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科普公益课堂第二十四期:孝亲敬老·情暖重阳传统科普趣味课堂

铁铁

<p class="ql-block">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充满敬老温情的重阳节。为让孩子们深入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2025年10月25日,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曾妮老师精心策划并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孝亲敬老·情暖重阳”传统科普趣味课堂,让传统文化与感恩之心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p> <p class="ql-block">  本次重阳科普课堂,是2025年全国科普月之宜章县科普公益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的宗旨,为中小学生搭建起接触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活动由宜章县科学技术协会、宜章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宜章县第一中学联合主办,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宜章县分公司、宜章县第一中学科普基地、张永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宜章县初中生物工作室、湘南学院自然学堂科普团队、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郴州市物理学会、绿色环保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郴州科普平台共同承办,并有湘南学院科协、中南大学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提供支持。多方力量携手,旨在通过趣味课堂形式,让孩子在欢乐中探索重阳文化里的科学奥秘,激发对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双重兴趣。</p> 趣味满格的课堂环节:从热身到收官步步有惊喜 一、知重阳:解锁传统节日的文化密码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爷爷奶奶的专属节日是什么吗?”活动伊始,老师以一个充满童趣的提问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重阳节”这一主题。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PPT,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道: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易经》中“九”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古人将这一天视为“吉祥之日”,蕴含着“九九归真,一元肇始”的美好寓意。清晰的日历图片配上生动的讲解,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这个日期,更明白了重阳节不仅仅是老人的节日,更是一个承载着千年智慧与祝福的“文化符号”。</p> 二、演传说:让经典故事跃然眼前 <p class="ql-block">  “现在老师要请几位小演员上台啦!谁想扮演勇敢的恒景?谁愿意当咱们村里的乡亲?”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森林般的小手。被选中的小演员们兴奋地走到台前,随着旁白的叙述,他们将恒景拜师学艺、寻找茱萸和菊花酒、最终战胜瘟魔的传说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这场简短而精彩的情景剧,让书本上古老的文字变成了眼前活生生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不仅牢牢记住了这个典故,更深刻理解了重阳节“登高避祸”习俗的由来,对先人的智慧与勇敢充满了敬佩。</p> 三、赏习俗:品味节日中的生活仪式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有哪些有趣的习俗?老师通过一系列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短片,为孩子们一一展示了四大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1. 登高望远:金秋九月,天高云淡,此时登临高处,既可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p><p class="ql-block"> 2. 赏菊咏菊:农历九月素有“菊月”之称,菊花凌霜绽放,品性高洁,赏菊、饮菊花酒便成了节日里一项风雅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3. 品重阳糕:那一块块蒸得香甜软糯的重阳糕(有些地方称作“桂花糕”),不仅是一道时令美食,更承载着“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是晚辈孝敬长辈的暖心礼物。</p><p class="ql-block"> 4. 放飞纸鸢:古人认为重阳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象征着不好的运气也随之消散。</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看着屏幕上金灿灿的菊花、诱人的糕点和高飞的风筝,眼中充满了向往,纷纷小声议论:“回家我也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登高!”“我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重阳糕!”</p> 四、诵诗词:在韵律中浸润感恩之心 <p class="ql-block">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尽了重阳节的思亲之情。老师带着孩子们用清脆的童声齐声朗诵,并简要解释了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随后,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重阳到》在教室里回荡:“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诗词的典雅与童谣的质朴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韵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悄然将尊老敬老的“感恩”种子埋在心田。</p> 五、践行动:将孝心化为具体行动 <p class="ql-block">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老师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不一会儿,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我要给奶奶捶背!”“我帮爷爷倒茶!”“我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明白了爱需要表达,更需要行动。为爷爷奶奶梳一次头、盛一碗饭、洗一次脚,或者只是递上一杯热茶、送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都是孝心的体现。活动中,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寓意健康平安的“艾草养生锤”,他们希望把这份充满心意的礼物送给长辈,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p> 孝亲敬老,不只在重阳 <p class="ql-block">  本次重阳节主题活动,如同一场文化的甘霖,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它不仅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了节日的渊源、习俗与文化,更重要的是,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孝亲敬老的温暖不应只停留在节日这一天,而应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传递美德的小使者,让这份温情常伴长辈左右,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撰稿:周丽镁</p><p class="ql-block">编辑:李 胜</p><p class="ql-block">图片:王春根</p><p class="ql-block">一审:曾水丽 张永强</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均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