">我听见一个女声突然拔高,像山鹰掠过谷口,清亮得让人心头一颤。那是村小学的音乐老师,白天教孩子识谱,晚上带着村民改歌词。她说:“咱们的歌,要让城里人听出泥巴味儿,也要让祖宗在天上听得懂。”这话逗笑了大伙,可笑声里,分明藏着认真。</p> <p class="ql-block">彩排那天,太阳刚偏西,广场上已挤满了人。孩子骑在爹肩上,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后排,连邻村的狗都跟着跑来凑热闹。音响是临时架的,话筒有点啸叫,可没人计较。第一句唱出来,全场就静了。是侗族的大歌起头,低沉如大地呼吸,接着苗调加入,清越如山泉奔流。不同村寨的方言在旋律里交汇,像溪流汇成江河,浩浩荡荡,直奔剑河而去。</p> <p class="ql-block">夜幕落下时,灯笼一盏盏亮起,映着人们发亮的眼睛。有人抹了把眼角,说这歌让他想起父亲当年在田里唱的调子;有人小声跟着哼,音不准,却格外动情。我忽然明白,这哪是什么比赛?分明是一场盛大的回响——大地的回响,岁月的回响,是千万个平凡日子在某一刻被聚光灯照亮,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决赛那晚,月亮格外圆。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像潮水般涌来,久久不息。没有宣布名次的喧闹,只有人们互相拥抱、道贺,像过节,又像归家。我站在人群外,听见风把歌声捎向远处,越过稻田,掠过山脊,轻轻落在每一片等待苏醒的泥土上。</p> <p class="ql-block">中国村歌,唱的从来不只是歌。它唱的是根,是情,是热腾腾活在土地上的日子。而剑河,正静静流淌,把这一季的丰收与欢唱,悄悄记进河底的沙石里,等来年,再随春水一同苏醒。</p> <p class="ql-block">  文字:余生安好</p><p class="ql-block"> 图片:余生安好(2025年10月25日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