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使我的生活更美好

记者杨潇

<p class="ql-block"><b>作者:北京府学小学朱天琛</b></p> <p class="ql-block">取景框里,世界被装裱成方寸之间的诗。</p><p class="ql-block">那个初春的清晨,我背着相机跟姥姥姥爷走进还笼着寒意的龙庆峡。残雪像补丁般贴在地面,湖水泛着冷硬的光。我在结冰的池塘边停下——一朵枯荷立在冰中,花瓣早已被风雪啃噬殆尽,只剩嶙峋的骨架,像竖琴的残弦。</p><p class="ql-block">我蹲下来,调整光圈。透过镜头,枯荷的每一道纹理都清晰起来。那些曲折的线条是它对抗寒冬的日记,破损的边缘记录着与风雨的谈判。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追逐盛放的荷花,却从未真正看见过凋零的美。</p><p class="ql-block">快门轻响,仿佛为这场沉默的对话画上句号。</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穿过一片枯叶林。树叶沙沙,像许多细小的铃铛在风中摇响。我正要离开,取景框边缘的一点异样牵住了脚步——那是一株紧挨着树根冒出的野花,花瓣薄如蝉翼,在残雪的映衬下几乎透明。它那么小,若不是蹲下来与枯荷对话,我定会像所有人一样匆匆走过。</p><p class="ql-block">我屏住呼吸对焦。在微距镜头里,花瓣上的脉络如同地图上的河流,花蕊上的花粉闪着金色光泽。它不是在等待春天,它自己就是春天派来的信使。</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摄影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拍出漂亮的照片,而是如何与世界深情对视。它让我学会蹲下来,用平行于大地的视角,发现那些被宏大叙事忽略的细节之美。</p><p class="ql-block">从此,我带着相机走过四季。拍初春昌赤路上漫山遍野的山桃花,拍夏日骤雨前蚂蚁的搬家,拍秋夜月光为银杏叶镀上的银边,拍冬日永宁阁前卖鱼的鱼摊。每一次对焦,都是与万物的一次私语;每一次快门,都是对生命的一次礼赞。</p><p class="ql-block">如今,那朵枯荷和野花的照片并排挂在我书桌前。它们提醒我:美好从不张扬,它静默地存在于每个被忽略的角落,等待着一双愿意停留的眼睛。</p><p class="ql-block">摄影让我的生活更美好——不是因为它记录了美好,而是因为它让我成为了能发现美好的那个人。在取景框构成的有限方圆里,我找到了观看世界的无限方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游”到永宁阁的鱼 </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摄影:朱天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