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空军在上海奉贤靶场组织南方的军区空军高炮部队、地空导弹部队、飞行部队大演习。部队进行反轰炸演练,考核教育训练战备成果。</p><p class="ql-block">广州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等各派出一个高炮团指挥所带两个高炮连、地空导弹部队团指挥所带一个营参加演习。</p><p class="ql-block">我随27营参加了那次空军演习,也是我从军即将转业前夕最后一次参部队的军事行动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弹阵地就设置在奉贤临海边的芦苇荡靶场上。</p><p class="ql-block">当年上海的奉贤县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东接浦东,西邻金山和松江,南濒杭州湾,北隔黄浦江与闵行相望。</p><p class="ql-block">奉贤历史悠久,相传孔子弟子言偃曾在此传道讲学,清雍正四年(1726年)设县时以“敬奉贤人”之意得名。</p><p class="ql-block">奉贤县有我许多1968年入伍曾并肩战斗多年的老战友们。这是我第一次踏上美丽富饶的老战友们家乡故土,感觉非常亲切。在这里我遇到了王天琦等军校老同学们和奉贤退役老战友们。老同学老战友偶遇分外亲热,互聊分别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芦苇海边刺骨寒,演练场上斗敌顽</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导弹营的阵地设置在杭州湾边芦苇荡空地靶场里。寒风刺骨也没有阻挡着战友们演训的高涨热情。</p><p class="ql-block">首先考核部队营区设置。反映部队平时的管理水平、精神面貌,体现部队的战斗作风、综合战斗力。</p><p class="ql-block">我们营进驻靶场后,按编制划分搭建帐篷。营、连、班划分生活区域,全营在区域内需搭设五十顶帐篷(包括指挥室),</p><p class="ql-block">全营帐篷搭设完后,整整齐齐一排排。固定桩、斜拉线,都在一条线上,帐篷四周的排水沟的长、宽、深都进行测量,统一尺寸。四周的培土边都用酒瓶子滚的有棱有角,彰显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了我营的精神风貌,战斗作风。</p><p class="ql-block">进行兵器理论和队列考核,我营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最后组织反轰炸演习。</p><p class="ql-block">记得空军组织反轰炸演习时,一等战斗准备警报声划破长空。我们从军营帐篷里飞奔向导弹阵地进行一级战斗准备。</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在营指挥所值班。上级通报敌情:“敌”大型轰炸机多架多批次从黄海方向上空进入意图轰炸临海城市,命令各导弹部队高射炮部队务歼入侵之敌!</p><p class="ql-block">部队迅速进入战斗准备,指挥所标图版上不断显示多批次“敌机”进入我火力范围的航迹。我们营和友邻导弹营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营指挥员根据上级分配的射击目标任务连续下达战斗口令,导弹同步发射,阵地上不断传来击落“敌机”的欢呼声!</p><p class="ql-block">部队演习结束后在靶场空军副司令员成钧等空军领导接见并检阅了参加演习的全体官兵,勉励全体将士再接再厉,加强备战,迎接更大的防空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记得演练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观看高射炮部队表演集束射击等战术科目。高射炮部队射击的蓝色泄光弹刺破宁静的夜空划出道道蓝色光束,赢得战友们阵阵欢呼声。</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从过江隧道穿行,真爽</p><p class="ql-block">在参加演习时我和孟广玉等几位战友去上海市内办事,返回时曾乘军车从过江地下隧道通过。</p><p class="ql-block">上海首条地下隧道是打浦路隧道,于1971年6月建成通车,是黄浦江上首条越江隧道,连接黄浦江两岸的黄浦与浦东。</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军车在隧道入口处遇到值班人员检查。他们说通过隧道要有上海市的证件。我们哪有啊!孟广玉出示了执行任务证件后说,我们要去奉贤执行军事任务。值班工作人员就热情爽快地为我们放行了。</p><p class="ql-block">好壮观啊!黄浦江地下隧道全长2761米,其中隧道主体长度为2761米(含引道)。该隧道采用钢筋混凝土路面,为双车道公路隧道,车道宽7米。</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军车在地下隧道一路通行。隧道内路灯明亮,呼啸的风声从车外吹过。我们这是在江下34米的地方穿行呀!真爽!</p> <p class="ql-block">历经十天的空军奉贤演习圆满结束,我们部队乘火车凯旋而归。</p><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参加演习时从广州出发经南昌到达上海,返回时因南方战备紧张北上经郑州南下广州。在郑州军供站吃饭时我看到地上掉了些米粒便问军供站的工作人员咋不打扫呢?她们说,没空。这几天来往站里吃饭的部队昼夜不断。</p><p class="ql-block">啊,我顿时明白了。看到来往不断经过郑州的军列,战备紧张了!果真1979年2月在广西云南方向发生了激烈的战争。</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军列顺利到达广州某火车站。广空领导已经在站台上等候迎接部队。我站在车皮上猛地看到站台上军区空军老朋友刘法来边向我招手边呼喊我的名字。刘法来高举右手向我伸出大姆指。我顿时明白军区空军已批准了我转业了!</p><p class="ql-block">日月如梭,转迅我老矣。当年在部队工作的情景总是浮现在脑海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不想过往之事,活好当下吧!</p><p class="ql-block">本文编辑中得到茅金官、孟广玉等老战友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白河 2025.1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