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次在欧洲难忘的乘车经历: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搭乘火车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只要3小时车程即可抵达。两个首都靠得如此之近!我们临时在车站买票,兴匆匆地上车找座位坐下。一会儿来人说这是他们座位。我们只好换了个座位,对面两美国人,很放松坐着,没想到一会儿被人赶了。才知座位必须付费预订,之前买票时售票员怎么没提醒我们呢。郁闷之余,火车开动了,庆幸着还有座位,没想到下一站,又被人赶了起来。我们找列车员订位,被告知没有空位。只好狼狈地来到硬卧的走道上站着直到布达佩斯。这让我回想起当年上大学乘火车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Hungary):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横跨潘诺尼亚盆地(Pannonian Basin)的大部分地区,北邻斯洛伐克(Slovakia),东北部与乌克兰(Ukraine)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罗马尼亚(Romania)接壤,南部与塞尔维亚(Serbia)接壤,西南部与克罗地亚(Croatia)和斯洛文尼亚(Slovenia)接壤,西部与奥地利(Austria)接壤。匈牙利位于多瑙河(Danube)流域内,以大片低地平原为主。该国拥有 960 万人口,主要由匈牙利人(Hungarians),即马扎尔人(Magyars)和罗姆人(Romani people)组成。匈牙利语(Hungarian)是官方语言,为欧洲最广泛使用的非印欧语系语言。</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Budapest):匈牙利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著名中世纪古城,现在是欧盟第七大城市,也是中欧和东欧第二大城市。位于风景如画的多瑙河(the River Danube) 中游两岸,地处潘诺尼亚盆地(Pannonian Basin)中心的战略位置,坐落于连接多瑙河沿岸丘陵和大平原的古老贸易路线上。早先是遥遥相对的三座城市,即河右岸多山,为布达(Buda)及老布达(Óbuda)两座城;河左岸地势平坦,为佩斯城(Pest)。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于1873年合并成一个城市,正式更名布达佩斯(Pudapest)。横跨河上的8座大桥和穿越多瑙河底的一条现代化地下铁道将布达与佩斯连为一体。这座素有“多瑙河明珠”和“东欧巴黎”美誉的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情调.....</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历史是一部动荡史:</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始于早期凯尔特人(Celts)的定居点,后来被罗马人占领,成为一个军事定居点。公元106年,它成为罗马帝国的多瑙河沿岸边境省下潘诺尼亚(Pannonia Inferior)的首府,称之为阿昆库姆镇(Aquincum),即如今的老布达区(the Óbuda district)。罗马人在此修建了道路、圆形剧场、浴室和带地暖的房屋。阿昆库姆是匈牙利保存最完好的罗马遗址。</p><p class="ql-block">公元896年匈牙利公国(Principality of Hungary)建立,是潘诺尼亚盆地(Pannonian Basin)最早有记载的匈牙利国家。 公元1000年斯蒂芬一世(Stephen I)国王登基,将公国转变成基督教王国。该地区于1241年遭到蒙古人(Mongols)的洗劫,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King Béla IV)下令在城镇周围修建加固的石墙,并在布达的山顶上建造了自己的宫殿。德国移民受邀重建并定居布达和佩斯。1361 年,布达成为匈牙利的首都。到15世纪,在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国王马加什·科维努斯(Matthias Corvinus)的统治下,布达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文化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1541年,布达被奥斯曼帝国攻占,并统治了近150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城内建造了许多著名的浴场。</p><p class="ql-block">1686年哈布斯堡王朝领导的神圣同盟军队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回了布达。之后匈牙利开始被哈布斯堡君主国统治。1848-1849 年匈牙利革命和独立战争(Hungarian Revolution and War of Independence of 1848–1849 ),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起义在布达佩斯爆发。尽管战争失败了,但它是匈牙利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构成了现代匈牙利民族认同的基石,革命爆发的周年纪念日 3 月 15 日成为匈牙利的三个国庆节之一。1867年奥匈和解,奥匈帝国由此诞生,这使得布达佩斯成为双君主制的孪生首都,开启了布达佩斯历史上的第二个伟大发展阶段。1873 年布达、佩斯和老布达合并后,布达佩斯成为了一座国际化城市,充满活力的佩斯发展成为该国的行政、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8年,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匈牙利宣布独立,成为匈牙利共和国(Republic of Hungary)。之后匈牙利加入了轴心国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和罗马尼亚军队对布达佩斯长达50天的包围战。在围城战期间,约有38,000名平民死于饥饿、军事行动以及极右翼匈牙利民族主义组织箭十字党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处决。最终苏联红军从纳粹德国手中夺取了匈牙利,并对其实施军事占领,建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Hungarian People's Republic,1949-1989 年),期间苏联对匈牙利的政治事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共产党政府认为布达城堡等建筑是前政权的象征,于20 世纪 50 年代,宫殿被夷为平地,所有内部装饰均被摧毁。由于政治压迫和经济衰退,1956年在布达佩斯爆发了一场反苏起义,旨在反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服从苏联的政策,起义持续了 15 天,后被苏联坦克和军队镇压。1989年,匈牙利与奥地利互相开放边界加速了东方集团和苏联的瓦解,匈牙利成为多党议会制民主国家。</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与布达城</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与佩斯城</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Danube):最先在脑海里浮现的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二世(Johann Strauss II)创作的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代名詞《蓝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多瑙河是蓝色的吗?我在布达佩斯见到的多瑙河不是蓝色的,而是浑浊的棕绿色。</p><p class="ql-block">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次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Volga),也是欧盟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the Black Forest),最后注入黑海(Black Sea),全长2857公里。这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河,曾是罗马帝国的边境。是中东欧极为重要的国际河道。在21世纪,它连接了十个欧洲国家,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河上有许多城市,其中包括四个国家的首都: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匈牙利的布达佩斯(Budapest)和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Belgrade)。</p> <p class="ql-block">城堡山(Castle Hill,Várhegy):布达佩斯第一区的一座小山,海拔175米,长约1.5公里,宽约0.4公里。它位于多瑙河右岸,盖勒特山(Gellért Hill)和玫瑰山(Rose Hill)之间,是布达山(the Buda Hills)的一部分,城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Várnegyed)位于山顶,布达城堡周围有许多古迹。该地区是首都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Várnegyed):位于城堡山(Castle Hill)上,为布达城堡建筑群的防御墙和堡垒内的区域,对应于中世纪的布达王城,是布达佩斯最古老的地区。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该区自1247年以来一直有人居住,其中心是布达城堡(Buda Castle)和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之间的街道。该区以中世纪、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房屋、教堂和其他古迹而闻名。城堡区内有几座著名的政府建筑,包括桑多尔宫(Sándor Palace)和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Carmelite Monastery of Buda)。当地人将这片街区和宫殿统称为“城堡”( Vár)。城堡区通过城堡山缆车与克拉克·亚当广场(Clark Ádám Square)和塞切尼链桥(Széchenyi Chain Bridge)相连。</p><p class="ql-block">我们花了约大半天时间游览了城堡区一小部分地方,如地图显示:</p><p class="ql-block">最南端(最左侧)是重建的中世纪防御工事大隆德拉和权杖塔(The Great Rondella and Mace Tower,25)。</p><p class="ql-block">相邻是布达城堡建筑群,内设: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Budapest History Museum,1)、塞切尼国家图书馆(National Széchényi Library,2)、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Hungarian National Gallery,3)。</p><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建筑群北侧是桑多尔宫(Sándor Palace,7)和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Carmelite Monastery of Buda,Karmelita,8)</p><p class="ql-block">桑多尔宫前方是布达城堡缆车(Buda Castle Funicular,5)和克拉克·亚当广场(Clark Ádám Square),广场上有亚当克拉克隧道(Adam Clark Tunnel)。</p><p class="ql-block">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对面是前匈牙利军队最高指挥部大楼(Former Honvéd High Command)。</p><p class="ql-block">穿过迪什广场(Dísz Square),沿着塔尔诺克街(Tarnok utca)走,抵达圣三一广场(Holy Trinity Square)。广场上矗立着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14)和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1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Várnegyed)</p><p class="ql-block">照片:多瑙河、布达城堡、桑多尔宫和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布达亚当克拉克隧道(Adam Clark Tunnel),位于布达佩斯城堡山下,长350米。于1856年通车,从这里可以前往山后布达的各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哈布斯堡门(Habsburg Gate):这座新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大门是布达城堡区的入口。它始建于20世纪初,由匈牙利建筑师奥劳约什·豪斯曼(Alajos Hauszmann)设计。</p><p class="ql-block">哈布斯堡门右侧是巨大的青铜雕像图鲁尔鸟雕像(Turul bird statue)。</p> <p class="ql-block">图鲁尔鸟雕像(Turul bird statue)</p><p class="ql-block">位于布达城堡东北角,高耸于哈布斯堡门右侧的悬崖边,俯瞰着多瑙河,展翅欲飞。猎鹰爪子里抓着阿提拉(Attila)之剑,据说它有征服世界的神力。青铜雕像高6米,由匈牙利雕塑家久洛·多纳特(Gyula Donáth)于1903年设计铸造,它完美地融合了艺术、神话和历史,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图鲁尔鸟(Turul bird)是一种神话中的猛禽,在匈牙利传统和突厥(Turkic)传统中,通常被描绘成猎鹰。图鲁尔神鸟是匈牙利传说中的守护神,它是独特的马扎尔人(Magyar)身份的民族主义象征,也是强大的国家象征。</p><p class="ql-block">匈牙利王朝的传奇祖先阿尔莫斯(Álmos)是约850年起匈牙利部落“松散联盟”的第一任首领,他是匈牙利人的神圣统治者。据称阿尔莫斯是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the Hun)“一脉”的后裔和“图鲁尔家族”(the Turul kindred)的成员。根据在《匈牙利人的事迹》和《史记图画》中记载的著名埃梅塞(Emese)传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尔莫斯</span>的父亲是一位匈牙利王子,母亲是被称为“所有匈牙利民族之母”的埃梅塞(Emese)。在母亲埃梅塞怀上他时,图鲁尔鸟出现在她的梦中,这通常预示着一个王朝的诞生。图鲁尔神鸟也成为了阿尔莫斯守护神,保护他免受伤害。</p><p class="ql-block">匈牙利民族以阿尔莫斯的部落而闻名,该部落是匈牙利七个部落中最强大的。后来阿尔莫斯儿子阿帕德(Árpád)继承了王位。公元889年,他带领族人从顿河畔(the Don River)的定居点向西迁移。公元896年,阿帕德被七个匈牙利部落选为领袖,他率领族人翻越喀尔巴阡山脉(the Carpathian Mountains),征服喀尔巴阡盆地, 定居潘诺尼亚(the Pannonian)平原。传说阿帕德来到这里是得到图鲁尔神鸟在前方飞翔引路。后来阿帕德成为匈牙利的第一位大公(889-907年),阿帕德王朝(Árpád dynasty)的创建者。 阿帕德王朝也被称为图鲁尔王朝(the Turul dynasty),从9世纪末到1301年统治匈牙利。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帕德王朝</span>统治下,匈牙利从一个匈牙利部落联盟转变为欧洲中东部的一个强大国家。</p><p class="ql-block">下方照片图鲁尔鸟雕像,位于布达佩斯自由桥(Liberty Bridge)柱上。</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Buda Castle):匈牙利国王在布达佩斯的历史城堡和宫殿建筑群。这座城堡通常被称为皇宫(the Royal Palace)。宫殿建筑群位于城堡山(Castle Hill)的南端,矗立于城堡山之巅,俯瞰着整座城市。建筑群高出多瑙河48米,面向多瑙河的三百多米长的正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防御城墙向北延伸包围了整个布达城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Buda castle):有着一段动荡的历史,反映了匈牙利的兴衰变迁。</p><p class="ql-block">1242年,在蒙古人首次入侵匈牙利后,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Béla IV ,1206–1270) 于1247-1265年间在城堡山上建造了第一座堡垒,并建造了厚厚防御城墙环绕定居点。随着匈牙利人和德国人的迁入,定居点逐渐发展壮大,第一座城堡也在此建造。这座城堡后来被围攻了至少三十一次,如今已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纪,国王拉约什大帝(King Lajos the Great)在此建造了一座罗马式城堡,并于1356年竣工。大约四十年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卢森堡国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of Luxembourg)把这座早期城堡改建扩建成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宫殿以彰显他在欧洲统治者中的显赫地位。这座宫殿成为他的主要住所,是中世纪晚期最大的哥特式宫殿,也是欧洲最宏伟的宫殿之一。五十年后,伟大的匈牙利国王马加什·科维努斯(Matthias Corvinus)认为西吉斯蒙德建造的宫殿过于朴素狭小,于是下令紧邻西吉斯蒙德宫殿建造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宫殿,并修建了一座宫殿花园,这标志着布达佩斯历史的巅峰。这座城市的繁荣吸引了来自欧洲大陆各地的艺术家和工匠。</p><p class="ql-block">1541-1686年,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宫殿逐渐衰败。这座中世纪宫殿在1686年的大围城战中被摧毁。奥斯曼帝国被驱逐后,布达城堡昔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匈牙利的新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开始重建布达城堡,在接下来的150年里,重建工作持续进行。但1810年的大火以及1849年匈牙利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中,新城堡的大部分宫殿被摧毁。</p><p class="ql-block">1867年奥匈帝国妥协后,布达佩斯亟需一座宫殿来彰显匈牙利的独立。1881年,19 世纪中后期欧洲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的米克洛什·伊布尔(Miklós Ybl)受命重建这座宫殿。</p><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这座城堡在德意志国防军与红军之间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再次被摧毁。城堡的再次重建始于1950年,由建筑师伊什特万·雅纳基(István Janáki)根据伊布尔(Ybl)的方案进行设计。如今宫殿由多个翼楼组成,围绕着狮子庭院(Lion Courtyard)排列。内设有匈牙利国家美术馆(Hungarian National Gallery)、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Budapest Historical Museum)和塞切尼国家图书馆(National Széchényi Librar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桑多尔宫(Sándor Palace):位于布达城堡建筑群北面。</p><p class="ql-block">这座新古典主义贵族宫殿由文森特·桑多尔伯爵(Count Vincent Sándor)于1803-1806年委托建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文森特·桑多尔伯爵是奥地利帝国的哲学家和贵族。他的儿子被称为“魔鬼骑士”(Devil's Rider)的莫里克·桑多尔伯爵(Count Móric Sándor)以其惊心动魄的马术技艺闻名全欧洲。宫殿由维也纳宫廷建筑师,也是古典主义末期“公务员建筑”的领军代表约翰·阿曼(Johann Aman)和匈牙利建筑师,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关键人物米哈里·波拉克(Mihály Pollack)设计,由一座兵营改建而成。当时,它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建筑,配备了蒸汽供暖、管道系统、浴室、游戏室、吸烟室和冬季花园。此外,还有一条带顶棚的通道连接着邻近的城堡剧院(Castle Theatre),即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Carmelite Monastery of Buda)。</p><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随后成为奥匈帝国匈牙利总督府,直到1848 年匈牙利革命失败。此后,宫殿及其面向广场的相邻建筑被出租作为政府办公室。1874年,该建筑被总理办公室接管,其内部按照米克洛什·伊布尔(Miklós Ybl)的设计进行了改建,以适应其新的功能。之后共有十九位匈牙利总理曾居住在这座宫殿中,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建筑进行了改造。二战期间,宫殿化为废墟,之后全面重建直到2002年才完成并得以恢复昔日的辉煌。自 2003 年起成为匈牙利总统府。</p><p class="ql-block">下方照片是1894年的桑多尔宫,由德裔匈牙利摄影师和画家乔治·克洛什(György Klösz )拍摄。他是匈牙利城市摄影的先驱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卫兵换岗仪式(Changing Of The Guards Ceremony):每小时在总统府桑多尔宫(the presidential Sándor Palace)前举行一次。与白金汉宫等宫殿的盛况不同,这场仪式就在距离你几步之遥的地方举行。</p> <p class="ql-block">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Carmelite Monastery of Buda,Karmelita):与桑多尔宫相邻的这座建筑群是匈牙利总理(the Prime Minister of Hungary)的府邸。该建筑群由加尔默罗前修道院即一座带有封闭庭院的两层建筑,和从南面与之相连的单殿教堂建筑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世纪,这里是方济各会圣约翰教堂(St. John’s Church)和修道院的所在地,由国王贝拉四世(King Béla IV)于1269-1270年建造。 </span>奥斯曼帝国占领匈牙利期间,,该建筑被改建为清真寺,并在1686年布达围城战中被摧毁。后来这块地被赠予加尔默罗会(The Carmelite Order)。加尔默罗会于1736年在此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修道院</span>。18世纪80年代,加尔默罗会解散。修道院被改建为城堡剧院(Castle Theatre),教堂和前修道院建筑由18 世纪匈牙利广受认可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法卡斯·肯佩伦(Farkas Kempelen)重新设计。帝国时期的著名演出包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作品以及由作曲家费伦茨·埃尔克尔(Ferenc Erkel)采用匈牙利语剧本创作的三幕歌剧《银行班》(Bánk bán)在此首演。该剧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1 年共产党政府对其进行了翻修,将其作为人民剧院所在地。1982 年后,它成为国家剧院所在地。匈牙利政府于2014年征用了这座建筑,并进行翻修后,成为匈牙利总理办公室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前匈牙利军队最高指挥部大楼(Former Honvéd High Command):一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位于布达城堡区的迪什广场(Dísz Square)南侧,布达加尔默罗修道院的对面。曾是匈牙利军队 (Honvéd) 的总部。该建筑始建于1896年,由奥地利建筑师莫尔·卡利纳 (Mór Kallina) 设计。120年前,它那巨大的穹顶曾是迪什广场的骄傲。然而,在过去的70年里,由于政治原因被拆除后只剩下最底层的两层。目前正在重建以恢复其原貌,它将成为布达城堡区的大门。</p><p class="ql-block">上方照片为1900年的明信片上的前匈牙利军队最高指挥部大楼。</p><p class="ql-block">下方照片为城堡区地图局部,蓝色标记是前匈牙利军队最高指挥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裸女雕像的喷泉(Fountain with statue of naked woman):位于城堡区塔尔诺克街(Tarnok utca)上。</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广场(Holy Trinity Square):是在布达城堡区的中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布达城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在众多历史街区的交汇处,坐落着著名的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以前广场原址上全是住宅建筑,1686年,在围城战中,这些房屋被摧毁,后重建形成如今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广场(Holy Trinity Square)</p><p class="ql-block">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p><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一世雕像(Statue of St. Stephen I)</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广场(Holy Trinity Square):中央矗立着圣三一柱(Holy Trinity Column)。广场由此得名。圣三一柱后方是布达城堡区的财政部大楼(The Palace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p><p class="ql-block"> 财政部大楼(The Palace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位于圣三一广场北侧的一座宏伟的新哥特式建筑,建于1901-1904年,由匈牙利犹太裔建筑师桑多尔·费尔纳(Sándor Fellner)设计,最初为匈牙利财政部设计建造。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建筑被改造成了一家旅馆,而如今,它则是匈牙利文化基金会、匈牙利葡萄酒之家和外文书店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柱(Holy Trinity Column):布达佩斯最重要的巴洛克式纪念碑之一。这座装饰华丽的石柱建于18世纪初,是为了感谢毁灭性的鼠疫疫情的结束。如今已成为圣三一广场(Szentháromság tér)的标志性建筑。它由雕塑家弗洛普·昂格莱希(Fülöp Ungleich)建造,浮雕和盾徽则出自安塔尔·霍尔格(Antal Hörger)之手,于1713年落成。</p><p class="ql-block">六角形方尖碑檐口上的六尊雕像分别为:身上展现伤口的圣罗克(Saint Roch)、手持十字架的圣约翰(Saint John)、肩扛圣婴的圣克里斯托弗(Saint Christopher)、怀着一颗燃烧心脏的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手持百合花的圣约瑟夫(Saint Joseph)和身中利箭的圣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p><p class="ql-block">檐口下方有三幅浮雕:第一幅描绘了大卫王在下令人口普查后忏悔祈祷的场景,此举导致了神的惩罚,他的悔悟和祈求怜悯,与瘟疫时期这座城市渴望神灵宽恕的愿望相呼应;第二幅描绘了布达城堡瘟疫的恐怖,展现了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初瘟疫肆虐的人们的痛苦,倒下的尸体,悲伤的身影。它既是历史记录,也是对死亡的警示;第三幅描绘了圣三一柱的奠基和建造过程,将信仰与公民行动联系起来。它既是祈祷,也是承诺,宣誓着永恒的纪念。浮雕之间雕有哈布斯堡王朝盾徽、布达市盾徽、匈牙利盾徽。</p><p class="ql-block">六尊雕像上方三个突出的边缘上分别雕刻着代祷者雕像圣母玛利亚、<span style="font-size:18px;">施洗者圣约翰</span>和圣方济各·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p><p class="ql-block">基座的上部装饰着一圈小天使头像从云层中浮现。这些并非完整的天使,但他们的面孔象征着永恒的上帝崇拜者,在巴洛克艺术中,他们常常被描绘成连接天地的媒介。</p><p class="ql-block">柱子的顶端以古典肖像画的形式描绘了三位一体:圣父手持象征神圣权威的权杖,圣子背负象征救赎的十字架,圣灵以鸽子的形式盘旋在他们上方。这一构图反映了天主教对三位一体上帝的理解,这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奥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矗立于布达城堡区中心地带的圣三一广场(Holy Trinity Square)上。教堂面向多瑙河,受到渔人堡浪漫塔楼的守护。它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建筑,曾被匈牙利国王用作“加冕教堂”长达数个世纪,也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用作清真寺超过150年,如今已成为一座繁荣的天主教堂。教堂最初以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命名为布达城堡圣母升天教堂(The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Buda)。自19世纪以来,这座教堂被称为马加什教堂,以纪念国王马加什(King Matthias)。</p><p class="ql-block">该遗址上的第一座教堂是由第一位匈牙利国王圣斯蒂芬于1015年奠基,为罗马式风格,于1241年被蒙古人摧毁。这座匈牙利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哥特式教堂建筑建于13世纪下半叶,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Béla IV of Hungary)下令建造,它完整展现了贝拉时代(Béla's era)各建筑流派的面貌。然而,13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仅存少量残骸。在14和15世纪,它被多位统治者修复,如今这座华丽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在1874年开始的大规模重建中形成的。</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也是布达“圣母奇迹”的发生地。1541 年土耳其人征服了布达,将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在神圣同盟围攻布达期间,教堂的一面墙壁因炮火而倒塌。 藏在墙后一尊古老的圣母像显露出来。当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出现在祈祷的穆斯林面前时,穆斯林驻军的士气崩溃,城市于当天沦陷。</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布达佩斯最精美的教堂之一,也是欧洲最独特的教堂之一。这座雄伟的建筑拥有优雅的建筑风格,其色彩灵感源自东方主义和浪漫的历史主义。其神秘的异国情调与新哥特式风格相结合,使其在众多教堂中脱颖而出。教堂外观具有传统哥特式教堂的历史美感,它又蕴含了匈牙利民俗、新艺术风格和土耳其设计等多种色彩,特别是一旁的精致的塔楼和彩色瓦片屋顶,为整个教堂增加了些许趣味和生动。</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the 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位于布达城堡区的一座标志性的19世纪新罗马式(Neo-Romanesque)瞭望塔,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自1987年以来,它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原为布达中世纪鱼市的遗址。目前的建筑建于1895-1902年间,由匈牙利建筑师弗雷德里克·舒莱克(Frigyes Schulek)设计,采用新罗马式风格,建在布达城堡一段旧城墙的基座上。而旧城墙则建于18世纪,当时渔民行会(halász)就处在城墙下,即所谓的鱼镇(Fishtown)或水镇(Watertown)。由于当时该城墙由渔民行会保卫,渔人堡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主立面与多瑙河平行,长约140米,其中南侧走廊长约40米,北侧走廊长65米,华丽的中央护墙长35米。七座高耸的塔楼象征着公元895年建立匈牙利的马扎尔部落的七位酋长。</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the Fisherman's Bastion):精巧的设计和塔楼,营造出独特的童话般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北塔(Fisherman's Bastion, northern towers)</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可通往耶稣会楼梯(the Jesuit stairs)进入塔楼</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弗雷德里克·舒莱克楼梯(Frigyes Schulek Stairs)</p> <p class="ql-block">在渔人堡的露台上,可欣赏到多瑙河、佩斯城和匈牙利国会大厦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一世雕像(Statue of St. Stephen I):矗立在渔人堡和马加什教堂之间的广场上。由匈牙利最著名的纪念碑雕塑家之一的阿拉霍斯·施特罗布尔(Alajos Strobl)设计建造,1906年落成。它是布达佩斯的第一座斯蒂芬国王雕像,奇怪的是这位匈牙利开国国王直到20世纪初才在布达佩斯拥有一座与其身份相符的雕像。</p><p class="ql-block">这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呈现了圣斯蒂芬骑在骏马上,身披加冕斗篷,头戴圣冠(the Holy Crown),手持双十字架,圣冠上方是镀金的荣耀。新罗马风格(The neo-Roman style)的石灰石基座由匈牙利建筑师弗雷德里克·舒勒克(Frigyes Schulek)设计,上面装饰有狮子和柱子。基座上浮雕为施特罗布尔的作品,展现了斯蒂芬统治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加冕、制定法律、教堂的建造以及维也纳市向国王致敬。</p><p class="ql-block">斯蒂芬一世(Stephen I),又名圣斯蒂芬(Saint Stephen,约公元975-1038年),匈牙利第一位基督教统治者,匈牙利的首任国王,统治时期为公元1000-1038年。他建立了至少一个大主教区、六个主教区和三座本笃会修道院。因此,匈牙利教会的发展独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主教。他鼓励基督教的传播,并对违反基督教习俗的人施以严厉的惩罚。在他统治期间,匈牙利享有长期的和平,成为朝圣者和商人往返于西欧和圣地或君士坦丁堡之间的首选路线。他比他的所有孩子都长寿,他的去世引发了持续数十年的内战。在匈牙利,人们对圣斯蒂芬的崇拜近千年,他的瞻礼日,也被称为建国纪念日,是该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圣冠(the Holy Crown):被称为圣斯蒂芬王冠(the Crown of Saint Stephen),匈牙利最重要的国家象征之一,也是其王权的重要象征。这顶王冠是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Pope Sylvester II)在公元1000年左右赠送给匈牙利第一任国王斯蒂芬的,象征着匈牙利的主权、基督教身份和君主统治的神圣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冠被运出匈牙利,以防止被推进的苏联军队夺取。它被委托给驻奥地利的一位美国陆军上校,随后被存放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Fort Knox, Kentucky)的美国黄金储备中心。1978年,吉米·卡特总统(Jimmy Carter)做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决定,将圣冠归还匈牙利,这一举动展现了政治勇气。如今,圣冠被收藏并展出于匈牙利国会大厦。它仍然是匈牙利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体现了匈牙利悠久的历史和主权。</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布达旧市政厅(the old city hall of Buda):在马加什教堂对面,靠近塔尔诺克街(Tárnok street)的一侧。它是布达城堡区最独特的建筑之一。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市政厅建于17世纪,在布达城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收复失地后。它建在中世纪的废墟之上,后来建筑在翻修过程中发现了奥斯曼帝国的痕迹。。由意大利建筑师、布达石匠行会的创始人维内里奥·切雷索拉(Venerio Ceresola)设计建造。在建筑的一角矗立着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帕拉斯·雅典娜雕像(The Statue of Pallas Athene)。此外,装饰立面还有建于1818年的骠骑兵塔和布达第一座公共钟。</p><p class="ql-block">雅典娜雕像由另一位意大利艺术家卡洛·阿达米(Carlo Adami)于1785年创作。这座雕像高1.5米,由石灰石制成。雅典娜呈坐姿,手持青铜长矛和带有16世纪费赫瓦尔门(fehervar gate)的布达盾徽的盾牌(Buda coat of arms)。艺术家将雕像捐赠给布达市,想用这件杰作换取布达的公民身份,他没能如愿,但他获得了佩斯的公民身份。据《匈牙利报》报道,在那大约30年间,这座雕像一直矗立在厕所旁,被用来晾晒衣服,直到1928年才被发现,由布达市“买下”。在1964年,匈牙利雕塑家安塔尔·卡罗利 (Antal Károly)创作了一尊复制品安放于此处,而原件放置于佩斯市政厅内保存。</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城堡山俯瞰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及佩斯城</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是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这座宏伟的悬索桥建于十九世纪,横跨多瑙河,连接当时仍是独立城市的佩斯和布达。</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是九座连结布达城(buda,西岸)和佩斯城(Pest,东岸)的桥梁中最古老的,是之前分裂的两座城市之间第一座横跨多瑙河的永久性桥梁,已成为统一的象征。它位于河的佩斯一侧,靠近塞切尼广场(Széchenyi Square),费伦茨·德阿克纪念碑(Ferenc Deák monument)附近;位于布达一侧,靠近亚当克拉克广场(Adam Clark Square),靠近零公里石(Zero Kilometre Stone)和通往布达城堡的城堡山缆车(The Budapest Castle Hill Funicula)下端。</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于1848年匈牙利革命后的1849 年通车,成为匈牙利首都第一座永久性桥梁,之前最靠近的横跨多瑙河的桥梁在维也纳,而在布达佩斯冬季穿越多瑙河的唯一方式是乘坐渡轮,而临时桥梁仅在夏季可用,因为每年都必须将其拆除以防止流冰侵蚀。链桥以其主要支持者、匈牙利政治家伊什特万·塞切尼伯爵(Count István Széchenyi)的名字命名。由于天气恶劣,多瑙河上的渡轮服务中断,<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切尼伯爵</span>错过了父亲的葬礼。因此,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决心在多瑙河上建造一座永久性的桥梁。1836 年,塞切尼请英国土木工程师、最早的悬索桥设计师之一的威廉·蒂尔尼·克拉克(William Tierney Clark)设计一座桥梁。克拉克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已经设计了两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悬索桥,即伦敦的哈默史密斯桥(Hammersmith Bridge)和英格兰马洛镇的马洛桥(Marlow Bridge)。后者与威廉·克拉克为布达佩斯设计的桥梁类似,但尺寸较小。链桥于1842年开始建造,由苏格兰工程师亚当·克拉克(Adam Clark)监督。两位克拉克工程师并无亲属关系,纯属巧合。桥梁全长375米,宽16米,中心跨度为202米。当时,是欧洲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桥梁之一,而它仅靠两座塔楼用巨大的铁链支撑桥梁跨度,堪称工程奇迹。这座桥因铁链(lánchid)而得名“链桥”。</p><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点燃了匈牙利的经济复兴,引领了布达佩斯的黄金世纪,也是佩斯和布达两座省会城市快速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因素之一。这座桥也是匈牙利独立的象征。1848年独立战争期间,奥地利人试图摧毁链桥,但链桥最终幸存下来。然而,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之际,德军为阻止红军前进,炸毁了这座桥。这座桥是战后首批重建的建筑之一,并于1949年重新开放。在1989年铁幕(The Iron Curtain,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91 年冷战结束)倒塌的动荡时期,人们在桥上举行示威游行。</p><p class="ql-block">上面照片是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和城堡山。下面照片是马洛桥(Marlow Bridge)。</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雄伟的石狮由匈牙利雕塑家亚诺什·马沙尔科(János Marschalkó)创作,守护着桥梁两侧。石狮于1852年安装。它与1867年安装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上的铜狮的设计相似。据传说,在桥的通车仪式上,一位观众宣称狮子没有舌头,雕塑家便投河自尽。事实上,狮子是有舌头的(只是不太容易被发现),而这位雕塑家又在世数十年。</p> <p class="ql-block">石狮子雕像:二战期间,链桥被德军摧毁,然而石狮在战争的破坏中幸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美丽的桥塔上装饰着匈牙利国徽。</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出现在电影《音乐盒》(Music Box)、《我是间谍》(I Spy)、《互惠生》(Au Pair)《与敌同行》(Walking with the Enemy)和《间谍》(Spy)中,也是宝莱坞大片《直面真心》(Straight From the Heart)高潮场景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和布达城堡</p> <p class="ql-block">从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上所见的布达城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的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Fishermen’s Bastion)</p> <p class="ql-block">从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上所见多瑙河和伊丽莎白桥(Elisabeth Bridge)</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桥(Elisabeth Bridge):一座横跨布达佩斯多瑙河的优雅纤细的白色桥梁。这座桥位于布达佩斯地区多瑙河(the Danube)最窄处,跨度仅为 290 米。连接着盖勒特山(Gellért Hill)脚和佩斯市中心。以哈布斯堡王朝著名的茜茜公主命名。是布达佩斯所有桥梁中车流量最大的桥梁。这座桥最初为一座折衷主义华丽风格(Eclectic flamboyant style)的装饰性铁链吊桥,建于1897-1903年间,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链桥,是匈牙利工业的骄傲,于1945年被撤退的德军炸毁。这是布达佩斯唯一一座未能按原貌重建的桥梁。目前这座大大简化的野兽派(Brutalist)版本、简洁的新伊丽莎白桥建于1961-1964 年间,由匈牙利工程师帕尔·萨沃利(Pál Sávory)设计建造于同一地点,其灵感来源于德国科隆横跨莱茵河的米尔海姆桥(Mülheim Bridge, Cologne)。</p><p class="ql-block">第三张照片为旧伊丽莎白桥。第四张照片为米尔海姆桥。</p> <p class="ql-block">费伦茨·德阿克纪念碑(Ferenc Deák monument):位于塞切尼广场(Széchenyi Square)南端,靠近塞切尼链桥。这座纪念碑纪念杰出的匈牙利政治家和改革家费伦茨·德阿克(Ferenc Deák,1803-1876)对匈牙利政治格局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费伦茨·德阿克被誉为“民族智者”。19世纪初,他参与了匈牙利的改革运动,倡导解放农奴,建立现代法律框架以取代封建制度。德阿克在匈牙利争取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独立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成为1848年革命的关键人物,倡导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改革。他的努力最终促成了1867年的“奥匈帝国统一协议”(Ausgleich),这项妥协确立了奥匈帝国的二元君主制,并恢复了匈牙利的自治。 尽管取得了成功,德阿克仍然致力于渐进式改革而非革命,强调法律和道德在治理中的重要性。他的一生被视为自由主义思想的捍卫者,致力于创建一个基于平等和正义的社会。他的贡献极大地塑造了匈牙利的历史,他因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民主原则和所有公民的权利而被人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城堡山俯瞰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布达佩斯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教堂。它以匈牙利第一任国王斯蒂芬(Stephen,约 975-1038 年)的名字命名,他的右手存放在圣物匣中。如今,它是匈牙利第三大教堂。它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教堂,也是该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缓冲区(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buffer zone)内的重要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由当时新古典主义建筑主要代表之一的匈牙利裔德国建筑师约瑟夫·希尔德(József Hild)设计,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教堂于1851年开始建造,1867 年希尔德去世,1868年教堂穹顶倾塌,已完成的工程全部拆除, 并从地基开始重建。该项目交给了19 世纪中后期欧洲杰出的建筑师米克洛什·伊布尔(Miklós Ybl),他将希尔德的初步方案修改为更具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风格进行重建,由建筑师约瑟夫·考瑟(József Kauser)负责建造。教堂共历时54年于1905年竣工。如今它已成为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古迹之一。</p><p class="ql-block">教堂高 96 米,宽55米,长87.4米,耸立在布达佩斯的天际线上(布达佩斯长期以来禁止建造任何高于 96 米的建筑),其高度象征性地与匈牙利国会大厦(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的高度相同,代表着匈牙利政教之间的平衡,象征着城市中世俗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同等重要。教堂立面有两个大钟楼。南塔内有匈牙利最大的钟,重量超过9吨。这口钟每年大约使用两次,8月20日教堂落成典礼日和12月31日。可以乘坐电梯或攀登364级台阶到达穹顶,欣赏布达佩斯的壮丽景色。在主立面上,鼓室下方刻有基督的话语: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Ego Sum Via, Veritas et Vita,英文: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的主与天使》(Our Lord on the Throne with Angels):位于圣斯蒂芬大教堂正门上方隔板上。这幅马赛克是威尼斯萨尔维亚蒂(Salviati)公司,即威尼斯和穆拉诺玻璃和马赛克公司(the Venice and Murano Glass and Mosaic Company)根据匈牙利现实主义画家莫尔·坦(Mór Than)于1893年的设计而制作的一件重要艺术品,描绘了基督坐在宝座上,周围环绕着天使。这是这座大教堂内众多艺术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山城堡俯瞰</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匈牙利国民议会的所在地,是匈牙利的重要地标,位于多瑙河东岸,佩斯一侧的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始建于1885年,于1896年匈牙利建国1000周年之际落成。共使用了4000万块砖、50万颗宝石和40公斤黄金。建筑长268 米,宽 123 米,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匈牙利最大的建筑。它的穹顶塔楼高耸入云,优雅的尖顶高达96米,与距离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一公里的圣斯蒂芬大教堂高度相同。象征着1896年匈牙利的千禧年(匈牙利征服喀尔巴阡盆地后,匈牙利公国于896年建立)。。。在2021年MOL园区(MOL Campus)封顶之前,它与圣斯蒂芬大教堂一起是布达佩斯最高的两座建筑。该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伊姆雷·施泰因德尔(Imre Steindl)设计,新哥特式风格(neo-Gothic style),其建筑风格受到哥特式维也纳市政厅(Vienna City Hall)的影响。中央有一个圆顶。圆顶属于文艺复兴式建筑,则受到维也纳胜利圣母教堂(Maria vom Siege)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建筑主立面俯瞰多瑙河,立面对称,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非常相似,这正好符合当时政治家们的需求,因为19 世纪匈牙利的主要政治家认为,国家的新议会大厦极其重要,它应该象征着他们对西欧的承诺,尤其是英国,匈牙利改革者视英国为政治榜样。 国会大厦内部也基本对称,在建筑的两侧有两个相同的议会大厅。其中一个大厅至今仍在使用,用于匈牙利国民议会会议,另一个则用于举行仪式、会议和参观。</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市政厅(Vienna City Hall,左)</p><p class="ql-block">维也纳胜利圣母教堂(Maria vom Siege,右)</p> <p class="ql-block">MOL园区(MOL Campus):是一座新现代风格(Neomodern)的摩天大楼,也是大型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公司MOL集团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总部,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and Partners)设计。始建于2019年,2022 年竣工。它将一座 28 层的塔楼与一个裙楼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园区。其塔楼是布达佩斯和匈牙利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和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的西立面与多瑙河平行,其余三面(东、北、南)则正对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苏特·拉约什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坐落在多瑙河畔的一个城市广场。是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广场,被称为“国家的主要广场”。。这里最著名的地标是匈牙利国会大厦。</p><p class="ql-block">1989 年 10 月 23 日,马蒂亚斯·斯泽罗斯(Mátyás Szűrös)在面向科苏特·拉约什广场的匈牙利国会大厦阳台上宣布匈牙利共和国(the Hungarian Republic)成立。</p> <p class="ql-block">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曾有多个名称,1820年叫船舶卸货广场(Stadtischer Auswind Platz);1853-1898 年被称为垃圾填埋场(Tömő tér),这个名字让人想起当时佩斯城外河流两侧的低洼地区如何被垃圾填埋以提高地面水平;19世纪下半叶,广场上拔地而起了许多宏伟的公共建筑,使其成为匈牙利国家的象征中心。于1898-1927年被命名为议会广场(Országház tér)。1927年重新命名为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以纪念拉约什·科苏特(Lajos Kossuth)。</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约什·科苏特(Lajos Kossuth</span>,1802—1894年),匈牙利革命家、政治家,匈牙利民族英雄。1848-1849年匈牙利革命期间的匈牙利总督兼摄政总统,。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海外。科苏特以其出色的演讲技巧而闻名,他出身于下层贵族,正如当代颇具影响力的美国记者霍勒斯·格里利(Horace Greeley)评价科苏特时所说:“在演说家、爱国者、政治家和流亡者中,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没有人能超越他。” 科苏特强有力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当代美国著名演说家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以至于他专门撰写了一本关于科苏特生平的书。科苏特在世期间,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受到公开的尊敬,一些支持者将他视为欧洲民主运动的象征。 科苏特的铜像现存于美国国会大厦,上面刻着:“匈牙利民主之父,匈牙利政治家,自由战士,1848-1849 年”。</p> <p class="ql-block">科苏特·拉约什纪念碑(Kossuth Lajos Monument):位于布达佩斯科苏特·拉约什广场上,匈牙利国会大厦前,以纪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约什·科苏特</span>(Lajos Kossuth )。该纪念碑是匈牙利重要的国家象征和官方庆典场所。最初纪念碑由雕塑家亚诺什·霍维(János Horvay )设计建造20年,于1927年完工。其构图以拉约什·科苏特为主角,其他人物则描绘了1848年任命的匈牙利第一届议会内阁成员。二战后共产主义政权时期,科苏特雕像被认为不够革命,于1952年被拆除,换成一座更具意识形态的雕像。这座雕塑由基斯法卢迪·施特罗布尔(Kisfaludi Strobl)设计建造,施特罗布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成功地将科苏特描绘成一位伟大的演说家,科苏特抬起手臂指向更光明的未来。其他六个雕像,其中包括匈牙利诗人、革命家、民族英雄,也是匈牙利诗歌界最著名、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的山多尔·裴多菲(Sándor Petőfi),底座由红色大理石块覆盖。2012年匈牙利政府启动了科苏特·拉约什广场的全面修复工程,重建广场上的历史雕塑,使其恢复1944年的原貌。施特罗布尔的科苏特纪念碑被拆除。如今纪念碑是霍维(Horvay)创作的原始雕塑群的精确复制品,用更耐用的石材重建,于2014年在科苏特广场揭幕。</p><p class="ql-block">第三张照片是施特罗布尔的科苏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久洛·安德拉西伯爵的骑马雕像(The equestrian statue of Count Gyula Andrássy):位于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南侧。最初的骑马雕像由著名匈牙利雕塑家乔治·扎拉(György Zala)创作,于1906年安放在广场上,但由于意识形态原因,1945年后被共产党当局拆除。如今重塑的骑马雕像于2016年揭幕,被认为是布达佩斯最美的骑马雕像之一,它也是这座城市的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洛·安德拉西伯爵(Count Gyula Andrássy),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1867年促成奥匈帝国建立妥协案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担任匈牙利总理,那段时期正是匈牙利和布达佩斯的黄金时代。这位伯爵有着一段引人入胜的人生经历。他参加了匈牙利最后一次反抗奥地利的革命,革命失败后,他流亡巴黎。在他旅居法国期间,奥地利人判处他死刑,但由于无法在巴黎逮捕他,他们不得不另寻他法。于是,人们制作了一尊模仿安德拉西伯爵的石膏雕像,象征性地将其绞死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那天起,与安德拉西伯爵交往的巴黎年轻女士们开始称他为“英俊的被绞死的匈牙利人”。 最终,他获得特赦,并于1867年返回匈牙利,担任匈牙利总理。根据流传甚广的一个都市传说,他随后对16年前判处他死刑的皇帝进行了小小的个人报复,成为了皇后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的情人。传言称,皇室的两个孩子并非皇帝所生,而是安德拉什伯爵慷慨赠予皇室的。</p> <p class="ql-block">蒂萨•伊什特万纪念碑(The Tisza Istvan Monument):位于国会大厦附近的科苏特拉约什广场上,纪念伊什特万·蒂萨(Tisza Istvan)而建,什特万·蒂萨是一位杰出且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还是一名政治学家、国际律师、宏观经济学家、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曾两度担任匈牙利总理,也是匈牙利政治领导人中最热心的二元君主制(与奥地利的伙伴关系)拥护者,于1918年被左翼革命者暗杀。纪念碑中央有一根白色柱子和青铜雕塑,包括一名士兵、一名妇女和一名儿童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巴提亚尼广场(Batthyány square):布达佩斯的一个城镇广场。它位于多瑙河布达一侧,正对科苏特·拉约什广场(Kossuth Lajos Square)。它以匈牙利第一任总理拉约什·巴提亚尼 (Lajos Batthyány) 的名字命名。巴提亚尼广场以圣安娜教堂 (Church of Saint Anne) 而闻名,这座教堂由耶稣会于1740-1761年间建造,是布达佩斯最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苏特·拉约什广场和巴提亚尼广场之间修建了一座横跨多瑙河的临时桥科苏特桥(Kossuth híd),该桥于1946年至1960年间使用。大多数永久性桥梁重建时,这座桥被拆除。在原址上,分别于1973年和2003年修建了一座浮桥,用于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使用。</p><p class="ql-block">照片从多瑙河佩斯一侧科苏特·拉约什广场上拍摄的巴提亚尼广场和圣安娜教堂夜景</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岸边的鞋子》(Shoes on the Danube Bank),远处是塞切尼链桥(The Széchenyi Chain Bridge)和布达城堡(Buda castle)</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岸边的鞋子》(Shoes on the Danube Bank)</p><p class="ql-block">距离匈牙利国会大厦(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以南约300米处,在布达佩斯多瑙河东岸(佩斯一侧)岸边,放置着六十双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式鞋子,有女鞋,有男鞋,还有童鞋。它们散落在河边,被人遗弃着,仿佛它们的主人刚刚离开,把它们留在了那里。这是2005 年 4 月 16 日竖立的一座为纪念1944-1945年冬天在多瑙河畔被箭十字党(the Arrow Cross Party)成员枪杀的数千名匈牙利犹太人而建的纪念碑。由匈牙利著名导演兼作家坎·托盖(Can Togay )设计,科苏特奖(Kossuth Prize)得主、雕塑家久洛·保尔(Gyula Pauer)创作,他们塑造了六十双铁铸的、符合当时时代的鞋子,象征着受害者留下的遗物。</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布达佩斯的繁荣,犹太人人口迅速增长,形成庞大的犹太人社区,布达佩斯也常被称为“犹太麦加”(Jewish Mecca)或“犹太佩斯”(Judapes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匈牙利,一个极右翼匈牙利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箭十字党上台,在1944 -1945 年秋冬,暴力反犹的箭十字党在布达佩斯实行了恐怖统治,全城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杀害。箭十字党刽子手将犹太受害者带到多瑙河岸边,然后再将他们射入多瑙河,尸体落入河水并被冲走。由于暴行发生在冬季,河水会冻死任何可能的幸存者。受害者在被枪杀前会被命令脱掉鞋子。因为鞋子在二战期间是一种贵重商品。刽子手可以使用它们,也可以将它们拿到黑市上交易。在这段恐怖日子里,多瑙河被称为“犹太人公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城堡山俯瞰玛格丽特岛(Margaret Island)和玛格丽特桥(Margaret Bridge)</p> <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岛(Margaret Island)和玛格丽特桥(Margaret Bridge)</p><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岛(Margaret Island):一座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多瑙河中段的岛屿,长 2.5 公里,宽 500 米,面积 0.965 平方公里。岛屿以圣玛格丽特 (Margaret of Hungary,1242-1270) 的名字命名,玛格丽特是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Béla IV of Hungary)的女儿,她住在岛上的多米尼加修道院(the Dominican convent)。14 世纪之前此岛被称为兔子岛(Island of Rabbits,Insula leporum),在中世纪为宗教中心,如今该岛大部分被景观公园覆盖,是一个受欢迎的休闲区。</p><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桥(Margaret Bridge):布达佩斯的一座三通桥,横跨多瑙河连接布达和佩斯,并将玛格丽特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它是布达佩斯第二北端和第二古老的公共桥梁。</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盖勒特山(Gellért Hill):布达佩斯一座俯瞰多瑙河的山丘,高 235 米。这座山是布达佩斯布达一侧的低矮山脉布达山(Buda Hills)在市区内的两座著名山丘之一(另一座是城堡山)。它以11世纪匈牙利的第一位主教圣盖特勒(Szent Gellért)的名字命名。著名的盖勒特酒店(Hotel Gellért)和盖勒特浴场(the Gellért Baths)位于山脚下的盖勒特广场(Gellért tér)上,毗邻自由桥(Liberty Bridge)。</p><p class="ql-block">圣盖勒特(匈牙利语:Szent Gellért),即圣杰拉德·萨格雷多(St. Gerard Sagredo):出生于威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1020 年左右,他离开威尼斯前往中东圣地朝圣,期间他访问匈牙利王国,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一世说服他留在匈牙利布道,让信奉异教的马扎尔人皈依基督教。。大约1030年,斯蒂芬一世任命他为新成立的恰纳德教区(Csanád)的首任主教,会说匈牙利语的本笃会修士帮助他向当地居民传教。这位主教在1046年的异教徒大叛乱中被异教徒惨遭杀害。据称,他被放在一个带刺的桶里,从盖勒特山山顶滚下摔死。他于1083年与圣斯蒂芬一同被封为圣人。目前是匈牙利的守护神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盖勒特雕像(Szent Gellért Statue),即圣杰拉德·萨格雷多雕像(The St. Gerard Sagredo Statue):位于盖勒特山东北坡,伊丽莎白桥(Elisabeth Bridge)布达一端,高出多瑙河约40米。,雕像为了纪念匈牙利的守护神主教圣盖勒特(Szent Gellért)而建于1904年,,是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为纪念匈牙利建国千年而倡议的一部分。由奥地利建筑师莫尔·卡利纳 (Mór Kallina) 设计。这座雄伟的雕像高高耸立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盖勒特</span>殉难地点附近,圣盖勒特手举十字架,俯瞰着城市和下方的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肖赫-赫格杜斯别墅(The Schoch-Hegedüs Villa):耸立于布达佩斯盖勒特山上,是一座历史遗产建筑。建于20世纪10年代,由瑞士出生的肖赫(Schoch)家族的建筑承包商弗里杰斯•肖赫(Frigyes Schoch)委托建筑师费伦茨·K·恰萨尔(Ferenc K. Császár)设计建造。恰萨尔以其在住宅建筑方面的理论研究而闻名。这座四层别墅气势恢宏。主立面色彩浓烈,夹层为方石,其他楼层则覆盖红砖,使其格外显眼,而方形塔楼则更添魅力。半圆形窗户、上层的双开窗以及令人联想起防御工事的线条,凸显了其中世纪的韵味。该建筑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与20世纪早期匈牙利建筑风格并不相符,其设计灵感来自位于意大利热那亚圣基亚拉角(Capo Santa Chiara,Genova)顶部的土耳其城堡(Castello Türcke)。土耳其城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住宅别墅,建于1903年,由著名佛罗伦萨建筑师吉诺·科佩德(Gino Coppedè)设计,由瑞士工程师乔瓦尼·图尔克(Giovanni Türcke)建造,是意大利新艺术运动(即“自由风格”)的典范。意大利新艺术运动偏爱中世纪的建筑形式。然而,匈牙利新艺术运动并不以中世纪形式的运用为特征,布达的别墅建筑较少采用中世纪形式,因此肖赫-赫格杜斯别墅在盖勒特山上独具特色,并在布达佩斯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下面照片为热那亚的土耳其城堡(Castello Türcke)</p> <p class="ql-block">自由女神像(The Liberty Statue):布达佩斯盖勒特山城堡东端的一座纪念碑。这座14米高的青铜雕像矗立在26米高的基座上,手持棕榈叶,由Zsigmond Kisfaludi Strobl设计。它是为了纪念为匈牙利的独立、自由和繁荣而牺牲的人们。始建于1947年,当时为纪念二战期间苏联解放匈牙利,结束了纳粹德国的占领而竖立。当时纪念碑上刻有匈牙利语和俄语原始铭文:“为纪念苏联解放英雄,由感恩的匈牙利人民于1945年竖立”。随后几年,公众对苏联的情绪低落,最终引发了革命,纪念碑的部分区域遭到破坏。1989年,匈牙利从共产主义统治过渡到民主政治后,碑文被修改为:“缅怀所有为匈牙利的独立、自由和繁荣而牺牲的人们”。俄语版铭文被全部删除。</p> <p class="ql-block">自由桥(The Liberty Bridge):布达佩斯横跨多瑙河的公共公路桥。最初被命名为弗朗茨·约瑟夫桥,1946年更名为自由桥。。该桥在弗朗茨·约瑟夫皇帝(Franz Joseph)的见证下揭幕,佩斯桥末端的最后一颗银<span style="font-size:18px;">铆钉</span>由皇帝亲自安装到铁结构中,皇帝姓名首字母缩写,即FJ,被镌刻在银铆钉上。这枚引人注目的铆钉曾多次被盗,如今铆钉已不可见。自由连接着布达盖勒特山(Gellért Hill)脚下的盖勒特广场(Gellért Square)和佩斯的弗瓦姆广场(Fővám Square)。在桥的布达端有盖勒特温泉浴场(Gellért Thermal Bath)和盖勒特酒店(Hotel Gellért);在桥的佩斯端有大市场大厅(Great Market Hall)。</p><p class="ql-block">自由桥长333.6米,宽20.1米,是布达佩斯市中心最短的桥梁。是千禧年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最初建于1894-1896年间,1896 年是匈牙利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庆祝古代匈牙利部落于1896年在喀尔巴阡盆地占领欧洲土地一千年。这座美丽绿色桥由匈牙利桥梁建筑工程师约翰·费克特哈齐(János Feketeházy )设计,一座悬臂桁架桥,中间跨度悬空,桥身采用新艺术风格设计。这座桥是布达佩斯在二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后重建的第一座桥梁。</p> <p class="ql-block">自由桥(The Liberty Bridge):桥上装饰匈牙利圣冠(the Holy Crown)和匈牙利国徽。大桥四根桅杆的顶部装饰有图鲁尔(Turul)的大型青铜雕像,图鲁尔是一种猎鹰状的鸟,在古代匈牙利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自由桥(The Liberty Bridge)所见的多瑙河和伊丽莎白桥(Elisabeth Bridge)</p> <p class="ql-block">鲸鱼大厦(Bálna building):原名CET大厦(CET building),一座矗立在佩斯多瑙河畔,位于裴多菲桥(Petőfi Bridge)和自由桥(Liberty Bridge)之间的巨型玻璃金属建筑。它集现代化的购物、文化和娱乐中心于一体。</p><p class="ql-block">多瑙河在19世纪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匈牙利生产的小麦主要通过水路运输。为了满足这一水上运输需求,1874年至1881年间,在佩斯河畔建造了四座公共仓库。到21世纪初,这些建筑状况不佳,濒临破败。一项翻新和利用仓库的项目启动,使其符合21世纪现代化首都的要求。荷兰建筑师卡斯·奥斯特豪斯(Kas Oosterhuis)受委托,将这四座建筑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综合体,并保留部分原有的建筑元素。这座建筑将19世纪的古老仓库与卡斯·奥斯特豪斯设计的精美玻璃结构巧妙融合,是布达佩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从自由桥上拍摄</p> <p class="ql-block">盖勒特酒店(The Hotel Gellért):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店,位于布达佩斯多瑙河西岸、盖勒特山脚下。始建于1911年,以圣盖勒特 (Saint Gellért) 的名字命名。由匈牙利建筑师阿明·赫格迪斯( Ármin Hegedűs)、阿图尔·塞贝斯蒂恩(Artúr Sebestyén)和伊西多尔·斯特( Izidor Sterk) 设计。酒店采用分离主义风格(the Secessionist style)建造,并融入了一些生物形态元素,锥形的塔楼环绕着酒店,从远处看别具一格。酒店内部采用新艺术运动风格(Art Nouveau style),配有高高的玻璃穹顶和锻铁装饰。</p><p class="ql-block">盖勒特酒店与著名的盖勒特温泉浴场(Gellért Thermal Bath)相连。虽然酒店和温泉浴场是同时建造的,但如今温泉浴场由布达佩斯市独立拥有和运营。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坏,后来重建。早在13世纪,就有关于此地具有治疗功效的泉水的记载。中世纪时,这里曾有一所医院。16 和 17 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这一地点兴建了沙罗斯浴场(Sáros Bath),现已被拆除。现代的盖勒特浴场就建在它的遗址上。由于池底沉积着矿物泥,沙罗斯浴场这个名字被翻译为“泥浴”或“泥浆浴”(Sárosfürdő),可能指的是温泉水在发展成宏伟的盖勒特浴场建筑群之前的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盖勒特浴场小型温泉浴池的水来自盖勒特山含矿物质的热水温泉。水温在 35 至 40 °C之间。水中含有钙、镁、碳酸氢盐、碱、氯化物、硫酸盐和氟化物,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p> <p class="ql-block">泉屋(The Spring House,Forrásház):一座纪念泉水的纪念碑,是对浴场之城布达佩斯的颂扬。位于盖勒特广场(Gellert square)上,盖勒特酒店(The Hotel Gellért)前方。建于2002-2003年,由负责整个盖勒特广场改造设计的科苏特奖获奖建筑师山多尔·德文伊(Sándor Dévényi)设计。其穹顶呈现出被拆除的奥斯曼帝国时期旧沙罗斯浴场的大厅结构,并与盖勒特酒店的新艺术风格的穹顶相呼应。穹顶由八根柱子支撑,八根柱子象征着八个宝座,也象征着生命之树的八条枝干,通过穹顶中央圆孔向上延伸,直达天堂。中央圆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它也象征着圆满与无限。“大地在你脚下,天空在你头顶,梯子在你心中”。穹顶试图通过这个大圆孔与无限连接。这种无限正是匈牙利诗人桑多·维厄勒斯(Sándor Weöres)诗歌《无边之歌》(Ének a határtalanról)的主题,这首诗被镌刻在穹顶内侧边缘处:</p><p class="ql-block">“Amikor még senkise voltam,</p><p class="ql-block">fény, tiszta fény,</p><p class="ql-block">a kígyózó patakokban</p><p class="ql-block">gyakran aludtam é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Hogy majdnem valaki lettem,</p><p class="ql-block">kő, durva kő,</p><p class="ql-block">hegytetőn jég-erezetten</p><p class="ql-block">hömpölygetett nagy er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És végül élni derültem,</p><p class="ql-block">láng, pőre láng,</p><p class="ql-block">a szerte határtalan űrben</p><p class="ql-block">mutatom valódi hazán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还是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名之辈</span>时,</p><p class="ql-block">光,纯净的光,</p><p class="ql-block">我常常在</p><p class="ql-block">蜿蜒的溪流中找到安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我几乎化为尘埃,</p><p class="ql-block">一块石头,一块粗糙的石头,</p><p class="ql-block">滚落下来,布满冰纹</p><p class="ql-block">被山坡上的巨力击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我,终于焕发了生机,</p><p class="ql-block">化作一团火焰,一团赤裸的火焰,</p><p class="ql-block">穿过无边无际的虚空,</p><p class="ql-block">展现出我们真正的家园。</p><p class="ql-block">柱子的内表面刻有宇宙符号、地球符号和盾徽。在泉屋中心,由陶瓷和瓷器设计师亚历山大·多巴尼(Sándor Dobány)设计的佐尔奈(Zsolnay)陶瓷喷泉,呈现出一个正在生长的形态,象征着从地面喷涌而出的能量。喷泉由象征宇宙的穹顶守护,安放在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模仿</span>波浪的基座上。泉水从喷泉的球状顶流经八条小管道,其象征着布达佩斯的八个浴场,它们朝着罗盘的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方向流出,最终汇入旋转的盆中。</p> <p class="ql-block">大市场大厅(The Great Market Hall):布达佩斯最大、最古老的室内市场。 自由桥的佩斯一侧。</p><p class="ql-block">该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萨穆·佩奇(Samu Pecz) 于1897年设计和建造。入口大门具有新哥特式风格。其独特的建筑特征是屋顶,铺设了来自佩奇(Pécs)的瓷器制造公司佐尔奈(Zsolnay)的彩色瓷砖,已被列为历史地标。二战期间,市场遭到严重破坏,1991 年,进行了彻底的翻修,恢复了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大市场大厅(The Great Market Hall)内部:建筑占地 10,000 平方米,采用钢结构覆盖。</p> <p class="ql-block">大市场大厅(The Great Market Hall)内部:市场分为三层,设有各种各样的摊位。一楼的大多数摊位出售农产品、肉类、糕点、糖果、香料和烈酒。二楼夹层设有餐厅和旅游纪念品商店。地下室设有鱼贩、腌制蔬菜摊位和一些专门的肉店。</p> <p class="ql-block">大市场大厅内的摊位,商品玲琅满目,五颜六色。</p> <p class="ql-block">库尔特斯科拉奇(Kürtőskalács),即烟囱蛋糕(chimney cake):来自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匈牙利人,更具体地说是塞克伊人(Székelys)特有的烤饼。最初在塞克伊地区流行,后来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很流行。以前是一种节日美食,现在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库尔特斯卡拉奇 (Kürtőskalács) 的原料是将甜酵母面团搓成条状,缠绕在截锥形的烤叉上,再在里面滚上一层砂糖,在炭火上烘烤,同时涂抹融化的黄油,直到表面变成金棕色。在烘焙过程中,粘在库尔特斯卡拉奇上的糖会焦糖化,形成一层酥脆有光泽的外皮。之后,可以在蛋糕表面撒上其他配料,比如核桃粉或肉桂粉。</p> <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卷(Bratislava Rolls):斯洛伐克(Slovakia)传统美味糕点,其内填充核桃和其他坚果。</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甜辣椒粉(Hungarian Sweet Paprika)</p><p class="ql-block">在这著名的市场里,我们买了匈牙利甜辣椒粉,这种匈牙利甜辣椒粉具有水果味、甜椒味,但不辣。作为礼物送朋友很适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