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得我参加工作那一年,父亲刚好 45周岁,母亲与父亲同龄,那时他们还在老家的农村务农。父母正值中年,那时爷爷、奶奶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妹子尚未成事。父母正经历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生活压力还很大。</p><p class="ql-block">自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干着一手地地道道的好农活,播、种、犁、除、收、扬,他是样样精通。父亲又格外勤快,再加上老天帮忙,那时家里的庄稼长势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不错的收成。</p><p class="ql-block">母亲那时主要操持着家务,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尽管那时一家老小还居住在先辈留下的窑洞里,但是丝毫不影响母亲对它的打理,她把家具摆布的井井有条,拾掇的一尘不染。她总是说,不管穷来富起都不要邋里邋遢的,人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才会有精气神。她这些朴素的思想,还是深深的影响了我。</p><p class="ql-block">可岁月如离弦之箭,一晃30个年头就过去了。参加工作之后,自己先是一直辗转在陕北,在延安工作5年后,北上来到榆林,一干就是整整22个年头。当到自己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时,还是告别了工作生活多年的陕北,南下到古城西安,进入到了公司本部工作。</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古城,已不再是小地方的模样,一切都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模式在飞速迈进。大城市必然人多、车多、嘈杂、拥堵,节奏快,西安的这些特点也很鲜明。来到这里感到时间过得更快了,这不一眨眼又是3个年头过去了,这时父母已是年过古稀数年的老人了。尽管他们身子骨还依然硬朗,但总归与年轻时已是无法可比了。这几年老父亲额头的皱纹更深了,腰也弯曲的更大了;老母亲头发也更加花白了,走起路来比以前也慢了许多。</p><p class="ql-block">前几次回到老家,我都要提到想接父母到西安住一段时间的想法,可都被父母亲拒绝了。他们总是说在老家住习惯了,不想到大城市里去添堵,觉得那里人多车多太麻烦,还是住在农村好,自由、舒坦,空气好,人熟悉,不要你们操心。你们出门在外,管好你们自己,照顾好孩子就好了。</p><p class="ql-block">是啊,父母就连老家的那个小县城都不愿意去居住了。疫情那年,他们离开县城回到老家后,再也不愿意回县城去居住,就这样他们住了6年多的地方,一直在那里空置着,妹子他们还得时不时去打扫一下卫生。我们说二老每年冬天可以到县城居住度过严冬,到了次年天气暖和了可以再回到老家去住。可是他们不愿意那么来回折腾,说他们住在农村挺好的。作为儿女,我们也就只能随了他们的意愿。</p><p class="ql-block">就在半个月前,妹子来电说,他们将在9月上旬要到西安送孩子读大学。于是我就在电话中与他们商量,借开车送孩子到西安的机会,让他们将父母也一并领到西安来,让两位老人在西安我的家里住上一段时间,若老人不愿意多待,我就在国庆放假时再将他们送回老家去。他们答应到时做工作,一定将两位老人带到西安来。真是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与爱人提前做了安排,将自己装修完毕已经通风、晾晒了半年之久的房子,彻彻底底进行了打扫,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准备好了二老入住的条件。也就在上周五正午时分,父母随同妹子妹夫,终于乘车来到了西安。</p><p class="ql-block">在小区门口,我焦急地等待着父母他们的到来,爱人在家里准备着午饭,因为此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车子停在院子里,父母亲从车子里下来。父母亲终究还是上了年纪,岁月在他们额头雕刻的纹路愈发的清晰了。</p><p class="ql-block">在跨步楼前的台阶时,看到老父亲的腰板弯曲得更加厉害了。他操劳了几十年,腿有些不太好,在医院检查过,都说是老年病,吃药也没多大用,只是走起路来更加步履蹒跚了。母亲除了血压稍微有点高,遵照医嘱每天定时吃着药,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走起路来还算利索。</p><p class="ql-block">父母听力随着年纪增大,似乎有些不太灵敏了。我想借这次他们来西安,带他们去专业门店配个助听器。可父母说什么都不肯去,说这是老年人的自然退化,戴助听器不起作用的。好说歹说,总算将他们带到长乐西路一家助听器门店,可两位老人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任凭门店的小党多次耐心给他们试听,可他们就是说戴与不戴效果没多大区别。没有办法,最后也就只得草草收场,助听器还是没有配成。</p><p class="ql-block">明明是说好住到国庆放假,我再将他们开车送回老家去的。可住了不到两天,老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待了。她说看你们上班都停忙的,我们住下帮不上忙还给你们添乱哩,你们还得照顾我们,上班还要担心我们。</p><p class="ql-block">母亲怕引起我们的误会,她进一步解释说,不是说你们对我们不好,这个我和你爸心里都很清楚,这次来西安看看你们,看看你们的地方,我们也就放心了。我们现在身体都还硬朗着哩,也没有什么大毛病,我们回去了你们才能安心工作,有时间了你们回来看看,我们也就知足了。</p><p class="ql-block">无奈,只好同意二老再乘坐妹子的车返程。看到父母上车后放松的表情,及略带点依依不舍的心情,此时我的内心在不停地翻腾,突然有一种小时候远离父母外出求学时的伤感。说实在的,这么多年来,与父母总是聚少离多,每年能够回去在他们身边陪伴的次数也是很有限的。虽说现在机关工作清闲了一些,可老人又不愿意到西安来,就连县城他们也觉得不自在。平常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电话与视频,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p><p class="ql-block">在父母眼中,子女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陪同父母在小区院落闲转的时候,父母一再叮嘱,要好好的工作,永远不要贪图公家的东西。做人要本本分分的,不要让人在背后地里戳脊梁骨。我们现在都好着哩,有吃有喝的,身体也没啥不舒服的,再说我们也还能动弹,你们在外边不要太操心我们,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我们当老人的也就放心了。</p><p class="ql-block">看着妹子的车子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了车流之中,我的眼睛还是逐渐模糊了。人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是啊,行孝一定要尽早,千万不能等啊!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时光匆匆,不容我们片刻停留。我们一定要多抽出时间,常回家去看看,多陪陪老人,听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珍惜与父母共度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愿天下的父母,安康吉祥,幸福永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9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