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25年10月24日,《城市之间—罗迎喜》感恩日志3663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读武志红老师的书,有个画面格外触动人心:一个人极爱大型犬,哪怕本带凶性的犬只,在她全然的接纳与轻柔抚摸下,也会瞬间卸下防备,温顺地蜷在她怀里。他还说,即便儿时不愿听父母的话,却在他们的威严下不得不屈服时,我们也该清晰告知:“我不是被你的威严压迫而服从,而是此刻选择心甘情愿地接纳你的威逼。”人与人相处,难免撞见对抗、甚至生出敌意,老子所言“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恰是这般智慧——当我们全然接纳这份敌意或对抗时,至少不会让它愈演愈烈,多数时候,这份紧绷还会慢慢消融。</p><p class="ql-block"> 近来与一位同事交流,总收到些带着对抗的信号。或许是天生性格磁场的差异,我们之间常有这类无形的“拉锯”。这次我心里没有自己的不舒服,而是为她的未来生出的不安与牵挂——昨天的电话里,这种感觉愈发明显。我想,她现在正站在三个路口:寻找自我(自我成长)、明确职场价值与规划、推进自己的创业项目,需要从中锚定一个清晰的目标。虽然她最终怎么选,我没有预设,也全然允许,但仍希望能通过交流,帮她找到一个由自己笃定的方向。如今竞争这样激烈,处处都在“卷”,我们必须直面现实、聚焦目标,才能找到突破口;不然总想“什么都要”,最后很可能“什么都抓不住”。人生到了关键阶段,有些事能等,有些事若不及时做,往后的路或许会难走许多。</p><p class="ql-block"> 人在学习里浸泡,总会慢慢成长、悄悄改变,这一点,需要我们一路走一路肯定自己。可学习的圈子待久了,也容易不小心掉进另一个“小社会”。我问:“在这个公益与学习的圈子里,你呈现出的,是真诚、真实的自己吗?”这个问题不需要答案,却需要一份时刻在线的觉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别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目的,就暗自得意;更别看见圈子里的行业与机会,就乱了脚步、偏了轨道。天上从不会掉馅饼,“深耕自己,莫向外求”,唯有守着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才是能走得长远的路。</p><p class="ql-block"> 聊到创业项目时,我问:“这个项目的成功,能依赖总部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总部也还在摸索中。我们都认可这是个踩在趋势上的好项目,可趋势再好,成功的关键仍在入局时机。如果连入局时机都没法确定“刚刚好”,那便只能躬身入局,靠自己扛起责任、主动创造,用自己的实践与摸索,帮总部理清方向。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否则,一直坚持的底气,又从哪里来呢?</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职场。老板或许该看见员工过去的功劳,可没人能靠着“功劳簿”一直安稳度日。市场这么“卷”,需要的是精准到分毫的决策,那种“老板只指个大方向就能成功”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如今必须沉下心来,重新躬身入局,钻进工作的日常里,才能发现那些能提升的微小机会。而正是这些持续的微小进步与改进,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才是最终能让人胜出、不被市场推着走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这场交流里,既看见彼此的成长,也看见彼此“秉性难移”的真实。良好的关系本就是彼此赋能,可赋能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管怎样,希望对方能越来越好的这份心意,从来没变过。生命这条路,本就是边走边瞧、边行边悟呀!加油,亲爱的玺宝,你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等着去探索呢!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