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歌不息,军魂永驻》——走进"志愿军战歌连"

春正之声

<p class="ql-block">美篇号:7324759</p><p class="ql-block">昵称:春正之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1月26日,军旅作家、参战老兵、原陆一军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孙卓清,受74集团军某炮兵旅陈旅长之邀(原某师炮兵团长),来到该旅《志愿军战歌连》讲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卓清科长与战歌连的官兵在亲切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孙科长与战歌连的官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麻扶摇,黑龙江绥化市人,1927年2月出生,1947年2月入伍,历任战士、排长文化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军委炮兵机关助理员、科长、二炮基地政治部主任等职。由他作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彻朝鲜战场,传唱大江南北,被誉为朝鲜战场的“精神原子弹”,极大鼓舞了志愿军将士,1954年获全国优秀歌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孙科长讲课的主要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高唱战歌雄赳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传承血性气昂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源于它唱出了军人的血性,唱出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共同心声,"志愿军战歌精神"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铸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连日来,志愿军战歌连全连官兵认真学习和领会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他们从1950年抗美援朝三八线到2008年抢险救灾冰雪线的血性展示、从志愿军战歌的歌声里到每个干部战士"骨子里"的血性感悟、从操场到战场上的血性锤炼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受益匪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春节前夕,南方突遭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铁路滯运、公路封冻、电路中断,数十万群众被围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志愿军战歌连"作为全团的开路先锋,他们连夜徒步奔袭13小时、第一时间到达京珠高速坪石段。面对阻塞1万多台车、3万多群众、缐延不尽的冰冻路段,战士们插上战旗、唱起战歌、展开决战,连续7昼夜破冰除雪,打通了道路。3万多群众因能够赶回家过年,一个个露出了笑脸,高呼解放军万岁。之后,他们又在危险陡峭的高山之巅立杆建塔,抢修复电。一根根重达一吨多的电线杆,战士们用手拉、用肩扛,磨破的血凝成了块,流出的汗也很快结成了冰。大年三十那天,他们像坚守三八线一样坚守冰雪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夜,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声在雪野山谷中久久回荡。与汉江阻击战一样,依然是冷的雪、热的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军人的血性,既可以顽强得战天斗地,也可以真情得感天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闻单位在志愿军战歌连拍的《南方大冰雪》,作为十八大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后,老百姓说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又回来了,今天的军人依然是最可爱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志愿军战歌连的全体官兵自豪地说:"志愿军战歌永远传唱,军人的血性永远传承。三八线上我们雄赳赳,强军路上我们也一定气昂昂。美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作为志愿军战歌连的传人,我们坚信勇者无畏、血性无敌,时刻准备着,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抗美援朝期间,28岁的豫剧大师常香玉,积极组织义演,所得收入为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这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存放在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原一师炮兵团的前辈李静泉及其爱人孟庆禄(由杭州电视台孟莉家属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静泉(左一)负责接待常香玉时的合影(由杭州电视台孟莉家属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填 词:麻扶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谱 曲:周巍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志愿军战歌,熔铸了钢铁军魂,挺立了民族国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孙卓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热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曾经震撼了国人的心、让世界认识了新中国的"志愿军战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近日,应74集团军某旅的邀请,作者来到位于岭南大地的该旅"志愿军战歌连"与连队干部战士一起挖掘这首战歌铸就的军魂和国威所体现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麻扶摇指导员创作的"精神原子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出自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一个普通的连队基层干部之手。那是1950年夏天,5连随部队一起开赴鸭绿江整装待命。在连队召开的表决心大会上,几个班长的决心书上不约而同的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有的战士说"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还有的当场喊出“打败美帝野心狼,咱新中国你是惹不起的",整个会场壮怀激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表决心,麻扶摇指导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爬在煤油灯下用心整理战士们的豪言,将战士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对正义的捍卫、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写进一首诗里,一直到东方破晓,他一夜没睡,终于完成了作品。第二天一大早,他把这首作品交给了上级政治机关领导,很快在志愿军干部战士中传开了。这时,正在前线炮兵部队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在其撰写的战地通讯中引用了这首诗作为文章的开天。那时,陈伯坚还不知道诗的作者是谁,只是记下:"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11月26日,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歭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的当天就给它谱了曲,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暂定歌名,并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久,一家杂志社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刊登了这首歌词。看到"战歌"一词,周巍峙眼前一亮,便将这首歌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1年4月5日,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五一劳动节示威游行时唱歌的通知,正式称这首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响彻朝鲜战场,响彻祖国大地,激励着志愿军英勇杀敌,鼓舞着全国人民踊跃支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4年3月,在全国开展的群众性歌曲评奖工作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获一等奖。为了给词作者发奖,有关部门辗转查找,终于找到了麻扶摇。从此,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由"志愿军战士"改署为麻扶摇,麻指导员所在的5连也由此得名"志愿军战歌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曾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命名为"常香玉号",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她先后三次赴朝慰问演出长达半年之久。她在慰问志愿军第15军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志愿军战歌精神的鼓舞下,你们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等一系列重大胜利,我也特别喜欢并经常唱这首歌,它就象一颗扔向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一颗精神原子弹,特别鼓劲、特别解气。据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俘获的南朝鲜第1师一位营长在他的日记中曾这样写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收容所里,我最害怕听到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中国志愿军的这气势太吓人,听一次发抖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志愿军战歌迸发出来的英雄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8月27日至11月19日,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军出动151批次、上千架次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肆无忌惮地进行侦察、轰炸,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从10月起,美国还派飞机袭扰我国青岛、烟台等地,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外敌来犯的严峻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人民政权还未完全巩固,工农业生产总值仅有100亿美元,物资极度匮乏,我军基本上是步兵和少量炮兵,海空军尚处于初创阶段,武器装备相当落后,而美国却是世界上头号强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800亿美元,还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要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作出的最艰难的决策。正是因为面临的困难太多太大,毛泽东于1950年10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4日下午和5日下午又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反复研究、讨论、权衡的基础上,10月5日,党中央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歌响起,我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鹿战长津湖、苦战上甘岭……就这样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胜利,把侵略者从鸭绿江、图门江边赶到了三八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还动用了其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大部分兵力。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志愿军战歌精神的鼓舞下,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不信邪、不怕压、不惜流血牺牲,涌现出扬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有名有姓的英雄人物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以及无数个"向我开炮"王成式的无名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朝鲜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马演初先生晚年时曾回忆起1950年11月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期间激动人心的一幕:当中朝军队收复平壤的消息传到会场时,顿时佛腾开了,与会几十个国家的几千名代表振臂高呼:"毛泽东万岁"、"新中国万岁"长达10多分钟之久,有的还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唱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3年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家宴招待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邓颖超在场作陪)时说:"在朝鲜战场上,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们都是烈属。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黄继光的母亲回答毛主席说:"主席,继光离开家的时候就曾告诉我说,他到朝鲜去打万恶的美国鬼子,不消灭美国鬼子决不回家。他叫我在后方把生产搞好,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听光儿说这话这么有志气,我心里真是高兴,但我更明白这是您和共产党把他教育得好。现在,虽然继光儿牺牲了,但家乡的千万个青年都愿做我的儿女。在我们四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不光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会唱,每个乡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唱,都爱唱,都表示要为志愿军打败美帝野心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听了黄继光母亲的这番话,毛主席直点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美援朝一战,是新中国面临的一场"非对称"作战,是新中国的一个历史拐点。前期没有人有绝对把握,可这就是一场捍卫大国尊严之战,最后我们让西方意识到:中国人被惹毛了,是真的不好收场的!毛主席曾说过:"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的钢产量是9千万吨,而新中国仅有60吨,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可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靠着战歌精神展现的"捍卫和平、保家卫国的忠魂正气,齐心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志气,不畏强敌、逢战必胜的英雄胆气,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血性豪气",打赢了美军,打赢了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vhsagj.smartapps.cn/pages/wikisecond/video-flow?secondId=25792152&from=baikeswan&lemmaId=5608429&_swebfr=1&pageType=video&curNid=1336046176207254306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抗美援朝高唱《志愿军战歌》视频</b></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传播正能量,谢谢分享与转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