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将本月无人机社团/课程的教学情况向您做一份总结汇报。</p><p class="ql-block"> 本月,我们的课程围绕“激发兴趣、建立基础、培养意识”的核心目标展开,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惊人的学习能力,收获颇丰。具体汇报如下:</p> <p class="ql-block"> 课程伊始,我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小飞行员”的特别自我介绍环节。孩子们不仅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还要分享一个“我最想从天空看到什么?”的想象。这个环节不仅快速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更将大家的思绪引向了天空,为接下来的课程埋下了精彩的伏笔。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从“想看到学校的全景”到“想看看云朵上面的世界”,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一个团结协作、充满好奇心的“小飞行员”团队初步形成。</p> <p class="ql-block"> 结构认知与设备初识。 课程引导学生从外到内系统认识无人机,从螺旋桨、机臂到电机、飞控与传感器。学生们能准确指认核心部件,并理解其“大脑”(飞控)、“心脏”(电机)和“眼睛”(传感器)的比喻关系,建立了完整的设备认知框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解释升力的产生——当螺旋桨快速旋转向下“推”空气时,空气就会给无人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升力。</p> <p class="ql-block"> 紧接下来学生们轮流进行了真机起降和悬停练习。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能勉强让无人机稳定在空中片刻,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他们欢呼雀跃。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本月,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友谊与团队意识,建立了对无人机的科学认知,理解了基础的飞行物理学原理,并初步掌握了安全的操控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对科技的热爱、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感谢学校对无人机课程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这门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图文:姬明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写&编辑:姬明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