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折扇芦荟,又名乙姬之舞扇,是阿福花科折扇芦荟属多枝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南非。成株高度可达3-5米,茎秆分枝模式独特,叶片肉质饱满,呈长方形或舌形,两排相对排列形成扇形结构。叶片暗绿至灰绿色,冬末至春季开猩红色花序。 </p> <p class="ql-block">中华芦荟(又称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具有较高的食用、美容及药用价值。株型直立生长,叶片肥厚多汁,呈线状披针形, 叶片表面带有浅绿色或浅黄色斑纹,随着生长斑点会逐渐褪去,叶缘有刺状小齿。 中华芦荟开花时,其花序呈总状排列,花色以橙黄、朱红或淡黄为主,花茎高度可达1米。</p> <p class="ql-block">猫尾芦荟,属于阿福花科芦荟属,别名栗褐芦荟,原产于非洲南部。这种芦荟可以生长成小树状,幼株时期叶片呈螺旋状排列,随着生长逐渐变为二列对生。叶面覆盖白色斑纹或粉绿色斑块。它的花朵颜色是深橙棕色,花朵沿着卷曲的蛇形花序绽放,因此得名猫尾芦荟。</p> <p class="ql-block">鬼切芦荟,别名马氏芦荟、山地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小乔木状肉质植物,原产于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地。其叶片边缘具尖锐红棕色齿,背面布满粗壮皮刺,形似刀刃,故得名“鬼切”。植株高度可达2-4米,叶片呈披针形,肉质厚实,排列成密集莲座状,表面覆盖大量红棕色皮刺,背面刺更明显。花序直立分枝,花色橙红至黄色,花蕊紫色带橙色花药。 </p> <p class="ql-block">卡萨帝芦荟是一种源自马达加斯加西南部高原的珍稀匍匐型芦荟,其茎部呈藤蔓状,常悬挂于悬崖上,叶片具下翻叶型,暗红色的刺赋予其独特的野性美,容易群生且体型较小。全年开花,花梗短,花苞通常为橙红色。</p> <p class="ql-block"> 皂质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斑纹芦荟。其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螺旋状排列,披针形叶片具浅色斑纹及刺状边缘,汁液滑腻如肥皂水因此得名。开花时其花葴从叶丛中抽出,呈总状花序,分枝较多,花色通常为橙黄色或淡黄色。 叶片上的白色斑纹在开花时会更加明显,形成独特的纹理对比。 </p> <p class="ql-block">柏加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肉植物,原产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及马加利斯堡山的山坡地带抛。叶片呈披针形,灰绿色,表面覆有薄粉,莲座状排列且向内弯曲,新生叶缘有白色刺,成熟后转为红褐色,叶背分布尖刺。柏加芦荟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单花茎上小花聚生,花色呈红色,雄蕊为紫色。</p> <p class="ql-block">索马里芦荟(也称索马里闪电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肉植物,原产于吉布提和索马里西北部。现为易危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易危(VU)名录。 叶片呈深绿色剑形,轮生,表面带有白色线状长圆形不规则斑点,叶缘具红褐色三角形小齿。总状花序直立或倾斜,花朵为粉红色至猩红色,钟形管状结构。 </p> <p class="ql-block">姬龙山芦荟(也称短叶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年生植物,原产于南非。其叶片呈灰绿色宽三角形,呈玫瑰花结状堆叠生长,上表面光滑无斑点或刺,下表面中上部具软刺,叶背及边缘有白色刺状凸起。</p> <p class="ql-block">龙爪芦荟(学名木立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的多年生肉质植物,原产于南非。其叶片细长直立,形似龙爪,呈灰绿色,冬春季节开花,花色橙红。植株可长至4-6米高,叶片螺旋状排列,边缘有尖锐锯齿。 </p> <p class="ql-block">伊玛洛特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中小型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霍伦倍高原。其叶片柔软且带有褶皱,呈莲座状簇生,披针形,粉绿色(老叶棕红色),基部宽阔,顶端具小齿,边缘有刺状小齿。茎短缩呈圆柱状,总状花序具多花,花色多为淡黄色或带赤色斑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