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清风朗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126320</p> <p class="ql-block">坐绿皮车去乌鲁木齐,去体验一番别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绿皮车,整洁、干净,有空调,车速是五十年前的几倍。和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坐绿皮车,五十年前的回忆油然而生。那时的绿皮车和现在可不是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在火车上几十个小时没有座位,站着也就算了,还人挤人。无法上厕所,因为厕所里都挤满了人。上车时,是先挤上去一个,然后把行李,还有孩子从车窗里塞进去。比印度好些吧,起码车顶上没有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管网上有多少人在怀念和讴歌包括绿皮车在内的那个过去,而我只要一回想起曾经很多年在绿皮车上经历的那种惨状,不禁很没有觉悟的不寒而栗!</span></p> <p class="ql-block">秋天,黄绿相间的田野,让人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西北大地,云雾袅绕的山峰,河流泥沙俱下。</p> <p class="ql-block">山下,白墙黑瓦,整齐的砖瓦房形成的小城镇、矗立的高压电线杆上,一根根高压电线绵延不绝伸向远方、粗大的钢筋水泥柱子承载着桥梁,高铁从上面呼啸而过。</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十多年间几乎年年坐火车从发配地回沪探亲,曾笑谈每年的那一点积蓄,都用来铺铁路了。</p><p class="ql-block">车上,用年轻和坚忍抵抗着拥挤、疲惫、污浊的空气;车外,贫瘠的土地、歪歪斜斜的茅草屋聚集成的村落、穿着补丁摞补丁衣服的农人在田里拉着犁耙……</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曾经的过去,这是我们曾经常坐的绿皮车。</p><p class="ql-block">过去了,和曾经的绿皮车相比,坐现在的绿皮车就是一种享受了!</p> <p class="ql-block">饕餮之徒到乌市,这几天都成了和田二街的常客了。</p><p class="ql-block">满街的水果、干果,各种新疆美食,挡不住的诱惑,什么血糖血脂胆固醇全都丢在了脑后。</p> <p class="ql-block">和田2街上的石榴那真叫个大,和婴儿的头一般,价格不便宜,一个就要二十八元呢。到处都有鲜榨石榴汁卖,酸甜可口。</p><p class="ql-block">新疆水果多,葡萄更多,红葡萄紫葡萄马奶子葡萄,品种繁多。有一种没见过的葡萄,紫色,手指般长,薄皮多汁甜中带点微酸。</p><p class="ql-block">西瓜、哈密瓜满街都是,有一种老汉瓜,口味没有网上追捧的好。卖无花果的也多,可惜不太合我的口味。</p><p class="ql-block">满街都是买馕的摊子,馕的品种很多。大的像脸,小的就很袖珍了。有一种外面是烤得香脆的馕,里面裹着一包牛肉,可以握在手里,就叫“一把抓”。有一种馕咖啡,就是用馕做咖啡杯,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新疆美食品种繁多,什么肚包肉、缸子肉、架子肉,最好吃的是煮得烂熟的羔羊肉,香、烂、嫩。骆驼肉也挺不错的,而马肠子做成的香肠,切成一片一片的,咸香咸香的,是真的好吃。</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p><p class="ql-block">看着熙熙攘攘满大街从这家吃到那家的食客,忽然想到,这人群中,有多少人是白天品尝着美食,吃得满嘴流油,晚上回到家,按着手机表达着满腔的对挨饿的过去那种深切的怀念和虔诚的膜拜之情?</p><p class="ql-block">是真的是想回到过去,隔三差五地吃个糠团子忆苦饭,忙时吃干闲时喝稀吗?</p><p class="ql-block">不是过来人就不说了,挨过饿的,真的不愿意过现在的好日子,愿意瓜菜代吗?</p><p class="ql-block">难道是看不得人好?不能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管几类分子,都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让这些人难受了?</p><p class="ql-block">不至于吧,宁愿自己也吃糠咽菜,也看不得周围的人都能吃香喝辣!</p><p class="ql-block">什么人啊!</p> <p class="ql-block">领馆巷是乌市的又一处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到了领馆巷,食欲不由自主地又被打开,味蕾变得敏感起来,四五十年前的饥饿感原本已经陌生了,现在似乎又卷土重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忽然发现,在乌鲁木齐有个在上海没有的现象:没有城管!</p><p class="ql-block">我家附近有个不大的步行街,叫安盛街。有些卖蔬菜水果、粮油熟食、日用杂货的店铺,倒不多见城管的身影,却常见被称为“黑猫”的协管,隶属街道办,一身黑色制服,在街面维持秩序。这些人虽说是编制外的城管替身,但挑着担子,骑着三轮的流动商贩,也只能趁着协管还没上班的时候,卖一会东西,协管一到,就被撵得东奔西窜作鸟兽散。</p><p class="ql-block">而你不管是在和田二街,还是领馆巷,是个人都能择地摆摊,哪怕端个装十个八个无花果的盘子,也能在街头拐角做买卖,没人管你,更没人撵你。偏偏整条街上热闹非凡却秩序井然,不脏不乱,挺好的!</p><p class="ql-block">看来繁荣,不能靠驱赶和呵斥。</p><p class="ql-block">又想起了过去,这满大街的商贩,在那时候都是投机倒把犯吧!缅怀过去的人,这眼前的繁盛街景,这满耳的买卖吆喝声,这许多辛苦经营养家糊口的店铺摊位,会不会让他觉得刺眼刺耳?是不是会闭上眼重温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回到过去?乌鲁木齐的店家商铺怕是不会答应!</p> <p class="ql-block">游乌鲁木齐,怎么能不去大巴扎?</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极富新疆民族特色的大集市,不来一趟大巴扎,不算来过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老人演奏民族乐曲。</p> <p class="ql-block">耸立在大巴扎里的观光塔</p> <p class="ql-block">坐上电梯直达六楼。</p> <p class="ql-block">近处的大巴扎,远处的乌市街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里有着好几条商业步行街,各种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我不禁想,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每天都要吃掉、用掉多少物资啊!可满大街的都还是吃不完、用不完的商品。商家在不遗余力地推销,媒体在说生产过剩。我不懂经济,就像我不懂政治一样,我只觉得这算不算“物资极大丰富”?即使是过剩,是不是总要比“物资极其匮乏”来得好?</p><p class="ql-block">至今还有人或发帖,或转帖,深情怀念计划经济。不是过来人就不说了,这个年纪的人,真的觉得那种恨不得闻个屁都要凭屁票的票证经济很幸福吗?</p><p class="ql-block">现在这样不好吗?享受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成果,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想吃啥有啥,想买啥就买啥,偏偏就怀念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过去?</p><p class="ql-block">一面享受着丰衣足食,一面缅怀贫穷匮乏,讴歌饥饿、苦难,封闭、落后,这是不是精神分裂?</p> <p class="ql-block">“六馆一心”中的中心文化塔</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博物馆、规划馆、音乐厅、大剧院、文化馆围绕着中心文化塔。</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有个极具现代色彩的建筑群——六馆一心,这是乌鲁木齐的新地标。</p><p class="ql-block">六馆一心的设计以天山雪莲为原型,六馆如花瓣围绕中心塔,象征了多民族的团结和谐,体现了新疆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六馆一心建筑面积25.65万平方米,是集文化展陈、演艺演出、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提供教育、展览、演艺、休闲等多元文化,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p><p class="ql-block">这个新地标很新,新的连有些当地人都不清楚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我们向连锁酒店的前台和保安都打听不到,还以为手机视频上的展现,是乌市不同地方的场馆艺术合成的呢。</p><p class="ql-block">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普通人的认知时间,现代化的发展一日千里,那些思想还活在过去的人,他们的怀旧、昏聩、颟顸丝毫也不会影响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身处现代世界,心还在大清的遗老遗少总是有的,手里握着智能手机,刷着小视频,嘴里念念有词,叨咕着那年月,那时候多好,多纯……</p><p class="ql-block">不是有句话说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不奇怪。</p><p class="ql-block">活久见!</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在发展,新疆在发展。鼓吹回到过去的人,不是蠢,是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