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的太行山麓,秋意已浓,我们这一场穿越明清的文化之旅。行走于晋东南的古建群落之间,古老的建筑显示着时代的沧桑,砖瓦间流淌着士族风骨,飞檐下回响着历史余音。皇城相府作为此行核心,不仅展现了陈廷敬家族的显赫门庭,更承载了康熙王朝的文化印记。</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曾辅佐康熙王朝53年,清王朝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坐东朝西,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是集官宅民居、宗祠寺宇、园林书院、纪念性建筑、防御工事为一体的明清双城古堡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踏入景区,高大的“皇城相府”石碑映入眼帘,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后是青砖灰瓦的厚重城墙与飘摇的红灯笼,仿佛开启了一段尘封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御书楼</p><p class="ql-block"> 御书楼是为纪念一代名相陈廷敬而修建的,因珍藏康熙皇帝的御笔而得名,楼顶采用明黄色的琉璃瓦,是皇城相府中等级最高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御书楼上珍藏着康熙皇帝亲书的“午亭山村”牌匾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康熙皇帝用他的晚号给这个村子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进皇城相府的大门。其实,进了御书楼下的门洞,还有一座大门,叫“中道庄门”,我这里原来就叫中道庄,这是原来的大门,修建了御书楼,它就退居其次了,成了二道门。</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进了中道庄门以后映入眼帘的就是石牌坊,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礼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牌坊上面记载了陈氏家族几百年的荣耀与辉煌。陈廷敬在朝为官五十三年,升迁28次,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父亲和祖父也因此被封赠一品官职,陈氏家族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p> <p class="ql-block"> 小牌坊</p><p class="ql-block"> 小牌坊于清顺治十四年奉旨而建,二柱一楼,虽结构简单,却比大牌坊早了四十二年,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牌坊上的“圣旨”二字赫然入目,下面小字部分记录了从明嘉靖至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及先祖的功名禄位。</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前行,总宪府、麒麟院依次展现,明代宅第的格局与雕饰尽显儒雅之风。御书楼前,那块深色金属牌匾静静诉说着皇家藏书之地的庄严,“积健为雄,厚德载物”的格言令人沉思。</p> <p class="ql-block"> 總宪府又称相府院或大学士第,是陈廷敬的府邸。整体建筑布局为前堂后寝,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前院为客厅,中院是寝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下榻居住,又称为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 前院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西花园</p><p class="ql-block"> 陈廷敬居住的地方是下城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进了内城小门,沿台阶上去,就是麒麟院</p> <p class="ql-block"> 麒麟院</p><p class="ql-block"> 麒麟院是相府内城明代早期院落,是陈廷敬的祖父陈经济的居所。因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名麒麟院。</p> <p class="ql-block"> 从麒麟院出来我们就上了内外城之间的城墙,从城墙上可以俯瞰外城陈廷敬的住宅和花园。亦可仰望内城的山河楼,东面的城墙及藏兵洞及后山。</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南面的城墙,由西向东,越来越高,所以,南城墙的台阶,是步步高升。</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登临东南角的文昌阁,塔影映青山,据传陈氏建此塔以祈文运昌隆,正合“文昌主文运”之古意。</p> <p class="ql-block"> 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 后山上的 塔</p> <p class="ql-block"> 春秋阁</p><p class="ql-block"> 东北角的春秋阁供奉关帝,忠义精神在此传承不息。</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层层院落,嘉祐寺门楼、光耀壁牌坊、各式门楼与塔楼接连呈现,每一处雕刻皆凝结匠心。</p> <p class="ql-block"> 春秋阁</p> <p class="ql-block"> 关羽</p><p class="ql-block"> 关平与周仓</p> <p class="ql-block"> 东侧城墙上战鼓,城墙下面是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 山河楼</p><p class="ql-block"> 山河楼是陈廷敬的父辈为抵御流寇侵袭,于明崇祯五年修建,为砖石结构,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历经四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仍岿然屹立,雄姿依旧。</p> <p class="ql-block"> 藏兵洞是山河楼的附属建筑,分南北两部分,藏兵洞上下五层,战乱时用来驻扎家丁和垛夫。</p> <p class="ql-block"> 御史府</p><p class="ql-block"> 御史府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的府邸,因陈昌言曾任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而得名。御史府也叫“中和居”,表明院落主人做人做事讲求“中庸和谐”的思想理念。</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修建在内城的中轴线上,希望陈氏祖先可以庇佑家族后人代代兴旺,子孙满堂。前院为祠堂,供奉陈氏先祖;后院为贤祠,展示康熙皇帝的画像、御赐的匾额及康熙御赐陈廷敬的珍贵物件。</p> <p class="ql-block"> 容山公府</p><p class="ql-block"> 容山公府是陈氏五世祖陈天佑的府第,因陈天佑号“容山”而得名。陈天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是陈氏家族中第一位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从此为陈家叩开了封建仕途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巅古塔耸立,掩映在林木之间,或经或殿,皆与自然相融。庭院深处,石桥池塘、垂柳亭台,江南园林意趣悄然浮现。整座相府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礼制与家族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外城西城墙上看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止园</p><p class="ql-block"> 止园修建于明末清初,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陈昌言明末清初为官,当时朝廷腐败,战乱不断,他感到仕途暗淡,希望返归故里过淡泊生活,遂修建止园。</p> <p class="ql-block"> 途中所见各家大院虽未细览,然其恢弘之势已令人心折。此行匆匆,独步幽径,虽无丝竹管弦,绿野仙踪,却与历史对话甚欢。用华为手机记录下的每帧画面,都是对中华文脉的一次深情凝望。</p><p class="ql-block"> 此行的大院游览介绍到此,后面将是其它所见、所闻、所得,逐渐与美友分享。</p><p class="ql-block"> 北京老农闲聊</p><p class="ql-block"> 2025.1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