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融铸北疆——内蒙古古代历史陈列(一)

你好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融铸北疆——内蒙古古代历史陈列</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这片苍茫辽阔的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的北部边疆。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多民族交融的舞台,是草原与中原文化、东方与西方文明交汇的地带。打开历史"界面",从大窑遗址的人类微光,到红山文化的玉龙初现;从胡服骑射的改革创举,到昭君出塞的和亲大义;从鲜卑南迁的汉化改革,到辽夏金的学唐比宋;从金莲川的大元一统,到元明清的交融汇聚,一张张精彩的历史册页,谱写了内蒙古古代历史的华美篇章,奏响了北疆文化遗韵悠远的融合交响,抒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阔史诗。</p> <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时期</p><p class="ql-block">辽阔壮美的祖国北疆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的摇篮。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南融北汇的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形成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考古学文化。</p><p class="ql-block">这些文化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史前人类的演化、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再现北方青铜时代的萌发以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走出蒙味 </p><p class="ql-block">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相对丰富,时代距今约7万﹣1万年。此时的人类由早期智人阶段逐渐向晚期智人阶段演化,石器制作也从石核﹣石片技术发展到石叶一细石叶技术,雕刻、绘画艺术萌芽,原始宗教产生。</p> <p class="ql-block">三龙洞遗址年代最早为距今约5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北部的三龙山上,出土石器类型以厚石片加工的尖状器和陡刃刮削器最具代表。</p> <p class="ql-block">金斯太遗址 </p><p class="ql-block">金斯太遗址距今约4.7万年至商周时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海尔汗山,是洞穴遗址。洞口最宽16,最窄4米。</p><p class="ql-block">遗址上层为商周时期,下层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至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层石制品整体呈现出从小石器工业到细石叶工业的转化过程,其中出土的石制品具有欧亚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勒瓦娄哇技术特征。金斯太遗址对于研究现代人类起源以及东西方石器技术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文明曙光</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和中部两大区域,仅少数典型草原地带保持渔猎生活,其余均属于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其中,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分别依托西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深厚滋养,各成系统,并行发展,相互交流,成为孕育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摇篮之一。</p> <p class="ql-block">璧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斜线纹筒形罐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篦点纹筒形罐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之"字纹筒形罐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神兽纹灰陶尊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细绳纹小口尖底红陶瓶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庙子沟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处于仰韶时代晚期,得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新风乡的庙子沟遗址,可划分为庙子沟、阿善二期和海生不浪三个地方类型。它在白泥窑子类型的基础上,吸纳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因素而形成,反映了以原始锄耕农业为基础、渔猎经济占一定比重的经济形态。</p> <p class="ql-block">彩绘网格鱼纹折腹红陶钵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小口双耳彩陶壶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钩形玉器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勾云形玉器</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玉猪龙</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造型为猪首龙身蜷曲成环状,吻部前突、獠牙外露,背部有对钻穿孔,可悬挂保持水平平衡。其工艺采用红山文化典型线切割和片切割技术,钻孔可见螺旋痕迹,体现高超雕琢水平。</p><p class="ql-block">玉猪龙是2024年于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M15墓葬出土的目前考古发现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猪龙,高15.8厘米、宽9.9厘米、厚2.3厘米,距今约5000年,作为红山文化核心礼器,象征原始社会权力与宗教崇拜,实证中华龙文化起源。‌</p> <p class="ql-block">盘辫红陶女神像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红陶人首像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红陶人面像</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背罐红陶人</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陶塑、泥塑、石雕人像数量较多,工艺复杂,是红山文化先民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共同意识产生作用的结果,堪称红山文化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鸟形双系彩绘灰陶罐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高36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11厘米,以夹砂灰陶制成。陶壶整体呈鸟形,鸟首仰起,尖喙微张,呈嗷嗷待哺姿态,双系设计便于提携。器表施彩绘装饰,兼具实用器皿功能与艺术造型特征,是小河沿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体现新石器时代先民对动物形态的抽象化艺术表达。</p> <p class="ql-block">小河沿文化 </p><p class="ql-block">小河沿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村南台地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北起西拉木伦河流域,南到河北省中部,东起渤海西岸和医巫闾山,西到泥河湾盆地。小河沿文化的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受到赵宝沟文化、黄河中下游等地考古学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绘兽纹、雷纹彩陶罐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双筒口四系磨光红陶壶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盘口双流双耳红陶壶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菱形带纹双耳灰陶瓮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耳直筒人像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单把灰陶鬲 </p><p class="ql-block">朱开沟文化(龙山晚﹣商)</p><p class="ql-block">朱开沟文化时代大约相当于距今4200年的龙山时代晚期至距今3500年的商代早期,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朱开沟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朱开沟文化的典型器物为蛇纹鬲、带钮鬲、花边口沿鬲或罐、盆型甑、一足瓮以及具有北方系青铜器早期风格的镞、环首短剑、刀等。其经济生产方式已经向半农半牧发展,对本地区的后续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卜骨 </p><p class="ql-block">朱开沟文化(龙山晚﹣商)</p> <p class="ql-block">压印纹三足灰陶瓮 </p><p class="ql-block">朱开沟文化(龙山晚﹣商)</p> <p class="ql-block">铃首曲柄青铜短剑 </p><p class="ql-block">春秋</p> <p class="ql-block">几何纹黑陶斝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 <p class="ql-block">蛇形盖彩绘陶罐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p class="ql-block">陶器的器盖上,蛇头的造型栩栩如生,展现出了古人对于蛇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灰陶爵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一早商)</p> <p class="ql-block">三足黑陶鬲</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罐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 <p class="ql-block">彩绘凸绳纹黑陶罐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 <p class="ql-block">彩绘鼎形盖双耳黑陶罐</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p class="ql-block">该器物通高18.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1厘米,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器物采用泥质黑陶材质制成,器盖呈鼎形,双耳对称。器表用红白两色绘制勾连云纹图案,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器物。</p> <p class="ql-block">彩绘带盖黑陶鼎</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 <p class="ql-block">敞口彩绘陶尊</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夏﹣早商)</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相当于夏代早期至商代早期,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林立,防御体系严密,规模等级差异明显,彩绘陶礼器器型或纹饰与中原地区夏商器物相似,青铜器以耳环、指环、刀等小件造型为主。</p> <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上层文化 </p><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约3000-2300年,相当于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主要分布在老哈河流域和西拉木伦河流域。夏家店上层文化呈现融合南北东西文化的丰富特征,出土装饰有动物纹的东北系青铜器、典型中原青铜礼器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彰显了本地文化与中原农业青铜文化、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多元交流。</p> <p class="ql-block">重环纹龙耳青铜匜 </p><p class="ql-block">春秋</p><p class="ql-block">高9.2cm、宽7.6cm、带耳长16.4cm。龙耳重环纹匜口部大致呈椭圆形,前端伸出半圆形长流,流下附一小环钮,尾端附一探头汲水状夔龙形环耳,龙身饰云雷纹,弧腹圜底,下附行走状三扁兽足。口处饰一周重环纹,腹周身饰瓦棱纹。器形构思巧妙,富有动感,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中原式青铜器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瓦沟纹三兽足铜簋 </p><p class="ql-block">周</p> <p class="ql-block">双联青铜鞘、铃首青铜短剑 </p><p class="ql-block">春秋</p> <p class="ql-block">立人柄青铜短剑</p><p class="ql-block">春秋</p><p class="ql-block">立人柄青铜短剑是春秋时期东胡族系铸造的青铜兵器,1961年出土于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遗址。该剑通长21.6厘米,剑柄采用圆雕工艺塑造男女裸体立人像,剑身呈曲刃造型,铸造工艺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锻造水平。其独特的形制在同期青铜兵器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剑柄以双人圆雕像为核心造型,男女立人呈对称裸体姿态,四肢比例准确,面部五官清晰可辨。剑身呈现典型曲刃形制,刃部中线起脊,最宽处达4.2厘米,刃体中部有明显的束腰收窄特征。剑格与柄首衔接处保留铸造接痕,表面可见细密铸造气孔,印证采用范铸法成型工艺。</p> <p class="ql-block">夔纹龙耳套环青铜罍 </p><p class="ql-block">夔纹龙耳套环青铜罍是春秋时期铸造的盛酒器,1985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墓葬群。该器物通高28.7厘米,口径20厘米,通耳宽37.8厘米,螭首双耳与肩腹部的龙状套环竖耳构成独特的造型特征。其纹饰体系包含肩部"∽"形双头夔纹、腹部倒三角纹内填蟠螭纹组合饕餮图案,现作为内蒙古博物院镇馆之宝收藏。</p> <p class="ql-block">窃曲纹青铜簋 </p><p class="ql-block">战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内蒙古博物院“融铸北疆——内蒙古古代历史陈列”,件件文物如时光钥匙,解锁着草原大地的文明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