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威海,打卡烟台,祖孙俩的暑假海滨之旅一路看海景,品美食,顺风顺水。清晨,朝晖刚漫过烟台的海岸线,我和孙女吃了早餐,走出酒店,坐车直奔月亮湾。孙女攥紧我的手指,眼睛盯着远处泛着微光的海面,“奶奶,月亮湾的月亮是不是很大呀?” 稚嫩的提问像颗小石子,在我心底漾开温柔的涟漪,也让这趟暑假的海滨之旅,多了份童真的期待。</p><p class="ql-block">车子沿着滨海中路前行,海风透过车窗钻进来,带着咸湿的凉意,混着路边花草的幽香,格外清爽。孙女扒着车窗,看着海岸线一点点拉长,原本零星的渔船渐渐多了起来,远处的海从淡蓝变成深邃的墨蓝,浪花泛着细碎的银辉,像撒了把碎钻,在阳光的金辉中魅力四射。司机说“到啦!” 他停稳车,我们下车眼前一亮,直奔那片看得见礁石的海滩 —— 这里便是烟台人常说的 “月亮湾”。</p><p class="ql-block">月亮湾的海水,带着股灵动的劲儿。不像南方海滩那般平缓,这里的岸边长满了青黑色的礁石,被海浪冲刷得光滑圆润,错落着围成一弯月牙的形状,“月亮湾” 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我们换上沙滩鞋,我牵着孙女的手,踩着礁石间的细沙慢慢走,海水时不时漫过脚面,凉丝丝的触感让孙女咯咯地笑个不停。她弯腰去摸礁石上的小海螺,指尖刚碰到壳,就被突然涌来的浪花惊得往后躲,顺势扑进我怀里,仰头望着我笑,睫毛上还沾着细小的水珠。</p><p class="ql-block">顺着礁石往深处走,视野渐渐开阔。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连在一起,云朵像是被海水洗过,白得透亮。阳光洒在海面上,把浪涛染成金色,每一次海浪拍打礁石,都溅起层层叠叠的水花,像是无数白色的珍珠在空中散落。孙女挣脱我的手,跑到一块平坦的礁石上,张开双臂对着大海喊:“大海,我来啦!” 声音被海风带着飘向远方,引得不远处的几位游客也跟着笑起来。我坐在礁石上看着她,她的小身影在蓝白交织的背景里,像幅鲜活的画 —— 海是底色,浪是留白,而她是最亮眼的色彩。</p><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我们沿着海岸线往渔人码头走。比起月亮湾的自然野趣,渔人码头多了份欧式风情,红顶的小楼、白色的栏杆,搭配着远处停泊的渔船,像是走进了异国风情的小镇。但最动人的,还是这里的海 —— 码头的栈桥延伸进海里,站在栈桥上往下看,海水清澈得能看见游动的小鱼,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海面,发出清脆的叫声。孙女趴在栈桥的栏杆上,指着远处的渔船问:“奶奶,渔船上的叔叔是不是在捞大鱼呀?”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几艘渔船正缓缓移动,渔网在海里划出浅浅的弧线,“是呀,等他们回来,我们说不定能看到新鲜的大鱼和海蟹呢。”</p><p class="ql-block">我们找了家临海的餐馆坐下,窗外就是大海。点了孙女爱吃的清蒸鱼和炸鱿鱼圈,等待上菜的间隙,她又跑到窗边看海。此时的海比上午更显平静,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星。“奶奶,你看,海鸥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她指着窗外的浪涛,浪尖一次次轻轻触碰岸边的礁石,又缓缓退去。我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海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饭菜的香气和海水的咸鲜,这一刻,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下午的阳光渐渐柔和,我们沿着码头的步道散步。步道旁种着大片的薰衣草,紫色的花穗在海风里轻轻摇晃,清馨淡雅。孙女采了一朵小花,别在她的衣襟上, 我笑着摸摸她的头,看向远处的海 —— 此时的海变成了淡紫色,斜阳把云朵染成橘红,海浪泛着橘色的光晕,像是把天空的色彩都揉进了海里。偶尔有渔船归港,马达声远远传来。</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准备离开。孙女牵着我的手,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大海,“奶奶,我们下次还来好不好?” 我点点头,“好,等明年暑假,我们再来听海浪的声音,看渔船归港。” 她笑着扑进我怀里,小脑袋靠在我的肩膀上,我能感觉到她的呼吸轻轻落在我的颈间,也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海水味。</p><p class="ql-block">坐车驶离渔人码头,渐渐地远离海岸线,海水变成一片模糊的蓝。孙女靠着我的肩膀上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想必是在梦里,还在和海浪玩耍。 —— 这趟烟台之旅,不仅是带她看海,更是让我陪着她,在海浪的歌声里,在海风的拥抱里,留住一段属于我们的、温柔的时光。而烟台的海,也因为这份祖孙情,变得更加动人 —— 它不仅有壮阔的风景,更藏着细碎的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