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中练逃生,灭火器记守护——丰乐小学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纪实

快乐教育育快乐少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让消防安全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丰乐小学于2025年10月23日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又干货满满的消防安全演练,用“沉浸式”体验教会孩子们懂安全、会避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练前,各班召开了消防安全主题班会,通过卡通动画和互动问答,给孩子们讲解火灾小常识:比如不能玩火、发现火情要告诉老师,还用手偶演示“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低姿快撤离”的正确方法,原本严肃的安全知识,瞬间变成了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在“险境”中练真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呜——呜——呜——”急促的消防警报在校园上空响起,转眼间,教学楼的走廊里便被烟雾弹催生出的浓密“烟雾”填满,朦胧的雾气裹着模拟的“烟味”,瞬间将紧张感拉满——丰乐小学这场“沉浸式”消防安全演练,用贴近真实的场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湿毛巾捂紧口鼻,弯腰贴墙,跟着队伍走!”班主任们的声音穿透烟雾,清晰又有力量。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双手紧紧捂住口鼻和下巴,身体弓成“小拱桥”,沿着教室和走廊的墙壁,在弥漫的烟雾中有序前行。眼前看不清远处的路,只能跟着前方同学的脚步,耳边是警报器的持续提示和彼此轻微的呼吸声,但没有一人推搡、没有一人慌乱,按预设路线安全撤离到操场指定区域,各班老师快速清点人数并上报,圆满完成疏散任务。</p> <p class="ql-block">二、解锁全场景安全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才的烟雾是不是像真的火灾现场?”安全负责人结合演练场景开讲,“危险来临时,不同情况要找对不同办法,记牢这些才能不慌乱!”</p><p class="ql-block">(一)分类型应对:抓准核心动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灾逃生记“低姿、捂鼻、沿墙走”,就像刚才在烟雾里那样;防震要“伏地、遮挡、手抓牢”,立刻躲到课桌下护住头部;防空则要快速远离窗户、广告牌,跑到教学楼底层等坚固区域避险。</p><p class="ql-block">(二) 看天气调整:避开额外危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晴天疏散往开阔的操场跑,远离建筑物;雨天要绕开积水和漏电的路灯、栏杆,优先走有遮挡的走廊;大风天得避开大树、宣传栏,防止被坠物砸到。</p><p class="ql-block">(三)换环境不慌:认准安全信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遇火,先摸门把辨温度——热了就用湿毛巾堵门缝、开窗呼救,冷了再低姿逃生;在商场要盯紧“安全出口”绿色标识,不乘电梯只走疏散楼梯;夜晚起火别摸黑乱撞,先找毛巾和钥匙,不贪恋玩具、书本,第一时间撤离。</p><p class="ql-block">(四)记互助原则:集体安全才是真安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撤离时别只顾自己跑,看到同学摔倒要伸手扶,遇到动作慢的要等一等,互相提醒、互相帮忙,才能一起脱离危险。</p> <p class="ql-block">三、学会“用对”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安全员带来了“消防神器”——灭火器。核心的使用方法:“提、拔、握、压!”安全员一边示范一边拆解动作:“第一步‘提’,双手提起灭火器;第二步‘拔’,拔掉瓶颈上的保险销;第三步‘握’,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住压把;第四步‘压’,对准火源根部用力压下压把,左右扫射,直到火苗熄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安全员特意补充了一个实用知识点:“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入室,危险到人生安全时,灭火器喷射出的干粉能形成短暂的‘防护烟幕’,干扰坏人的视线,帮我们争取逃跑的时间,这是它保护自己的特殊用处。但一定要记住——它的‘保护功能’只用于紧急避险,绝对不能因为好奇、好玩就胡乱使用!乱喷不仅会浪费消防器材,还可能让他人滑倒、吸入干粉受伤,这是必须守住的安全红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安全负责人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他笑着对孩子们说:“今天大家都是‘小小安全员’,记住这些安全知识,就能保护自己、保护同学!”此次演练,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撰稿:陈文杰</p><p class="ql-block">编辑:蔡姗珊</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李晓霞</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 梁嘉敏</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李小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