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中流海上

罗国华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8日,今天是母校上海中学建校160周年校庆。早上7:10我便离家出行,因为学校通知早上10点方能进校,我便先去华泾镇宁国禅寺与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两处紧挨着)游览,9:10赶往上中,车停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地下停车场,5分钟不到便走到上海中学北门。</p><p class="ql-block">‍上海中学,这是一所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名的学校,也是一所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学校。毕业于上海中学的曾庆红、李源潮校友都是原国家副主席。</p><p class="ql-block">‍目前上海中学在读中外学生4700余名,其中本部1400余名,国际部3300余名。</p><p class="ql-block">‍据上海中学校方透露,2025年10月18日上海中学160周年校庆,共有一千多名社会各界来宾、五干余名校友以及一千多名上海中学教职工、学生志愿者参加各类活动。</p><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多我离校回家,到家已经3点多,今天外出整整8小时,除了开车,站立和步行时间6小时以上,够累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到学校时才9:35,此时早已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上海教育》杂志专辑封面,“一柱中流海上”,上海中学160周年校庆专辑。杂志共80页。</p><p class="ql-block">‍唐盛昌校长在专辑内撰文“面向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 。</p><p class="ql-block">‍现任校长冯志刚在专辑内撰文“持续走在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学校发展新起点上”。</p> <p class="ql-block">专刊封面里页</p> <p class="ql-block">第一页登有江泽民题字及校歌五线谱</p> <p class="ql-block">编者按,“一柱中流海上”。</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0日的解放日报第6第7版整版登载了上海中学将于今年10月18日举行16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的有关文章。</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学建校160周年纪念信封</p> <p class="ql-block">每位校友领到一枚校庆160周年纪念徽章</p> <p class="ql-block">进校后不远处左边是甄陶楼。</p> <p class="ql-block">甄陶楼前参加校庆活动的人群。人们手上都提着一个红布袋。</p><p class="ql-block">‍原来校友进校报到后都领到了一个红布袋,内装一份校园话动指南,一份《上海教育》上中建校160周年专辑,一份解放日报,一个象明信片一样的上中建校160周年纪念信封及一枚校庆160周年徽章。</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背后的建筑,影视媒体中心及音乐戏剧中心。上海中学在1970年至1978年期间因“文革”而停办。停办期间这里曾经是样板戏剧组的练功房。</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第一宿舍(女生宿舍),如今的工程楼</p> <p class="ql-block">工程楼正面</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图书馆,现在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正面</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内二楼</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正面</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湖边拍到的龙门楼</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屋顶的钟还保留着,当初的起床号和息灯号全用它。上、下课用电铃。</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旗坛,现今成了上海中学南门一进门便能看到的花坛。</p> <p class="ql-block">我班同学合影。许多同学在外地来不了。有些同学因身体原因不方便来学校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班部分同学在中兴楼115教室里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在亲切交谈。史济超同学虽然身体欠佳,但在夫人及女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参加校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想得真周到,校友可乘观光车参观各个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学校设置了校内观光车临时上下点。</p> <p class="ql-block">从学校南门进来看到的花坛是以前的旗坛。现在旗杆移到龙门楼屋顶。</p> <p class="ql-block">走进龙门楼一楼墙上各种字体的龙字</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内墙报</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三楼走廊。当年高三时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最西端北面一间教室。</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的设施比我们当年强多了。</p> <p class="ql-block">课桌椅与我们当年一样,每人单独课桌。</p><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成了高三13班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部分墙报</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年住过的学校第二宿舍现在成了总务楼。</p> <p class="ql-block">总务楼正门</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里面正在开校庆会“上海市上海中学建校1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据说龙门楼、先棉堂、大礼堂等建筑属于徐汇区文物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当年在读时我们全校师生在大礼堂听过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化学家陈念贻,万吨水压机副总设计师林宗堂等人的报告,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题字</p> <p class="ql-block">会议只开了不到十分钟。这是会议结束后的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北侧的一大片树林</p> <p class="ql-block">先棉堂,为纪念纺织业先驱黄道婆而建。</p><p class="ql-block">宋末元初,黄道婆将棉纺技术带回松江,使松江府在元末明初时就有了“衣被天下”的美誉。上海县于1826年在城厢西门内半段泾李氏吾园右侧始建先棉祠,后吾园改建为龙门书院,祠由书院兼管。</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学迁址建校时,原址附近有先棉祠,施工中意外破坏了黄道婆墓道。为弥补过失并纪念黄道婆的贡献,学校将新建的初中部教学楼命名为“先棉堂”。</p> <p class="ql-block">先棉堂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我们当年读书时没有中兴楼。</p><p class="ql-block">‍中兴楼是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教学楼,始建于1984年,1998年国际部迁入该楼。2015年增建辅助楼,2019年进行大规模重建,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兴楼总建筑面积近1.45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层,包含普通教室、专用教室(音体美、科学、电脑教室等)、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录播厅、教学辅助用房,还设有真冰滑冰场、激光射击训练馆、合唱音乐厅、图书馆等公共活动用房。</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一楼内景</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下到负一层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负一层</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周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东南侧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南侧的中兴湖</p> <p class="ql-block">中兴湖畔中兴楼</p> <p class="ql-block">老校长叶克平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逸夫楼,上海中学实验楼。由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款港币200万元,上海市教育局拨款人民币468万元建成。建筑面积4792平方米。于1992年10月18日奠基。1994年3月16日竣工。为感谢邵逸夫先生热情资助教育事业,特命名为逸夫楼永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两个小型足球场</p> <p class="ql-block">中兴楼,机位在中兴楼东北侧</p> <p class="ql-block">念慈楼,图书信息中心</p> <p class="ql-block">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学生宿舍正门</p> <p class="ql-block">本部食堂</p> <p class="ql-block">本部食堂正面</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第一食堂</p> <p class="ql-block">午餐卷</p> <p class="ql-block">今天午餐在国际部第一食堂享用,每份10元,菜品丰富而有营养。</p> <p class="ql-block">上中第一国际部食堂</p> <p class="ql-block">“老虎灶”,即开水房。</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学全国乒乓球人才基地是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于2014年8月命名的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基地已为国家、高校以及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一级运动员以上超过100人,曾获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冠军40余个,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与乒乓赛事冠军100余个。截至2025年3月,已有5名上中毕业生进入国家队,其中白思文同学在2025年国家乒乓球女一队进队选拔赛中荣获冠军,成功跻身中国乒乓球国家女一队。</p> <p class="ql-block">念慈湖</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多个篮球场集中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网球中心</p> <p class="ql-block">位于体育馆前的时光长廊,设有历届毕业生的照片合影,校友们在现看。</p> <p class="ql-block">昔日此处是体育馆,现在是露天游泳池。新的体育馆建在大操场东北侧。</p> <p class="ql-block">标准400米跑道与足球场。远处高架路是中环线上中路路段。</p> <p class="ql-block">大操场东北侧的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位于学校最西侧的西楼是新建国际部教学楼,于2024年8月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其总建筑面积89,484.9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6层,是一座功能齐全、体量庞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教学楼包含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如音体美、科学教室等)、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教学辅助用房等。还设有羽毛球馆、篮球训练馆、体育活动室、多功能厅、图书馆等公共活动用房,以及600人及300人报告厅各一个、学生和教师食堂及厨房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教学楼内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屋顶足球场</p> <p class="ql-block">杰出校友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学校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学校模型</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李鹏、韩正、李源潮、徐匡迪等领导题字</p> <p class="ql-block">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3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3位。</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母校建校160周年校庆,同时也是我们高中毕业60周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进校报到后每位校友领了一个手提袋,内装一份校园话动指南,一份《上海教育》上中建校160周年专辑,一份解放日报,一个象明信片一样的上中建校160周年纪念信封及一枚校庆160周年徽章。</p> <p class="ql-block">校园话动指南</p> <p class="ql-block">校园活动指南内容</p> <p class="ql-block">学校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活动指南里的参观点、打卡点等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