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6日<br>约好10:00时参观“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9:30时出发。又是一个睡到自然醒的美丽早晨。悠闲地起床漱洗,悠闲地享用自助早餐。慢慢地整理行李,来到大堂等待集合出发。<br> <h5><i>耶路撒冷的民居</i></h5> 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纪念馆。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是全球最大的大屠杀博物馆。<br>10:00时,来到大屠杀纪念馆的广场上,只见广场上除了游客,还有许多一身戎装的年轻军人,部分军人是荷枪实弹的。这些军人在大屠杀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只是一个中国老头的想法。 纪念馆中心是一条长廊,分别通往十间展厅,每间展厅各展示大屠杀历史的一个不同部分。既然不允许拍照,就怀着轻松心情边听导游的解说边看展品。在展馆中越走越沉闷,越走越凝重。<div>越看越感到胸口好像被石头压着,呼吸越来越困难。看到盟军的士兵解放集中营时那些尸骸遍野的场景和骨瘦如柴的囚犯时,泪水禁不住溢出了眼眶。</div><div>出纪念馆,阳光刺眼,感到眼前的一切是多么地温暖。大家心情还有些沉重,可都在拍照摄像,仿佛要留下一些记忆。</div> 乘车前往伯利恒。伯利恒虽然是在耶路撒冷但却属于巴勒斯坦地界,有一道长约700多公里的巴以隔离墙,所以也是过国境线。<br>过境时,进入巴勒斯坦的车辆没有人检查,车辆不减速就过去了。对方车道等待检查进入以色列的汽车排成了长龙。<br><div>午餐在巴勒斯坦的“Nissan Restaurant”的餐厅享用巴勒斯坦风味的圆桌餐。餐厅大气敞亮,环境清洁优雅。前餐是蔬菜色拉与小麦饼,主食是烤鸡肉和烤羊肉。几天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口味,没有吃好却都吃饱了。</div> <h5><i>巴勒斯坦的Nissan Restaurant餐馆</i></h5> <h5><i>餐馆里摆上前餐准备迎客的餐桌</i></h5> 饭后,跟着教会安排只会英语的导游乘坐教会安排的车辆前往圣诞教堂。 <h5><i>伯利恒街景</i></h5> 圣诞教堂位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传说耶稣诞生于此。这里是留存至今最古老的基督教堂。<div>千年来圣诞教堂屡遭地震和战火洗劫,现在看到的教堂是用原教堂的材料于公元540年重建的。</div> <h5><i>圣诞教堂的钟楼</i></h5> <h5><i>正在维修的圣诞教堂</i></h5> 来到著名的马槽广场,圣诞教堂在广场的一侧,教堂的外观颇像一座中世纪的城堡,朴素无华,坚实牢固。教堂不设大门,只有1.2米高的门洞,人们必须躬身而入。 <h5><i>进入教堂从小门往外看</i></h5> 教堂内光线昏暗,眼前是两排斑驳的石柱。石柱上方,是悬挂在空中的一串串古色古香的吊灯。许多颂扬耶稣和圣母的画像因年代久远而颜色深暗,画像前烛光摇曳。整座教堂显得静穆肃然。教堂内搭满钢制脚手架,一说是在维修,又说是用以支承年久松朽的屋架,导游说这些脚手架已搭了许多年。 <h5>教堂里的吊灯和墙上挂的画</h5> <h5><i>教堂里描述耶稣降临的壁画</i></h5> <h5>教堂里华丽的讲坛</h5> <h5><i>教堂里用黑布幔遮住的不知什么东西</i></h5> 教堂祭坛右侧是圣诞洞入口,狭窄弯曲而神秘。排队等候半个小时才拾阶而下。洞非常狭小,石阶右侧便是著名的圣诞圣坛。有一个用红白大理石围成的半圆,中央镶嵌着14角银星,上书拉丁文“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圣坛上悬着15盏基督教各派的长明油灯。对面左侧是耶稣出生后充作摇篮的石马槽。总以为耶稣是那么遥不可及,虚无缥缈,当零距离触摸14角星时,那种激动可想而知。 <h5><i>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i></h5> <h5><i>耶稣出生后充作摇篮的石马槽</i></h5> 教堂院子里,一边是耶稣诞生时场景的群雕塑像。院子中间是译经家哲罗姆的雕像,他的《旧约圣经》新拉丁文本,至今仍是天主教的最权威译本。 离开圣诞教堂来到中午的餐厅大院换乘自己的旅游车,返回耶路撒冷。13:25时过巴以隔离墙时,居然没有车辆排队,停车稍事简单检查就放行了。<br>汽车直驶特拉维夫,14:05时在一名叫Yvel的珍珠饰品公司停车休息,听讲解,参观公司生产珍珠饰品的流程。珍珠饰品价钱太贵,没有人购买。公司请游客去酒窖品尝葡萄酒,有位女游客买了他们的葡萄酒。<br> <h5><i>珍珠饰品公司的技术工人</i></h5> <h5><i>公司生产的饰品</i></h5> <h5>珍珠饰品公司产品陈列室</h5> <h5><i>珍珠饰品公司随处可见的艺术品</i></h5> 休息后汽车继续行驶。16:20时进入特拉维夫城市,入住酒店进房间,放下行李,取出照相机摄像机三脚架,来到地中海边,拍了许多落日余晖的精彩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