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万年窑火,不虚瓷行

太阳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窑火未曾熄灭的城门口,风从千年之前吹来,带着陶土的气息。眼前这座红砖砌成的弧形建筑,像是一道凝固的火焰,蜿蜒而温柔。我戴着白色帽子,裙摆轻扬,仿佛不是我走向了这座城,而是它从历史深处缓缓向我走来。蓝天之下,砖墙的曲线像是窑变时流淌的釉色,无声诉说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道嵌着微光的楼梯向上走,脚底触着微凉的台阶,像是踏在时间的脉络上。两旁金属扶手泛着冷光,却并不生硬,反衬出我身上那件白裙的柔软。这楼梯通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每一步都像在靠近某种答案——关于泥土如何成器,关于火焰如何塑魂。抬头望去,灰墙尽头没有终点,只有光,像极了窑口初开时那一瞬的惊艳。</p> <p class="ql-block">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落在石台上,也落在我身上。窗外是层层叠叠的砖瓦,像极了窑厂屋顶连绵的脊线。我静坐着,不说话,只感受光在皮肤上缓慢移动。这光,曾照过拉坯的匠人,照过守窑的老者,也照过无数未曾留下名字的手。一瞬恍惚,我仿佛听见陶轮轻转,听见釉料滴落的声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原来不是说瓷器,是说时光本身。</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室内的台阶上,赤脚贴着地面,身边摆着几个陶瓶,瓶身粗粝,却有种说不出的安稳。混凝土墙粗糙得像未打磨的坯体,而我就在这粗粝中感到安心。裙褶垂落,像冷却后的釉流。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静默的器物与静默的人彼此陪伴。我想,所谓传承,或许不是刻意铭记,而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坐着,让泥土的气息渗入呼吸,让窑火的余温留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拱形的混凝土空间里,阳光从高处的缝隙倾泻而下,像一道天启。我站在光中,风穿过空廊,吹起裙角。远处绿意隐约,编织的篮子静静悬挂,仿佛在等待某次出窑的搬运。这一刻,我像一件正在被烧制的瓷器,被光与风淬炼。千年瓷都的魂,不在展柜里,就在这光影交错的呼吸之间。</p> <p class="ql-block">我侧身倚着红砖拱门,手轻轻搭在温热的砖石上。这墙烧自本地的土,经高温而成,纹理里藏着火的痕迹。白裙在风中轻轻鼓动,像一团未落定的烟。砖与白,暖与净,古老与当下,在这一刻达成和解。我忽然明白,所谓“不虚瓷行”,不是来看一件件瓷器,而是来确认——那万年不熄的窑火,依然能在人心中点燃。</p> <p class="ql-block">千年瓷都,万年窑火,不虚瓷行。我站在拱形隧道的尽头,背对着来路,面前是一束从黑暗中劈开的光。它不炽烈,却坚定,像那些世代守窑人眼里的光。我的白裙铺展在地,像一张未题字的宣纸,等待被这城市的故事书写。这里没有呐喊,只有静默的燃烧——而正是这静默,让火焰延续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石阶凉而稳,我赤脚搭着,手托下巴,望向那片拱形空间深处。陶罐静立,像守夜的兵。光线柔和得如同釉面反光,照得一切都慢了下来。我不赶时间,也不急于理解什么。只是坐着,像一件刚出窑的器物,在余温中慢慢定型。或许,真正的文化之旅,就是允许自己成为一段沉默的烧制过程。</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站在红砖建筑前,曲线如波,像大地呼吸的痕迹。蓝天白云下,我戴着白帽,裙角轻舞。这建筑不像现代,也不像古代,它只是“存在”——如同景德镇本身,既不属于过去,也不专属于未来。它就在那里,用砖与火的语言,讲述着一种持续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两座弧形建筑之间,天蓝得纯粹。我立于其中,白裙与白帽,像一缕从窑烟中升起的雾。没有刻意的姿态,只是自然地站着,仿佛我本就该在此处。这城市不张扬,却以最温柔的方式告诉我:有些美,需要时间来烧;有些人,注定要来此地,与泥土对话。</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红砖墙夹出一道天空,明亮得刺眼。我双手轻抚腹部,像守护着某种正在孕育的东西。也许是一段记忆,也许是一份感动。砖墙密集如经文,蓝天是无字的卷轴。我站在这里,既渺小又完整——渺小如一粒陶土,完整如一件成器。</p> <p class="ql-block">窗前,我望着弧形砖墙外的蓝天。帽檐下,视线落在砖瓦的肌理上,那是一代代匠人手掌的印记。白裙在风中微微颤动,像未干的釉彩。这座城不需要喧嚣的宣告,它的力量藏在每一寸烧制过的土里,藏在每一次光影流转中。</p> <p class="ql-block">楼梯蜿蜒向上,我站在两座红棕色建筑之间,目光投向远方。蓝天之下,城市舒展,现代的线条与古老的窑火竟如此和谐。白裙随风,像一面无声的旗。我知道,这一行不会虚度——因为有些火焰,一旦看见,就再也无法忘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展柜前,我戴着浅色宽边帽,凝视着一件青花瓷。它静默,却比任何言语都响亮。那釉色里有山河,有月色,有无数个夜晚的守候。我站在这里,不只是游客,更像是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约会。瓷都的浪漫,不在诗句里,而在这一眼万年的对视中。</p> <p class="ql-block">牌坊上“景德镇”三个大字沉稳有力,我站在古意盎然的石碑前,手里握着一杯饮料,肩挎白包。看似随意,心却庄重。这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活着的传统。我轻轻一笑,像对这座城说:我来了,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