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6667781</p><p class="ql-block">作者:龙哥 摄影:龙哥</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福州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九月底,在这金风送爽、诗意盎然的时节,怀着对闽南古韵的无限憧憬,与小区旅友踏上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追寻历史遗韵的奇妙游学之旅。经过六个多小时动车的风驰电掣,下午3点多,我们终于抵达了福州。旅行团的大巴早已在站口静静等候,它宛如一位忠实的伙伴,载着满心期待的我们,驶向那魂牵梦绕的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踏入三坊七巷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条悠悠的时光回廊,往昔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导游带着我们从停车场缓缓穿梭进入文儒坊,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星星点点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岁月深深浅浅的痕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儒坊,单听名字便觉书香四溢,这里曾是文人雅士云集之处,古往今来,不知走出了多少饱读诗书、心怀天下的贤才。坊内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那些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据古籍记载与导游的详细介绍,三坊七巷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起源于晋代,形成于唐五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福州这片土地上。然而,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这三坊七巷这街,为什么一边称坊,另一边称巷。这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历史文化的瑰宝,还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还享有“中国名人聚居地”的美誉,林则徐展览馆就在这片神奇的坊巷之中。此地先后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大量对中国近现代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众多名人在此生活,他们的智慧与才情在这里交融碰撞,使三坊七巷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当之无愧的重要承载地。漫步其间,仿佛能看到这些名人曾经的身影,感受到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热血与豪情。</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以独特的“巷坊”形式布局,“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和“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相互毗邻,坊巷纵横交错,“坊”位于西侧,“巷”位于东侧,宛如一幅精美的棋盘。石板铺地,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形成了具有浓郁福州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区。行走在坊巷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又繁华的时代,每一步都能踩出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经典风格,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普遍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房屋的梁架、斗拱、门窗等木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如门窗扇上常见的镂空雕刻,题材丰富多样,有娇艳欲滴的花卉、栩栩如生的动物、灵动活泼的鸟兽等,刀法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自然,美轮美奂,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匠心独运。这些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p> <p class="ql-block">在坊巷间悠然漫步探寻,本应完整领略三坊七巷的独特魅力,可由于时间有点紧,只寻得二坊六巷。满心疑惑不甘之时,询问导游,导游不确定的说,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好似没听说已被拆迁?还是我们忽略遗漏了?这不确定的回答,让人心中涌起一丝失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发展的进程中,总有一些美好在不经意间消逝,留下无尽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行至一处,导游兴奋地说要带我们去拍那棵闻名遐迩的千年爱心树。这棵古树,躯干粗壮,枝繁叶茂,似一位慈祥的老者,敞开怀抱,庇护着整个街区。我们围在树下,变换着各种角度,试图拍出那传说中的爱心形状,可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拍不出滿意的爱心照片,只得暂时放弃。</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夜幕如轻纱般悄然降临,华灯初上,为三坊七巷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霓裳。我们在文儒坊旁边的饭店里,开启了一场与闽南美食的邂逅。一道道精致的佳肴端上桌来,味蕾瞬间被那独特的风味点燃,满是满足。“民以食为天”,这一顿地道的闽南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闽南文化的生动诠释,让我们从饮食这一独特视角,初步领略了这片土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出饭店门口,太阳的余晖如诗如画,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宛如一幅天然的油画。就在这时,我不经意间抬头,竟看到了那棵心心念念的千年爱心树。此时的它,在晚霞与灯光的映衬下,那原本难以寻觅的爱心形状,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它就像一颗炽热的心脏,在街道中央静静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爱心树的发现,恰似一次意外而美好的邂逅,原来,这爱心是有时间与位置的密码,只有在恰当的角度,才能真正显现它的美妙,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岁月的神奇雕琢。</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神奇的爱心树,三坊七巷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特色景点。衣锦坊中的水榭戏台,古色古香,雕饰精美。那飞檐翘角、木雕花窗,无不彰显着古人精湛的技艺。遥想当年,这里必定是丝竹声声,好戏连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齐聚一堂,共享这视听盛宴。如今,虽繁华不再,但站在戏台下,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扬的唱腔,看到那灵动的身影,感受到往昔的热闹非凡。岁月的痕迹虽悄然爬上了戏台,但它所承载的戏曲文化,依然在这里熠熠生辉,成为三坊七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七巷这里,能真切地感受到闽南人民对海洋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妈祖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闽南人民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精神的象征,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趟三坊七巷的游访中,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游学。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砖瓦,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条坊巷、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古老的坊巷,那种历史文化底蕴,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现代发展的同时,更要珍视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三坊七巷就像一部鲜活的史书,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着历史的智慧,反思着现代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欢迎欣赏感谢关注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