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开建山东游十二:周村(1)

庄子

<p class="ql-block">淄博周村这条老街值得一看,明清时这里不知道有好繁荣,很多历史被人遗忘,甚至难以还原当时的场景,今天漫步在此街会让人有很多遐想。……【百度】淄博市周村古商城景区,简称周村古商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1号。周村古商城于2004年开放为景区,占地总面积60.5公顷,总规划面积4.19平方千米。……周村古商城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永乐八年(1410年)兴建的古商业街。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周村古商城内分布着千佛寺庙群、大清邮局、谦祥益、瑞蚨祥、民俗展览馆、丝绸文化体验馆、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状元府、票证博物馆 、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大染坊、魁星阁庙群、咔咔魔相馆等20多处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景点。周村古商城的古商业街、千佛阁古建筑群、魁星阁古建筑群现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周村古商城景区位于“天下第一村”——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景区完整保留有明清古建筑5万余平方米,包括民俗展览馆、鲁商文化馆、状元府、票号展览馆、大染坊等多处景点。景区内店铺林立、街巷纵横,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建筑博物馆群”,是体现齐文化重商精神具有活化石意义的最佳范本,是诠释厚道、诚信、开放、包容为核心的鲁商文化的重要载体。鲁商祥字号代表、东方商人孟洛川在此起家,一代晋商乔致庸在此落户,还有造就中国第一个保税区的李化熙,周村唯一的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景区常年组织抛绣球、鸣锣开市、老行当巡游等市井百态活动,民俗周村过大年、周村元宵灯会、中国(周村)旗袍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备受中外游客关注和喜爱;著名影视剧《活着》《大染坊》《闯关东》《旱码头》等均在此实景拍摄;周村是丝绸之名城,有瑞蚨祥、大染坊等丝绸精品,有周村烧饼、周村煮锅等传统美食。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山东省服务名牌”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今日无税》碑,我将上面碑文通过AI提取下来并译成白话文,并学习之。哇塞,三百多年前这儿是“保税区”!</p><p class="ql-block">周村“今日无税”碑立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该碑由清代官员李化熙在告老还乡后所立,旨在免除周村市场的交易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的象征。 ‌李化熙于顺治十年(1653年)辞官回乡后,为解决周村因税收问题导致的商业萧条,主动承担市场交易税,并立碑明示“今日无税”,使周村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现存的石碑为2004年复建,原碑于1958年被毁。 ‌</p> <p class="ql-block">《周村義集記》</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九年,長邑知縣金鐵含稽。長邑素多頓逸,予戾是邑,初即求大天之賢者,思得芳躅懿跡,以表風規而端俗尚。獨城南婁氏,與同冠公明政粹刑,厚培國脈。術公仗節鐵仁,光魯國膺恩,今四世五公,一門萬石,豐功偉烈,赫赫朝端。此不獨長邑之人知之,當也長邑南十八里馮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译成白话文即:《周村义集记》</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九年(注:1710年),长山县知县金铁含查考。长山县向来有不少豪放洒脱之人,我来到这座县城,起初就寻访品高德劭的贤能之人,想要找到他们美好的行迹和高尚的风范,用来表彰良好的风气规范并端正民俗风尚。唯独城南的娄氏家族,以及同具卓越政务与刑罚才能的(人士),深厚地培育国家的根基命脉。术公秉持节操、坚守仁义,光耀鲁国并承受皇恩,如今(家族)四代有五位公卿,一门之内荣耀显赫,丰伟的功绩、壮烈的事迹,在朝廷之上声名赫赫。这不仅仅是长山县的人知道,(在)长山县南十八里的冯同(一带也为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村大鎮,地不通夫水陸,而天下之貨聚焉,熙然貿易有經如逝化日。余心竊異之,不知其何能爾。及過鎮西隅,見同邑公祠,不勝低徊流連。因詢祠所由來,建乃知皆鎮商等風德慕義之所為也。在貿市稅銀,兩豪猾多就中取利,商困難起。五經大司空歸告守養時,於周村市力捐課稅,即刺史岱源公每歲代為完納,俾夷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译白话文即:周村是个大镇,土地不借助水陆交通,然而天下的货物却汇聚于此,贸易兴盛、秩序井然,如同盛世之日。我心中暗自觉得奇怪,不知它为何能如此。等到路过镇西角落,看到同县的公祠,不禁徘徊流连。于是询问祠堂的由来,这才知道都是镇上的商人等仰慕高风美德、崇尚道义之人所建造的。在贸易市场征收税银时,有两个强横狡诈之徒常常从中牟利,商人因此困境频生。五经大司空回乡守孝时,在周村集市大力捐出赋税,即便刺史岱源公每年也代为缴纳,使得(商人)免去赋税。</p> <p class="ql-block">人持不憚徵行,津里歷年,人市侩之覬覦者,莫過故智頴巖公裴入山而來。諸方伯至邑,雅重為鎮備視,世以為常。則是鎮地僻,而才秀也,所宜乎闢是為埠也。豈高墉匝,秋官督運兩淮衿課使,而兩淮之國課遂如周官誓民,关納糧盧庠萃於官國鎮遐道,辰地不知不舂,號有舊德之難,則若益處之難經也。又宰除荊。</p><p class="ql-block">译白话文即:人们不害怕远行赶路,(在)水陆码头历经岁月,那些企图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市井商贩,也超不过过去智颖岩公裴入山之后的情况。各位地方长官来到县城,向来重视为镇做好筹备察视,世人也习以为常。那么这个镇地处偏僻,却人才俊秀,本来就适宜开辟成为商埠。难道是高城环绕,秋官监督运输两淮的学子赋税,于是两淮的国家赋税就如同《周官》中誓告民众的那样,(相关事务)在官署集中办理,镇处于偏远道路,当地百姓不知不觉,号称有旧时德行的难处,这大概是更难处理的情况吧。又(提及)治理荆地的事务</p> <p class="ql-block">南廡憲僕公克承先志,於是鎮補偏救弊,多方承矣,其規模之弘遠,更有篤乎前人者,則斯鎮之興隆,正未有艾也。子訪李氏功德,累世益力,口碑載道,幾遍遐邇,因即所聞,札記成帙,一為《經濟錄》,一為《世德杯》,葢亟欲表之以志景行,以勵風尚也。適今父老迎秋集庭,丐余作記,以讚李氏四世德澤綿綿不絕,向予權備言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译成白话文即:南廡的憲僕公继承先辈的志向,在这个镇弥补不足、纠正弊端,多方面都有成效,他规划的宏大长远,更是忠实于前人的做法,那么这个镇的繁荣兴盛,正没有止境。我探访李氏的功德,(其家族)数代以来(行善的)力度越发深厚,口碑传遍各地,几乎遍及远近地方,于是根据所听闻的,记成文稿,一部是《经济录》,一部是《世德杯》,大概是急切地想要表彰他们来记录崇高的品行,来激励良好的风尚。恰逢如今父老乡亲在秋天聚集到庭院,恳请我写篇记,来称赞李氏四代人德泽连绵不断,之前我暂且详细地讲述过。</p> <p class="ql-block">余喜其與數年採集之志有合也,遂爲記之如此。他若修科宇,建橋梁,營藥餌,助婚姻,捨穀糗,施棺槥,置義倉,修學宫,種種義舉,四方德之,又不獨厚於一鎮爲然者,惜不能遽爲條舉而悉陳之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译白话文即:我很高兴这和我多年来采集(相关事迹)的意愿相契合,于是就像这样写了这篇记。其他像修建科举相关的建筑、建造桥梁、置办药物、帮助婚姻事宜、施舍粮食干粮、施予棺木、设置义仓、修建学宫,种种仁义之举,四方的人都感激他的德行,又不只是对这一个镇宽厚如此,可惜不能立刻一一列举并详尽陈述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