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社论,读后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社论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践路径和重大原则,为我们立足岗位、砥砺前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县发展和改革局农业股的负责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必须扛牢扛实的时代使命。</p><p class="ql-block">一、深刻领会,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p><p class="ql-block">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定位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亿万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它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革新、产业体系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摒弃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思维,树立大食物观,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障“吃得饱”的基础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健康”。同时,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这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基石,也是我们谋划一切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p class="ql-block">二、立足县情,找准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学习贯彻社论精神,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我县是传统农业县,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一定的产业基础,如:连城县现代白鸭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连城县地瓜甘薯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偏短、品牌影响力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挑战。作为发改局农业股,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p><p class="ql-block">1.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 对标国家和省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和完善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相关规划。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引导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p><p class="ql-block">2. 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积极谋划、争取和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农业现代化重点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现代化改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应用、种业提升工程等领域,加强项目储备和申报,以高质量项目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3. 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价值链条。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业从生产环节向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延伸。积极探索“农业+电商”“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p><p class="ql-block">4. 坚持绿色导向,促进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p><p class="ql-block">5. 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主体。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p><p class="ql-block">三、提升能力,锻造服务现代化的过硬本领</p><p class="ql-block">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具体负责农业领域发展规划和项目管理的干部,我将带头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行家里手。要不断提升项目谋划、政策对接、统筹协调的能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农业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将以学习人民日报社论为新的起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去,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