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连霍高速公路,通关处红色顶棚上“嘉峪关”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ETC通道井然有序,现代交通的节奏与这座古老雄关的名字悄然交汇。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驱车缓缓驶入这座边塞重镇,有感</span>“雄关漫道”,不只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间长河中一次次出发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市,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境内地势平坦,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总面积122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1.51万人。</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市肃州区,因嘉峪关而命名,1965年设市,是中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嘉峪关,阴云低垂,城墙巍然耸立,烽火台静默如守夜人。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古城门处游客缓步前行,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历史。站在城门前,抬头望向那块悬挂的牌匾,风从耳畔掠过,像是千年前戍边将士的低语。这关,曾挡住多少铁蹄?又送走过多少西行的驼铃?</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入口处,“万里长城——嘉峪关”的石碑静静伫立,背后“天下雄关”四字赫然入目。两侧古建飞檐翘角,掩映在苍柏之间。天空依旧阴沉,却压不住这份庄重。轻轻抚过石碑冰凉的表面,指尖触到的不只是刻痕,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宣告:这里是长城西端的终点,也是无数征途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沿着城墙前行,一段蜿蜒的墙体顺着山坡延伸,秋日的林木斑斓如画。前方水面如镜,倒映着整座关城,连那远处的小塔楼也清晰可辨。我驻足良久,看倒影中的城墙与真实的砖石交相辉映,恍惚间分不清哪一个是历史,哪一个是当下。水不动,风不响,时间也在此刻停步。</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亭静立墙边,飞檐在阴云下勾勒出柔和的弧线。石板地沁着凉意,四周寂静,唯有远处游客的脚步声轻轻回荡。这座亭子不张扬,却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一段无人细说的往事。那句“如铁如盘”,原来不只是形容关隘的坚固,更是说它在时光中稳如磐石,从未偏移。</p> <p class="ql-block">顺路往前,几座灰瓦屋舍错落有致,背景里一座高塔巍然矗立,旗影在云隙间忽隐忽现。阳光终于穿透厚重云层,洒下一束束光柱,像是天穹投下的追光,照亮了这座沉睡的城。肃穆中生出几分神圣——这不是冷冰冰的遗迹,而是一座仍在呼吸的城。</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土黄城墙下,拱门深邃,城楼飞檐翘角,红匾高悬。几个身影从门洞穿过,恍如穿越时空的剪影。我站在城楼下仰望,只觉自己渺小如尘。这城楼见过多少离别与重逢?多少战鼓与和平?它不言不语,却把一切都记在了砖石之间。</p> <p class="ql-block">城墙绵延而去,瞭望塔次第而立,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远山在云层下若隐若现,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有人在城墙上缓步行走,身影拉得很长。走在这墙上不是在游览,而是在丈量历史。每一步,都踏在“漫道”之上。</p> <p class="ql-block">踏上一段红砖砌成的城墙,石板小路蜿蜒向前。背包客独自前行,背影融入苍茫天色。阴沉的天空让整座关城显得更加肃穆。这墙曾是防御的屏障,如今却成了连接古今的通道。它不再拒人于外,而是邀请我们走进它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眺望,城墙如龙脊般起伏,延伸进远方的群山。目光所及,是开阔的天地。风从戈壁吹来,带着粗粝的质感。那一刻,仿佛看见张骞的使节团、玄奘的孤影、商旅的驼队,一个个从这关前走过,踏出了一条“漫道”。</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广场前,两座楼阁对峙而立,飞檐如翼欲飞。帐篷零星散布,游客嬉笑交谈,为这座古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远处山脉与工业烟囱并存,现代与古老在此交汇。雄关未老,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p> <p class="ql-block">一段灰砖城墙静静延伸,石板路被无数脚步磨得发亮。游客三三两两走过,有人拍照,有人默立。远处的城楼在云层下若隐若现,飞檐上的红饰在微光中闪烁。我走着走着,竟忘了自己是来“看”历史的,还是来“走”一段属于自己的“漫道”。</p> <p class="ql-block">关外是一片荒凉之地,黄土裸露,植被稀疏。城墙在这里显得更加孤绝,像一位坚守岗位的老兵。远处农田与现代建筑隐约可见,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晴空万里,砖石的纹理清晰可辨。墙角的裂缝——它不完美,却真实得让人心疼。</p> <p class="ql-block">城楼巍峨,红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如鸟展翼。看见墙砖上刻着模糊的名字,或许是某位工匠,或许是某位士兵。他们没留下史书上的功名,却把名字刻进了“天下雄关”的肌理里。</p> <p class="ql-block">一座彩绘塔楼静静矗立,红蓝相间的檐角层层叠叠,宛如从壁画中走出。塔身雕刻繁复,每一笔都诉说着匠心。仰头久久凝望,云层厚重,却压不住它的气度。这不只是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具象——哪怕风雨千年,依旧昂首向天。</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回望,楼阁在阴云下静默,旗帜飘扬。砖石延伸成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线,仿佛真的“如铁如盘”。靠在墙边,听风穿过垛口的呜咽。这关,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它是时间的节点,是无数故事交汇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整座城池在阴云下显得格外厚重。塔楼高耸,民居紧凑,飞檐连成一片起伏的线条。想象着当年城内的烟火人家,戍边将士的夜巡,商队歇脚时的喧闹。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砖瓦间低语。</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座城楼前,我停下脚步。飞檐翘角,彩绘鲜艳,游客穿梭其间。远处山脉苍茫,阴云未散。我忽然明白,“雄关漫道”不是一句豪言,而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无论前路多难,总有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如铁的关,踏上如盘的道。</p> <p class="ql-block">一个圆形门洞静静立在土墙之间,像一幅天然画框,框住了远方的荒原。我站在洞内,石板缝隙间钻出几根野草。那一刻,我成了画中人。这门洞不宏大,却最动人——它告诉我,历史不必喧嚣,静默本身就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威震华夏”四个金字刻在深色石碑上,风霜侵蚀了边缘,却未曾磨灭那份气势。我站在碑前,没有拍照,只是静静看了一会儿。有些力量,不需要张扬,它就在那里,沉默如山,坚定如铁。</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GL</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G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