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沟郭家水库写生</p> <p class="ql-block">长卷</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3日,由烟台市蓬莱区文联、刘家沟镇人民政府主办,蓬莱区文旅局、蓬莱区融媒体中心、东方海岸果谷果业产业链承办,蓬莱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江仁元书画名家工作室、贾平西美术馆协办的东方海岸果谷美术作品展在蓬莱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正式开幕。共展出书画作品73幅。展览作品以东方海岸果谷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为主题,通过工笔、写意两种手法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艺术展示,一村一景、一街一韵,以形写神、以意立象,既展现了东方海岸果谷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魂,也承载着江仁元先生对书画艺术的深邃思考、对乡情乡韵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长卷</p> <p class="ql-block"> 观赏江仁元先生的精美画作,无异于享受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饱足而喜不胜收;细察江先生画作精妙的用笔用墨,无异于行走在艺术趣味和韵律的字里行间,陶醉而不能自拔;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栖息在画中的美景之中,卸下了都市浮躁的喧嚣、放空了被世俗利物所羁绊的情思,被一种深沉而温暖的力量所牵引,心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存于记忆深处,那炊烟袅袅、令人魂牵梦绕的故乡。他的用笔,不仅是勾勒物象的工具,更象是探寻乡魂的影线;他的用墨,不仅是渲染画面的颜料,更象是饱蘸内心情感的浓烈色彩。透视他的作品,我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以最纯粹的“翰墨丹心”书写着时代的华章;我见证的是一位为艺术而苦心孤诣奔走的行者,他用智慧辛劳的汗水谱写着中国美丽乡村的一曲深沉而壮丽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百年果树</p> <p class="ql-block"> 他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祖国赤热的情怀寄托在绘画里,他将这份浓浓的情感都流淌在那一幅长达15米的《乌沟聂家民宿长廊》之中;他将点墨笔触化作了细腻而绵长的艺术低语,仿佛在讲述着一个童话般的乡村故事。画卷徐徐展开,画面并非讲解宏大的叙事,而是描绘了平凡而温暖的日常琐碎的情景。他以细腻灵动的笔触,悉心捕捉到了长廊中的每一处景致:那被岁月磨得颇有包浆温润感的木栏杆,那廊檐下悬挂的寻常农具,那斑驳的墙面上交错辉映的光影……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还遗留着祖辈手心的温度和种种的生活气息。观画、听画、品画,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沉浸在画境的氛围里,感受到画家营造出的那种扑面而来的清爽微风;感知到了画家用心传递出的浓浓亲情和文化意象,使观赏者能在瞬间豁然开朗、秒懂了绘画艺术的无限魅力。这长廊,不仅仅是画家所画的乌沟聂家的长廊,而是通过画家的笔墨造境,它已幻化成了每个观赏者心中那条通往家门口的街巷弄堂的路径。那是夏夜听故事、摇扇乘凉闲聊、儿童嬉戏追逐的所在;那是唤醒了曾经有过的村头嘹望、树下歇脚、田中忙碌、麦场打谷、河中捉鱼……的美好记忆。江先生对乡村景象所作的“朴实无华”的忠实描绘,再现的不仅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更是艺术升华后的心中意象。这些呈现出的熟悉而又陌生、陈旧而又新鲜的景物,恰恰触动的就是观赏者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那就是每个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乡愁。画家用生动形象的画面,使观赏者在画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共鸣,从而达到了艺术抚慰精神的绝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中粮长城龙脊葡萄园胜境</p> <p class="ql-block">沃族酒庄</p> <p class="ql-block"> 当我将视线转向那两幅丈二尺鸿篇巨制时,我深深地被江先生用心画业的深耕细作而震撼!《中粮长城龙脊葡萄园胜境》以恢宏的气势、磅礴的力量带给观赏者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惊叹和感慨;画面所呈之境又能带给观赏者一种“心旷神怡”的豁达与开阔。那画面所描绘的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如鲜绿的草原、似碧绿的海洋,与空旷无垠的田野交织成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乐章。这不仅是现代化农业的壮丽图景,更是艺术家对故乡这片沃土的深情礼赞。那波澜壮阔的绿意胜景,不仅象征着家乡充满生机、希望与丰收的喜悦,也预示和象征着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形态及唱响出了人民向往富足、自由、快乐、美好的理想憧憬。</p> <p class="ql-block">龙凤古槐</p> <p class="ql-block">林间雅趣</p> <p class="ql-block"> 另一幅令人感到震撼的巨幅画作《百年古树结硕果》,更是将古果树的主干描绘得栩栩如生,那枝干如蟠龙般虬然苍劲,那一道道皴裂的树皮都是百年风霜刻下的勋章,充满了坚韧与沧桑的力量。然而,在那看似枯槁的枝头上,竟迸发出簇簇粉红娇艳的果实。那果实娇艳欲滴,焕发着蓬勃的无限生机。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堪称古老与新生、扬弃与茁壮、沧桑与新鲜的对比交响乐章。这也正是江仁元先生独运匠心的具体体现。这棵古树,俨然是代表着故乡风貌和灵魂的载体。它的根深深扎于历史的泥土之中,四处延伸,才变得那么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则代表着喜悦的丰收和生生不息的未来与传承。还有那些具有一定年代感、颇具地方特色的房屋建筑的描绘,诸如;《刘沟镇杏林庄写生》《安香于家》《赵氏民宅》《沃族酒庄》《 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写生作品,不仅体现出了江先生几十年书法、绘画的笔墨深厚功力的变化与精湛,也充分体现出画家用心用情来描绘家乡的真情厚意。无论是长廊的温情、葡萄园的壮阔,还是古树的雄浑;无论是乡村的道路、独特古朴的建筑,还是乡村的新貌,都是他深情和辛劳编织结合的结晶,犹如那甘醇如酒的琼浆玉液,陶醉人心。他的作品之所以能直击人心,根源就在于一个“情”字。这份情意,表现在他精妙的用笔用墨之中;来源于他那颗赤诚火热的“丹心”;寄托于他写生创作的激情挥毫之中。他的写生创作都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他所固守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并用于生活的信念,都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将客观的景物与主观的情感熔于一炉,让冰冷的笔墨拥有了体温,让静止的画面回荡起乡音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刘家镇三十里堡古槐</p> <p class="ql-block">蓬莱抗战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 报效桑梓绘丹青,翰墨有情留后人。江仁元先生以他的赤子丹心、笔精墨妙,为新时代描绘出了美丽乡村真实壮丽的画卷,为乡村振兴画出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新村风貌,为家乡文化艺术的发展增添了象征着美好精神家园的艺术精品。在他的画作面前,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的美学巡礼,更是留给人们心灵深处的一次令人回味无穷的精神之旅。他的写生画作,有理由让人们深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根植于家乡的土地、流淌在家乡人血脉中的那份乡情,永远是人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这便是“翰墨丹心写乡情”最动人、最深刻的诠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战山水库一角</p> <p class="ql-block">刘家村东小景</p> <p class="ql-block">江仁元,1956年出生,原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顾问,烟台职业技术学院书画院研究员,烟台幼师高等专业学校特聘教授,蓬莱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首批蓬莱区书画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其书法、美术作品十几次在全国展赛中获得金奖、一等奖;多幅书法、美术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书画作品几十次代表烟台市去日本、韩国和国内二十多个城市进行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愿江仁元先生的艺术之树根深叶茂、长青常绿、硕果累累!(作者系艺术评论家、画家) 2025年10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赵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安乡寺遗址写生</p> <p class="ql-block">百年古树</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孙振远,男,汉族。籍贯:河北省。1960年3月,出生于草原钢城——包头。现为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曾先后出版了《地方名胜游思录》《金胜人的风采》《心海绿洲》《牟少峰书画艺术访谈录》《书画意蕴赏评》等著作;曾在《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方圆》杂志等报刊上发表业务论文30余篇; 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及省市报刊上共发表新闻稿件千余篇;两次曾被检察日报社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论文“浅谈促进中国书画艺术跨国际交流发展的新途径》入选《首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文集》; 曾在《中国书画报》、《中国文艺》新媒体等报刊上发表“浅论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发展与当代特征”、“寻找毕加索的历史足迹”、“生命觉悟中的诗意行走”等多篇论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