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安心语》根据王泰宽(原任城区人大主任)撰写整理(转发199集)

善良的香草

<p class="ql-block">(3225)❤️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书摘•经典品读 ✍</p><p class="ql-block"> 生 活 里 的 景 致</p><p class="ql-block"> ( 二 )</p><p class="ql-block"> 有人从梳洗打扮里,体味出才人高士的寂寞,以领会处世的哲思。梳洗打扮,只求随着自己的脸形个性,作适宜的化妆,显出个人特有的俏丽就可以了,所谓“随宜梳洗莫倾城”,何必弄成倾国倾城,绝世独立,叫人难以相配,以至自惜娉婷,有直到年老不嫁呢?高士的行为太高则毁谤丛集,才人的才思太美也忌妒丛生,都与倾国倾城一样寂寞,倒不如隨意梳洗,少戴昂贵的首饰,少展傲人的姿色,平易近人,才不致垂老迟暮而不嫁呀!</p><p class="ql-block"> 人人心头原都有这一点灵犀,触事生悟,妙应无穷,只是一朵指头大小的棉花,就塞进了耳朵,一点灰尘大小的渣滓,就眯住了眼睛。</p><p class="ql-block"> 生活里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节选自黄永武《爱庐小品》</p><p class="ql-block"> 💐 2025.10.16.</p><p class="ql-block"> 星期四 💐</p> <p class="ql-block">(3226)❤️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书摘•经典品读 ✍</p><p class="ql-block"> 冬 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 恨 水</p><p class="ql-block"> [ 中国章回小说家 ]</p><p class="ql-block"> 宿雾渐收,朝暾(tun)初出,对山白云暖暖,杂鸡子黄色。渡涸溪回顾吾庐,屋草重湿如洗,檐头白粉数片,似镌银花缀之,知昨夜霜矣。凝神小立,呼吸平和,则有热气二股,徐徐自鼻孔出。虽拂面微风,深带冷意,而环顾群山作黄赫色,罩以淡烟,小柏孤松,青影团团。面前瘦竹一丛,枝叶粉披,独作浓翠。景色冲澹,冬意毕现。在川东甚鲜冬味,浓雾终日,冬晴尤不易得。以此等情调言之,绝似江南小阳春十月,久别故乡,俯首微思,令人恨不胁生两翼矣。</p><p class="ql-block"> 无何,日上山头,檐下金黄朗澈,邻人爭率儿童,移椅坐日光下曝背。有手捧碗箸(zhu),坐而红苕饭者,热气腾腾。自碗中上达空际,人在下风,若嗅微芳。而窃窥碗上堆苕,珊瑚之皮,中裹黄玉,亦甚可爱。食者为西邻之贫媪(ao),着破袄,举蜡皮枯手,以箸夹苕大嚼,又似其味不恶。老饕(tao)之嗜,以色香味称,此岂不足称乎?而环境之配合,更有画意也。</p><p class="ql-block"> “隔篱黄犬吠生客,曝背老人弄幼孙。”虽对偶颇觉不伦,情境实亦逼真。当山村静寂,阳光和暖,破竹篱前,苍髯叟拥败絮坐枯草堆上,二三小儿,环绕膝前小犬蜷卧地下,时摇其尾,则宛然上诗之意境矣。久不得光明,一旦有之,犬且求温暖其中,而况人乎?冬日真可爱也。</p><p class="ql-block"> ——节选自张限水《山窗小品》</p><p class="ql-block"> 💐 2025.10.17.</p><p class="ql-block"> 星期五 💐</p> <p class="ql-block">(3227)❤️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 睡 后 经 济 ”</p><p class="ql-block"> 重 塑 财 富 版 图</p><p class="ql-block"> 随着Al技术和自动化没备的普及,我们正迎来一个真正“24小时运作”的时代,开启一种新经济形态。经济活动不再只发生在白天,而是任何时刻都可以完成经济的持续积累和增长,有人在熬夜加班,有人己经在睡梦中赚钱。“睡后经济”不仅是对时间的解放,更是对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潜力的深度挖掘。</p><p class="ql-block"> 所谓“睡后经济”,指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实现资产持续创造收入的经济形态。核心在于“系统替你劳动”。从自动驾驶、虚拟电厂 、Al数字人,到分布式算力、创作自动化,在未来,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可能成为“睡后经济”的一部分,可望重塑人们的资产观念和收入结构。</p><p class="ql-block"> 自动驾驶与Al数字人作为“睡后经济”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从中窥探“睡后经济”雏形与发展。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应配套基础设施的成熟和普及,消费者将逐渐从“拥有汽车”转向“使用移动服务”。这种转变将进一步推动“睡后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市场增量。</p><p class="ql-block"> 从Al数字人直播带货、Al客服帮忙接单,到Al数字员工参与店铺经营,Al正在改变中国店铺与外贸工厂的触网之路。通过科技赋能,一些“夫妻店”“小厂子”也能拥有不下线的数字员工。洞悉市场变化的Al助手,让千百万小微企业在“睡后经济”的浪潮中“共舞”。</p><p class="ql-block"> 即便“睡后经济”日益变得触手可及,我们也不能陷入不劳而获甚至放弃劳动的迷思和幻觉。真正意义上的“睡后经济”,需要前期的长期投入和技续优化,它恰恰体现了对更高层次劳动的肯定 :先通过技术劳动和知识积累建立体系,再让体系在后台持续运转,为社会与个带来稳定的价值产出。</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睡后经济”也不能以技术为壁垒,让一部分人在梦里数钱、另一部分人在夜里失业。它应成为全社会“醒来”后共同享有的增量财富。只有当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脚步同频,当财税扛杆、技能杠杆、知识杠杆协同发力,“睡后”的效率才能转化为“醒来”的公平,让数字化的齿轮转动起来,真正推动共同富裕的列车行稳致远。</p><p class="ql-block">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p><p class="ql-block"> 💐 2025.10.18.</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 💐</p> <p class="ql-block">(3228)❤️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什 么 是 福 流</p><p class="ql-block"> ( 一 )</p><p class="ql-block"> 【 发现福流最令人着迷,因为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在享受 】</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福流呢?它是一种因全神贯注而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是以积极情绪为主的全身心投入而带来的一种状态,包括愉悦、兴趣、忘我,还包括兴奋、充实等情绪。所以说,福流是一种美妙的、复会型的精神体验。与情绪福流相对的,是烦躁、无聊、冷漠、着急、焦虑等。</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普里维特与邦迪克的研究成果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以123名大学生在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体验进行了调查,发现福流最令人着迷,因为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在享受。福流类似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巅峰体验,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欣然与愉悦。</p><p class="ql-block"> 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调查,结果发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运动、看电影,最寓易产生福流 ;其次是爱情生活、社交活动、学习、工作。没有太多挑战的事,如做家务、看电视,则很少产生福流,像闲逛这样的事几乎不能产生福流。因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日子,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乐。</p><p class="ql-block"> ( 待 续 )</p><p class="ql-block"> 💐 2025.10.19.</p><p class="ql-block"> 星期日 💐</p> <p class="ql-block">(3229)❤️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什' 么 是 福 流</p><p class="ql-block"> ( 二 )</p><p class="ql-block"> 处于精神福流中,人们完全意识到不到时间的流逝,常有“时间过得真快”的感慨,也察觉不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写作经常给我福流。我白天工作繁忙,经常在晚上写作,有很多次,写着写着,推开窗,发现天己经亮了,顿时,一种神清气爽的幸福感向我袭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心中也荡漾着草长莺飞的蓬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在情绪福流中的人们,不再仅仅期待好的结果,更重要的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对参与者的奖赏和鼓励。大家熟知的“庖丁解牛”就是如此。脏兮兮的屠宰工作被一个屠夫变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个人音乐会”——“手之所触,肩之所倚,是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a)然向然,奏刀騞(huo)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在庖丁眼中,没有血淋淋的内脏,没有森森向骨,只有节奏明快的韵律,只有幸福和快感,过程中充满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美好感受。</p><p class="ql-block"> ——节选自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p><p class="ql-block"> 💐 2025.10.20.</p><p class="ql-block"> 星期一 💐</p> <p class="ql-block">(3230)❤️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为 什 么 蜂 蜜</p><p class="ql-block"> 可以保存千年而不腐</p><p class="ql-block"> ( 一 )</p><p class="ql-block"> 1913年,考古学家在埃及底比斯的一座3300年前的古墓中,发现了几个尘封的泥罐。</p><p class="ql-block"> 当封口处的蜡封被小心翼翼地撬开时,里面棕黄色的膏体散发出淡淡的甜香——那竟然是保存了3000多年仍能食用的蜂蜜!</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个场景,不禁让我想起了外婆家厨房角落的一个玻璃罐,里面的蜂蜜放了好几年,却始终没有发霉变质。</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趣的问题便随之而来 :蜜蜂究竞对花蜜施了什么魔法,竟能让这种甜味物质千年不腐,拥有超越时间的生命力呢?</p><p class="ql-block">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蜜蜂采蜜说起。当勤劳的小蜜蜂振动着每秒200次的翅膀落在花蕊上时,它那细长的口器会吸走含水量高达80%的花蜜。</p><p class="ql-block"> 这些甜液刚进入蜜峰的体内,一场精密的化学政造就开始了。工蜂的唾液腺分泌一种特殊的酶,叫作葡萄糖氧化酶,它就像一座微型的化工厂,把花蜜中的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p><p class="ql-block"> 这个过程在蜜蜂的蜜囊里不断重复,当它们飞回蜂巢时,会把半加工的花蜜吐到六边形的蜂房里,接下来数百只蜜蜂就会同时扇动翅膀,用翅膀产生的气流加速水分蒸发。</p><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有点像古老的酿酒作坊,只不过工蜂们不知疲倦地工作,直到花蜜的含水量降到20%以下——这个数字很关键,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含水量低于20%的环境里就很难繁殖了。</p><p class="ql-block"> ( 待 续 )</p><p class="ql-block"> 💐 2025.10.21.</p><p class="ql-block"> 星期二 💐</p> <p class="ql-block">(3231)❤️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为 什 么 蜂 蜜</p><p class="ql-block"> 可以保存千年而不腐</p><p class="ql-block"> ( 二 )</p><p class="ql-block"> 不过,让蜂蜜不腐的秘诀,绝不止于此。当你甪一根筷子挑起一勺蜂蜜时,会发现它的质地比糖浆更加黏稠,这其实是天然的防腐剂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蜂蜜的pH值稳定在3到4之间,相当于稀释的醋,这神酸性环境能让细菌的细胞壁像被泼了硫酸一样难以维持。</p><p class="ql-block"> 更神奇的是,蜜蜂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虽然浓度只有0.1%,却像隐形的卫兵一样,持续释放氧自由基破坏微生物的DNA。这些防御机制层层叠加,便让蜂蜜成了微生物的“生命禁区”。</p><p class="ql-block">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自然界中的其他含糖液体,比如甘蔗汁或花蜜,放几天就会变质,而蜂蜜都能“青春永驻”呢?这就要归功于蜜蜂的“工匠精神”了。每只工蜂一生只能酿造大约0.05克的蜂蜜,为了让含水量达标,它们需要在蜂房之间往返上万次。</p><p class="ql-block"> 这种近乎偏执的加工过程,实际上是长达上亿年进化的必然结果。考古化石证据显示,蜜蜂的祖先在1亿年前的白垩(e)纪就开始采集花蜜了,而人类直到8000年前才学会从蜂巢里获取蜂蜜。</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当现代科技加持的人类还在为食物防腐发愁时,蜜蜂却已经在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早就解决了这个难题。</p><p class="ql-block"> ——摘自微信公众号“寰宇志”</p><p class="ql-block"> 💐 2025.10.22.</p><p class="ql-block"> 星期三 💐</p> <p class="ql-block">(3232)❤️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关 于 大 脑 的</p><p class="ql-block"> 几 大 流 言</p><p class="ql-block"> 【 一 】正常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p><p class="ql-block"> 在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开创者)死后,科学家研究发现,他的大脑有20%被开发,远远超过了正常人被开发的大脑比例(10%)。</p><p class="ql-block"> 不好意思,只要你是个正常人,即使你睁着眼睛,什么都不想,整个大脑仍然都在使用中。如果是做一些稍微复杂的工作,如起身走路、说话,那你的大脑包括小脑、脑干,每个部位都在运行。</p><p class="ql-block"> 【 二 】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p><p class="ql-block"> 2009年,己经有科学家更加精确地计算出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细胞。</p><p class="ql-block"> 你说回舍五入就差不多了?140亿个神经细胞可等于一只狒狒的大脑!我们人类的大脑可不是”买一赠一狒狒脑”,这又不是在烫火锅!</p><p class="ql-block"> 【 三 】玩智力游戏能够让你的记忆力和思辩能力提高</p><p class="ql-block"> 常常听人说每天做些智力游戏,会帮助我们避免失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至少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常玩的这些游戏能给我们带来任何长久的认知帮助。</p><p class="ql-block"> 【 四 】大脑在压力下发挥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Deadline的确是第一生产力,但实际上外界压力只是让你集中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肯定会让你避免愚蠢的失误,或是被网络信息分散注意力。但实际上,在做任何工作时,本就应该集中注意力。当注意力集中时,压力往往不会让你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难题。</p><p class="ql-block"> ( 待 续 )</p><p class="ql-block"> 💐 2025.10.24.</p><p class="ql-block"> 星期五 💐</p> <p class="ql-block">(3233)❤️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 文摘•知识窗 ✍</p><p class="ql-block"> 关 于 大 脑 的</p><p class="ql-block"> 几 大 流 言</p><p class="ql-block"> ( 二 )</p><p class="ql-block"> 【 五 】左脑人更严谨,右脑人更有创意</p><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挡不住“快来测试你到底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这类以偏概全的解读了。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大脑的使用情况并非一成不变永远对称的。</p><p class="ql-block">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大脑的语言系统中,负责组织和产生语句的布罗卡氏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中位于左半脑,而负责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韦尼克区则位于右半脑。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在左撇子的大脑中,布罗卡氏区在右边,韦尼克区在左边。不过,这个被公认的结论也开始受到爭论,即使如此,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研究发现,这种偏向对人的性格和创造力有影响。</p><p class="ql-block"> 所以别再说什么“左脑人”“右脑人”啦。</p><p class="ql-block"> 【 六 】听西方古典音乐,会让宝宝更聪明</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莫扎特效应”,这在育儿话题中最为火爆。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概念只是大众科普的误读。</p><p class="ql-block"> 【 七 】大脑损伤是永久性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确不能完全恢复中枢神经的创伤,但这并不绝对——至少我们己经知道有多个病侧,在切除某一块大脑或半边大脑后,神经细胞重新产生了新的连接,使得理论上应该消失的大脑功能重新出现。</p><p class="ql-block"> 大脑精细而脆弱,但有时也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坚强和神奇。</p><p class="ql-block"> ——摘自《大脑使用指南》</p><p class="ql-block"> 💐 2025.10.24.</p><p class="ql-block"> 星期五 💐</p> <p class="ql-block">(3234)❤️ 晨安心语 ❤️</p><p class="ql-block">✍ 文摘•知识窗 ❤️ </p><p class="ql-block"> “ 对 冲” 到 底</p><p class="ql-block"> 是 什 么 意 思</p><p class="ql-block"> 对冲到底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烧鱼的时候有腥味,你倒点醋就没星味了,这就叫“对冲”。</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因为鱼腥味源干胺化物,胺化物呈弱碱性,倒一点酸进去就中和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冲的本质就是找两个相反的东西相互抵消。比如,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我想卖太阳帽挣钱,但手里就1000无元。本来可从进100顶太阳帽,但是我担心遇到雨天,就一顶卖不出去,于是进了50顶太阳帽,50把雨伞。</p><p class="ql-block"> 太阳帽和雨伞就是互相对冲的商品。</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好处就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我都能挣到钱。缺点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我挣的钱都不够多。</p><p class="ql-block"> 资产有三性,即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也就是说,我牺牲了收益性,换取了安全性。</p><p class="ql-block"> 对冲到底好不好呢?这取决于你的权重倾向。</p><p class="ql-block"> 对于很多工厂来讲,安全性的权重最高,是压倒性的、第一位的,它更关心的是价格波动会不会影响生产。多挣一点、少挣一点无所谓,而一旦价格上涨,原料不足导致停工就非常麻烦。所以它你的首选是对冲,通过对冲减少波动。</p><p class="ql-block"> 而对投资理财的普通人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本金有限。一共就几十万元,再分散到基金、股票、债券里面各种对冲、各种调配,最终的结果就是收益惨淡,各种配方的结果,不过是上下浮动几千元钱。所以千万不要一听到对冲风险就觉得很高大上。对冲没那么神奇,降低流动性,才是普通人高收盖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摘自《鹤老师说经济 :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p><p class="ql-block"> 💐 2025.10.25</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 💐</p> <p class="ql-block">本期插图:选自熊继雨院长的书画精品。</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