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秀黄山 方寸绘奇峰 ‍纪念孙传哲诞辰110周年

何欣

<p class="ql-block">  孙传哲(1915—1995),浙江宁波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转至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深造,师从徐悲鸿、潘玉良等名家。1947年开始邮票设计生涯,半个世纪来,设计及参与设计的邮票、邮资封、片、简等多达150多套,是我国邮票设计数量最多的邮票设计师。其代表作《梅兰芳舞台艺术》、《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中国古代科学家(第1、2组)》、《黄山风景》、《台湾风光》、《苏州园林—留园》、《金鱼》、等邮票,不仅在国内邮坛享有盛誉,并深为国外集邮界所赞誉。孙传哲生前曾任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主任。</p><p class="ql-block"> 《黄山风景》特种邮票是孙传哲先生设计的最美邮票,被评为“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之一。著名集邮家水原明窗曾评价这套邮票:“这套邮票中的黄山比黄山的实景更美!”。</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孙传哲先生诞辰110周年,特发此文,以资纪念。</p> <p class="ql-block">孙传哲先生签名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邮电部于1962年计划发行《黄山风景》邮票。孙传哲接受这套邮票的设计任务时,正巧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举办“黄山风景摄影展览”。孙传哲在著名摄影家吴印咸陪同下参观了展览,并和他一起就黄山风景邮票的构图和艺术风格等进行了探讨,并选取了摄影展览上陈勃、王君华、黄翔、鲍萧然、程默和邵柏林等人的摄影作品为邮票设计样稿。</p> <p class="ql-block">黄翔拍摄的“莲花峰”原版照片</p> <p class="ql-block">  邮票设计和摄影艺术在表现手法上不同,若简单地将摄影作品直接缩小设计进邮票,往往会显得呆板及缺少层次,依照摄影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他删去了照片中一些过于复杂的背景陪衬,以突出主图,并重新设计了一些主图位置和方向,对云彩、古松、山峰等的形状和色彩还进行了大胆的提炼和艺术构思,以更好地表现每枚邮票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孙传哲在设计时,确定了用影写版和雕刻版结合的方法进行制版印刷方案。利用影写版色调柔和、平滑、富于变化的特点来表现黄山气象万千的云海和虚无缥缈的远山;利用雕刻版刚劲有力、层次分明的特点,来表现黄山奇峰怪石和古柏苍松。这样两者结合,刚柔相济,使邮票具有层次丰富、鲜明清晰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黄山风景的特色。邮票还充分利用了三色套印的原理,使得三种颜色产生了绚丽的多色效果。</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邮票设计图</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邮票雕刻版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邮票图</p> <p class="ql-block">1963年特57《黄山风景》邮票中国集邮公司首日实寄封之一,有邮票设计者孙传哲签名并钤印</p> <p class="ql-block">特57(16-9)“莲花峰”邮票原地实寄封,1964年由安徽太平国营黄山茶林场寄芜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