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5日清晨,我乘上开往哈尔滨的高铁,窗外秋色渐染,铁轨划过原野,像一条通往北国秋天的引线。四个多小时后,阳光正浓,我踏进这座冰雪之城,却在秋意里遇见了它最温柔的一面。入住中央大街旁的如家酒店,行李未放稳便迫不及待出门。中央大街的石板路在午后的光里泛着旧时光的色泽,面包石一块块铺展,仿佛踩着百年的节奏前行。走不多远便是松花江,江风带着微凉的水汽扑面而来,桥影横斜,几只江鸥掠过水面,划破倒映的云影。这一天,是从早晨奔向夜晚的旅程,而真正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一日,像被掰成两半的月饼,一半在黄昏的中央大街和松花江畔,一半藏在伏尔加庄园一日游后,旅行的最后一天的上午,清晨在索菲亚大教堂前放飞无人机,然后参观了中东铁路大桥和纪念馆。我忽然觉得,哈尔滨的秋天,是混血的季节——俄式的浪漫与北方的粗犷,在这一刻达成了和解。</p> <p class="ql-block">伊春,才是此行真正的目的地。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像被大自然私藏的后花园,溪水清得能照见天空的蓝,石头被水流打磨得圆润如玉。我沿着木栈道慢慢走,两侧是层层叠叠的秋林,黄、橙、红交织成一片燃烧的寂静。偶尔有松鼠从枝头跃过,惊落几片叶子,像秋天打了个喷嚏。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林梢的声音,和自己脚步的回响。</p><p class="ql-block">美景都在路上,从茅兰沟出来,经过G331国道,用无人机记录下上帝的视角,一幅幅五彩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离开茅兰沟,开车前往新青湿地公园。沿着木栈道行走,看芦苇荡在风中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远处有一群丹顶鹤掠过天际,留下美好的画面。湿地的秋,是静谧中的生机,是枯荣交织的诗意。栈道蜿蜒伸向远方,仿佛通向时间的尽头。听园林工人讲,每年五月之后的春夏季,这里有上百种鸟迁徙到此,如同鸟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红松林,是伊春的脊梁。百年古树挺拔入云,树皮皲裂如老人手背,却依然撑起一片苍翠的天。我仰头望去,阳光从针叶间洒下,斑驳地落在脸上,像被时光轻轻抚摸。这里曾是伐木重镇,如今却成了森林氧吧,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片林子里悄然反转。我伸手轻触树干,仿佛听见了岁月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溪水公园的秋,是流动的。溪水在石间跳跃,清亮得能数清水底的卵石。两岸的枫叶红得热烈,倒映在水中,被水流揉碎又拼合。花栗鼠欢快地从一棵树蹦到另一棵树,游人把花生和瓜子扔出时,它们会准确地叼住,快速地剥出皮,将果肉存放在两腮中。大山雀和普通䴓也是这里的常客,它们悦耳的叫声伴随着我一直走到小溪的尽头。我想这些小生灵才是这里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机场路旁的五彩山,是伊春献给天空的调色盘。车行其间,山峦层叠,黄的桦、红的枫、绿的松,泼洒成一幅巨大的油画。我停下车,放飞无人机。记录下午此时温柔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金山鹿苑里,梅花鹿在草地上悠闲踱步,毛色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它们不怕人,偶尔走近,用湿漉漉的鼻子嗅我的裤脚。我站在围栏外,看它们低头吃草,忽然觉得,所谓幸福,或许就是这般简单——有草可食,有阳可晒,有林可依。</p> <p class="ql-block">九峰山养心谷的名字,一听便知是疗愈之地。天空之镜伸向山谷,四周是深秋的密林,风从谷底涌上来,带着松香与落叶的气息。乘坐魔毯上山,站在天空之镜上,心跳微微加快,不是因为恐高,而是被这片山野的纯粹所震撼。下山是坐滑道,要穿一个特制的大裤衩,像滑滑梯似的一直滑到山下。</p> <p class="ql-block">从伊春归来,再次回到哈尔滨,参加伏尔加庄园一日游。天光尚浅,晨雾未散,我乘专车赶往伏尔加庄园。白墙蓝顶的俄式建筑静立在秋林之间,露珠挂在铁艺围栏上,像昨夜未说完的梦。我沿着小径缓步而行,脚下落叶轻响,远处传来教堂钟声的回音。这里不像景点,倒像某个被遗忘的童话角落,秋意浓得能滴出颜色来。无人机拍下了此行最后一段视频。阳光斜照在湖面,将整座庄园染成金色。我站在湖边,想起几天前在中央大街的午后,恍如隔世。哈尔滨与伊春,一城一林,一喧一静,却共同织就了我记忆中最浓烈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这一程,从高铁的轰鸣开始,到秋林的静默结束。我带回的不只是影像,还有满心的色彩与风声。</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