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在昇平街的石板路上,抬头便看见那古朴的门楣,雕花细腻,三个大字“昇平街”在阳光下泛着岁月的光泽。我停下脚步,忍不住对着这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门框竖起大拇指——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这条街的烟火与故事。门后是林立的现代楼宇和闪烁的广告牌,而门前,电动车缓缓驶过,行人三三两两,仿佛时间在这里轻轻打了个结,传统与当下悄然相拥。</p>  <p class="ql-block">这条老街铺着青灰石板,两旁的店铺低矮而安静,招牌上的字迹有些斑驳,“李媛虾饼店”“西药房”,像是从旧相册里走出来的名字。街边小摊支着粉色花伞,摊主正低头整理刚出锅的虾卷,热气袅袅升起。几辆电动车安静地停在一旁,电线从头顶交错穿过,像一张网,兜住了老街的日常。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巷口时,捎来的一缕海味。</p>  <p class="ql-block">那座石质大门依旧矗立,门楣上的雕刻在风雨中愈发温润,“昇平街”三字如刻进时光。穿过门洞,一边是斑驳的砖墙与老屋,一边是玻璃幕墙与霓虹广告。我站在门槛上,一只脚在从前,一只脚在现在。行人匆匆而过,没人停下,可我知道,每个人都在无意间,走过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格的建筑沿街排开,拱门、立柱、彩绘窗框,像是从南洋漂来的记忆。招牌五颜六色,有卖珍珠的,有做精品的,也有写着“北海”二字的老字号。有人拿着相机对着墙角拍照,有人倚在摩托旁抽烟闲聊。阳光洒在石板上,映出人影晃动,这条街不赶时间,它只是静静地活着,像一本摊开的旧书,每一页都写满市井的诗。</p>  <p class="ql-block">阴天的老街显得格外安静。店铺的灯亮着,却不见太多顾客。一位老人坐在门前小凳上,望着空荡的街道出神。招牌上的字在灰白天空下显得有些冷清,可正是这份冷清,让人听见了老街的呼吸——缓慢、真实,带着一点倔强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晴天的老街又不一样了。阳光一照,整条街都活了过来。行人提着塑料袋,里面装着刚买的虾饼和鱼干;孩子追着气球跑过巷口;电动车在路边排成一排,像等待检阅的队伍。店铺的招牌在光下格外鲜艳,有人在“越南小卷”店前驻足,香味顺着风飘出老远。这样的日子,适合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吃。</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热闹的一天。珍珠批发店前堆着贝壳,越高精品店里传来笑声,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电动车和自行车挤在路边,像节日里停满小船的码头。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仿佛也为这条街的生机而驻足。老街从不拒绝热闹,它把喧嚣也当作一种温柔。</p>  <p class="ql-block">我在一棵大树下站定,面前是家越南小吃店,招牌上写着“越南小卷”和一行越南文,字迹工整。我举着蓝色指示牌,指向“E 我在北海老街 W”,像是为这座城写下一句温柔的注解。树影婆娑,绿植点缀着街角,连风都带着点清新的香气。这里不只是吃食的地方,更是记忆的入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