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口岸记

和平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国河口”的拱门下,抬头便能看见国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这座现代感十足的门牌像一道温柔的界线,不隔绝,却提醒着你:已踏入另一片土地。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也没有拥挤的游客,只有日常的流动与静默的庄严交织在一起,像一首低吟的边境诗。</p> <p class="ql-block">白日里的桥,横跨在蜿蜒的河上,桥头“中国”二字简洁有力。桥身那抹蓝色锥形结构,像是从未来伸来的一根天线,接收着两岸的呼吸与脉动。远处山丘青翠,楼宇错落,现代化的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河水低语,讲述着贸易、迁徙与重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广场中央的“中国 102 (1) 2001”纪念碑亮起了灯。它不像纪念碑,倒像一座时间的坐标,标记着某个被铭记的起点。那光,像是从历史里透出来的,照亮了此刻的烟火人间。</p> <p class="ql-block">“中国河口”四个大字在夜色中被灯光托起,整座建筑宛如浮在光海之上。广场上,电动车安静地停靠,路灯与交通锥排列有序,行人三三两两走过,有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璀璨的一瞬。我站在角落,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边境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而是无数人生活交汇的日常驿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聚在纪念碑前合影,衣着随意,笑容自然。他们不像是来朝圣的,倒像是下班后顺路打卡的老友。灯光把建筑的轮廓勾成金边,桥影倒映在河面,随水波轻轻晃动。这一刻,庄严与日常奇妙地融合,像一首轻快的小夜曲,在边境的夜里悄然奏响。</p> <p class="ql-block">整座城市在夜里苏醒。高楼的灯火如星辰落地,桥上的光带蜿蜒如龙,河流静静承载着两岸的繁华。远处的建筑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沉睡的巨兽,又像守望的哨兵。我沿着河岸走,风里带着水汽和远处小吃摊的香气,这一刻,河口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心跳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桥上,我倚着栏杆,目光投向对岸灯火辉煌的楼宇。装饰灯在栏杆上流转,像是把时间也染成了暖色。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一个人,或是在告别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建筑前,一位穿牛仔短裤和粉色拖鞋的女士正笑着拍照,阳光洒在身上,连拖鞋都显得时髦起来。身后,一位西装男子也在举手机记录,神情专注。金色装饰在阳光下闪动,玻璃幕墙映着天空与绿树。这里的一切都干净、现代,却又不失温度。原来,边境的繁华,也可以如此亲切。</p> <p class="ql-block">河边那座华丽的建筑,圆顶在暮色中泛着柔和的光,红顶与绿树相映,倒影在水面轻轻摇曳。树影成行,山林在背景中绵延,河水如镜,映出天空的云与建筑的轮廓。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我坐在岸边石阶上,忽然明白,边境最美的不是界碑,而是这种人与自然、建筑与河流的默契共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