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雪冰 <p class="ql-block">有這樣一座洞穴城市,曾經是個不為人知的古村落。歷經風雨與兵戎,時至今日,成為世界現存的大規模洞穴城市之一。那就是瓦爾齊亞洞穴遺址。整個洞穴村在歷史上的各個重要發展階段,随著自然環境和人類發展不斷演化改造,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和格魯吉亞最偉大的塔瑪拉女王有關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瓦爾齊亞洞穴遺址又被稱為洞穴村,位於阿哈爾卡拉基西南30公裏處,庫拉河上遊左岸一座小山東坡上,是人工開鑿的洞穴群。是格魯吉亞眾多洞穴遺址中規模最大最具參觀價值的一處景點。自1985年以來,該遺址已成為瓦爾齊亞歷史建築博物館的一部分,其中包括46個建築遺址、12個考古遺址和21個紀念藝術遺址,被列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備選名單。</p> <p class="ql-block">整座洞穴城市有13層樓髙,包括600間房屋,有修道院、教堂、宫殿、以及一系列灌溉系統,澆灌著梯田狀的農地。窯居依崖而建,俯瞰著深邃的河谷,借助周圍地势而建,完美地配合當地的生態系統,構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壯觀“洞穴城市”。</p> <p class="ql-block">就在格魯吉亞最偉大的塔瑪拉女王領導格魯吉亞日益強盛的過程中,她完成了瓦爾齊亞洞穴城市的建設。她在父親所建的瓦爾齊亞要塞基礎上,建立了一座規模龐大的修道院。從此這裏成為宗教中心。在國家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精神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安息教堂位於整個洞穴城市的中心,西面有40個洞穴群,東面有79個洞穴群。整個洞穴村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個城市,是垂直城市的鼻祖。繁盛時期可以容納5萬人。至今仍有人居住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塔瑪拉統治的最後幾年,格魯吉亞已經達到了中世紀權力和威望的頂峰。塔瑪拉的疆土北起大髙加索山脈南延展至埃爾祖魯姆,西北起科爾基斯東南至占賈一带(今阿塞拜疆境内),形成了一個泛髙加索帝國,希爾凡是它的附庸,特拉布松王國是它的盟友。現代格魯吉亞歷史學家稱頌塔瑪拉為“從黑海到裏海的土地主人。”</p> <p class="ql-block">塔瑪拉和大衛有兩個孩子,大約在1192年女王生下了兒子喬治·拉薩——未來的喬治四世。女兒魯蘇丹誕生於1195年,在未來也繼承了哥哥的王權。延續著王族的神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但進入13世紀後格魯吉亞卻不斷受到蒙古、波斯、土耳其的入侵,整個國家陷入了分裂混亂之中,社會經濟陷入瘫痪。相傳當時塔瑪拉王後修建瓦爾齊亞洞穴城市就是為了抵御蒙古人的侵襲。</p> <p class="ql-block">後來歷經戰亂,至1551年格魯吉亞軍隊在此大敗於波斯人手下,波斯軍隊大肆劫掠破壞,洞穴城市日漸衰落。但洞穴教堂、居室、地道等遺跡尚在,也保存有一批精美壁畫,尤其是保存了喬治三世和塔瑪拉女王父女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在塔瑪拉執政時期軍事和文化上的成就使格魯吉亞達到了巔峰時代,瓦爾齊亞洞穴遺址就是那個時代輝煌的遺留。加上她作為女性統治者的角色,使格魯吉亞藝術和文化的歷史增添了理想化和浪漫化。時至今日她仍然是格魯吉亞文化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2025.10.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