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驾之旅(九)艾肯泉、楼兰博物馆

云鹰

<p class="ql-block">艾肯泉,蒙古语称“艾肯布拉格”,意为“源头之泉”,静卧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的苍茫戈壁之中。它被世人赋予诸多神秘称谓——“大地之眼”、“天使之眼”,亦或“恶魔之眼”,仿佛是大地深处睁开的一枚瞳孔,凝望着无垠荒原。2025年9月3日清晨,我们在茫崖丝路驿站用罢早餐,便驱车启程,向着这片传说中的泉眼进发,开启一段穿越戈壁、叩问自然的心灵之旅。</p> <p class="ql-block">车轮碾过荒原,道路蜿蜒如思绪,在无垠的沙海与风蚀地貌间划出一道孤独而执拗的轨迹。两侧虽无绿意盎然,却有苍茫天光与流云变幻,勾勒出西北独有的壮阔诗篇。每一次转弯,都像掀开大地隐秘的一页,令人屏息凝神,心随景动,仿佛正驶向世界尽头,也驶向内心最深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泉水含硫量极高,泉眼周围寸草不生,飞鸟走兽避之不及,连最顽强的生命也难以在此驻足。这片被自然之力禁锢的土地,因而得名“魔鬼之眼”。硫磺气息在风中若隐若现,焦土般的地表如被烈火灼烧,寸草不生的荒芜环抱着那汩汩涌动的泉心,宛如禁忌之地,却又散发着令人无法移目的神秘光芒。</p> <p class="ql-block">艾肯泉的泉眼直径逾十米,深不见底,据探测已逾千米,宛如大地血脉在此破土奔涌。泉水恒温三十摄氏度,终年蒸腾着乳白色的雾气,喷涌时水柱高达半米,似在低语着地心深处的古老秘密。这眼泉,是荒原的奇迹,是自然的奇观,更是此行最震撼灵魂的凝视——那一瞬,仿佛天地之间,唯有此眼,静默而永恒,凝视着每一个前来朝圣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昆仑山下艾肯泉,龙洗盆中水波涟,</p> <p class="ql-block">一搓龙凤呈祥瑞,二搓福星高照天,</p> <p class="ql-block">三搓好运连连来,四搓平安喜气添,</p> <p class="ql-block">五搓福寿与天齐,六搓家和万事兴。</p> <p class="ql-block">这龙洗盆得用力才能搓动,试试手气一口气搓完了六下🤣</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艾肯泉,我们继续沿着315国道驶向下一处目的地——若羌。车轮滚滚,渐行渐远,今日我们终于踏入新疆的疆域。戈壁依旧辽阔,天际线如刀刻般分明,而心中那一抹“大地之眼”的影像,却久久不散,仿佛仍被那深邃泉眼默默注视,回望来路,亦照见前程。</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时许,我们来到了楼兰博物馆,这是进入新疆的第一站。楼兰博物馆坐落于中国若羌县,是中国首家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11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舍建筑面积达4688平方米,分为史前时期展厅、楼兰历史厅、秘境若羌厅、沧桑记忆厅及历史有声厅,层层递进,如翻开一部尘封的西域史诗。</p> <p class="ql-block">楼兰博物馆集“楼兰”文物整理展示、挖掘保护于一体,是集中呈现楼兰古城、米兰遗址、小河墓地等历史遗存的重要平台,也是人们深入了解楼兰文明与丝路沧桑的关键窗口。每一件展品,都是时间的碎片,拼凑出那个湮没于黄沙之中的神秘古国。</p> <p class="ql-block">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与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胸怀壮志,富有开拓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率百余人出使西域,历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通道,成就了彪炳史册的“凿空”之举。汉武帝以其功勋卓著,封其为博望侯,其足迹所至,皆为文明交汇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班超(32–102年),东汉名将,著名史学家班彪之子。他承继父志,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胆魄,两次出使西域。凭借智勇双全,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等国归附汉廷,不仅捍卫了边疆安宁,更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各族的深厚情谊,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班勇,班超之子,东汉将领。汉安帝时,匈奴贵族屡犯西域,边患频仍。班勇受命为西域长史,率兵五百,挺身而出。永建元年(126年),他统合诸国兵力,大破北匈奴呼衍王,重振汉威,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延续了父辈开拓的和平之路。</p> <p class="ql-block">法显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唯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他3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20岁受具足戒,慨叹律藏线缺,因而法显前往西域、印度寻求戒律原点。法显在佛教史上,不独为佛教的高僧,在我国留学史上也是空前的第一人,他对民族文化贡献与影响可说是光耀千古。</p> <p class="ql-block">楼兰壁画墓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西北的茫茫荒漠之中。墓葬年代久远,属魏晋时期,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融合了浓厚的东西方元素——精美的丝织品、残存的彩色壁画,无不诉说着丝路商旅的繁华与文明交汇的奇迹。它是研究楼兰古国人类活动、丝绸之路贸易往来及汉晋经营西域史的珍贵史料,宛如黄沙中未褪色的文明印记。</p> <p class="ql-block">小河墓地,静卧于罗布荒原深处,形如沙海中的船棺之阵。千年的风沙未能掩去它的神秘,每一具木棺、每一件随葬品,都承载着远古先民对生死的敬畏与信仰。这里埋藏着西域最早的文明密码,是探寻楼兰起源不可绕过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楼兰浮雕,线条粗犷而深邃,刻画着昔日城邦的图腾、神祇与生活场景。它们是石头上的史诗,无声讲述着那个曾伫立于水草之间的绿洲王国,如何在风沙中崛起,又如何在时光中沉寂。</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们离开若羌县,途经楼兰公园,在路边远远望见那尊伫立的楼兰雕像。风沙掠过她的轮廓,仿佛低吟着千年的孤寂。虽未能入园近观,但那一瞥已足够动人——她像是守望者,凝望着过往的旅人,也守望着消逝的故国。</p> <p class="ql-block">再见,楼兰!黄沙无言,岁月有痕。这一程,从“大地之眼”到古国遗梦,我们穿越戈壁,也穿越了时间。艾肯泉的蒸腾雾气仍在眼前翻涌,而楼兰的回响已深埋心底。新疆的辽阔,不仅在山河,更在历史的呼吸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