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9日的最后一抹阳光,如淬金般沉没在金波湖中,我们一行四人望着暮色渐浓的金波湖,方才恋恋不舍地收起相机,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金塔胡杨林,返回县城预定的旅馆。次日天色微蒙,我们便披着蒙胧的曙色,向着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的弱水胡杨林赶去。</p><p class="ql-block"> 穿过黑水城,坐上景区观光车驶入林区,透过车窗放眼望去,沿途的地理地貌、自然生态,乃至胡杨树的形态,都与金塔胡杨林迥然不同。沙丘连绵起伏,弱水河如银带般蜿蜒其间,两岸的胡杨树全无金塔胡杨的整齐排列,却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野气。若说金塔胡杨林是人工织就的华美锦缎,弱水胡杨林便是大自然以风沙为笔、流水为墨,雕琢出的原始诗篇;若说金塔胡杨林是人工花园里的盛宴,弱水胡杨林便是荒野之上,独对苍穹的深情独白;若说金塔胡杨林是舞台上精致的华服,弱水胡杨林便是旷野中历经战火、满身风霜的战甲。</p><p class="ql-block"> 下了观光车,我们徒步翻过一处沙丘,弱水河畔的风光便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这哪里是风景,分明是一幅铺展在大漠上的活画卷——“沙漠——神水——野胡杨”的立体景致在此完美交融,千年胡杨与柔情弱水紧紧相拥,把原始生态的灵秀与苍茫演绎到了极致。弱水河的水流极缓,澄澈得像一块静置千年的明镜,河两岸的胡杨或斜倚水边、或昂首问天,粗壮的树干如虬龙盘踞。</p><p class="ql-block"> 跨过横跨弱水河的木桥,沿着胡杨林中的木栈道向沙漠深处走,脚下的沙粒偶尔发出细碎的声响,身旁的胡杨树形态愈发奇特——有的枝干被风沙吹得扭曲,却依旧倔强地伸展着枝叶;有的根部深深扎进沙砾,露出的部分布满裂纹,却透着撼人的生命力。行至油画林景区,一片开阔地中,一棵古胡杨静静伫立,便是被誉为“胡杨之母”的千年神树。它比周围的胡杨都要粗壮数倍,树干需数人合抱才能围住,树皮上的裂纹深如沟壑,那是1400余载风沙洗礼留下的印记。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树干上,光影交错间,竟宛如一位披甲的老者,威严而肃穆。传说在黑水城尚未崛起之时,“胡杨之母”便已扎根于此,以雄伟身姿守护着这片绿洲,见证了无数风沙更迭、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 我们放慢脚步,围着“胡杨之母”静静绕行,指尖轻触粗糙的树皮,仿佛能触摸到千年的时光流转。它没有华丽的姿态,却以不屈的生命力,成为胡杨林文化与精神的核心——每一道裂纹里,都藏着与大漠抗争的故事;每一片飘落的金叶,都是生命史诗里动人的篇章。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却总觉得拍不尽它的厚重与庄严。</p><p class="ql-block"> 怀着崇敬的心情告别“胡杨之母”,我们继续沿着栈道前行,不多时,便踏入了“水镜胡杨”景区的核心地带。眼前竟横亘着一汪湖泊,水面静得不起一丝波澜,宛若一块被大漠珍藏的“天空之镜”,将头顶的苍穹、岸边的胡杨,连同行人漫步的身影,都完完整整地揽入怀中。岸边的胡杨金叶灼灼,水中的倒影亦染着同款暖意,树干的虬曲、枝叶的舒展,在水面复刻得分毫不差;我们站在湖边,看着自己的身影与千年胡杨、在水中重叠,仿佛一瞬间与这片土地的过往与当下相拥。</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弱水胡杨之行,从野性的林莽到柔情的水镜,从千年古树到天光云影,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生命与岁月的故事。这片大漠中的胡杨林,用最原始的姿态书写着不朽的生命史诗,而这份震撼与感动,早已随着金叶与清波,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底,成为此次行摄西北中最珍贵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