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畅谈古今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说来惭愧,我家金鹗御府离金鹗书院不过五分钟步程,竟直到今日才初次踏入这书香氤氲的忧乐讲堂。仿佛一步跨过尘嚣,走入千年文脉的回响之中。</p><p class="ql-block">此次讲座,恰如一场穿越时空的邀约,文史爱好者刘晔老师以“中国通史之遥相守望的帝国:秦汉与罗马”为题,引领我们溯流而上,穿梭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境。从春秋的礼乐崩坏到战国的烽烟四起,那些沉睡在竹简与碑铭中的历史记忆,在他从容而深情的讲述中悄然苏醒,变得可触可感,历历如在眼前。</p><p class="ql-block">讲座伊始,刘老师便抛出一个令人会心一笑却又发人深省的观点:一个真正优秀的男性,应兼具运动之体魄、幽默之性情与读史之智慧。尤以读史为要,它不单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智的淬炼。</p><p class="ql-block">历史如镜,照见兴衰,也照见人性;读史之人,眼界开阔,心境通透,能在纷繁世相中守住内心的定力。此言如清风拂面,令人心生共鸣,也为整场讲座定下深邃而温润的基调。</p><p class="ql-block">整场讲述,刘老师以“专业拆解”为骨,以“幽默表达”为翼,将宏大的文明叙事娓娓道来。他围绕“文明之渊源、文明之摇篮、文明之守望”三大主题,层层递进,如拨云见日。</p><p class="ql-block">从盘古开天的混沌初启,到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从希腊史诗中的英雄悲歌,到儒家五圣的仁道传承——他以欧亚大陆为舞台,以四大文明古国为坐标,勾勒出一幅横跨千年的文明图景。秦汉与罗马,遥隔万里,却在制度、军事与思想的演进中,呈现出惊人的呼应与守望。</p><p class="ql-block">刘老师特别指出,历史的深层逻辑在于“大一统”的构建。欲立长久之制,必先立统一之思;而统一之思,始于“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的制度奠基。</p><p class="ql-block">他以汉代“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为例,揭示出历史周期中“治”与“变”的辩证关系。更令人深思的是,他将这一古老智慧投射于当下——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文明的延续不仅依赖技术,更需文化的定力与历史的自觉。古今对话,在此悄然交汇。</p><p class="ql-block">“万竿翠竹扶金鹗,一院书香醉岳阳。”金鹗书院每两周一次的公益讲堂,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灯塔。它不喧哗,却自有光芒;不张扬,却润物无声。那一盏盏亮起的灯光,照亮的不只是讲台与书卷,更是无数求知者心中的文化火种。</p><p class="ql-block">走出讲堂时,夜色如墨,星河低垂,而我心中却燃着一盏不灭的灯——那是历史照进现实的光,是千年文明与当下心灵的悄然对话。</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建新,中学数学高级教师。2024年退休后,致力于用阅读与旅行增加生命的厚度,用文字与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