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p><p class="ql-block"> 向往皇城相府很久了,因为好多人说过,也从视频里看到过,又因帝师之故居,十月十五日在女儿引领下得缘相见。三个小时的行进,知道相府是经过陈家几代人共同努力修建而成的,分外城与内城。面积很大,一家几代人日常生活起居祭祀,读书休闲娱乐;战时瞭望报警,藏兵避乱,商讨军务等等所在一应俱全。所有建筑包括城墙角楼垛楼垛口暗道等等保存的非常完好完整。更为让人惊叹的是其在人类文明,文化史上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据说明末崇祯年间,世事混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晋城地处太行南麓离陕西河南很近,为避战乱,古泽州大户人家皆兴建古堡民居以防御,相府也是顺势而为吧!据载战乱时全村八百多人藏河山楼得以避乱。(周边有湘玉古堡,郭裕古堡,柳氏民居,砥泊城,海会书院等等)。其中建筑艺术堪称一绝,房屋结构一斗拱,榫卯,檐式,瓦型,石杵型式,院落型式(如状元插花式,书院);砖雕,木雕(各种技法),石雕,牌坊等等。历代诗文匾额(有皇帝亲赐的一午亭山村),帝师亲创的诗文墨迹,编纂的典籍(如《康熙字典》原版资料等)等等价值非凡,至少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奇迹一战时惠及家族当地民众,闲时也利益相府村百姓,解决了他们的生存生活问题,这也就不难理解相府为何历久弥新了,它是一方百姓共同维护的神一般的存在,它庇佑了一方百姓,百姓也保护了它,它已不是一座凝固的建筑而是见证历史沧桑饱含故事底蕴深厚的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看过皇城相府,湘玉古堡,联想看过的张家塔,晋商民居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听过的介绍,从内心里彻底打破了自己认知壁垒,对陈廷敬乔致庸胡雪岩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产生敬畏崇敬之心,没有这些人的智慧付出哪来一方百姓乃至国家民族的振兴,这些人不仅为家族更为国家民族创造了价值,甚至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时他们及家人后辈付出人力财力物力甚至生命,平安时又带动了一方经济。以前总囿于为富不仁的思维,其实,客观去看人事物才是正理。宇亩之道有阴有阳,只盯一面,即是不善。这座活建筑博物馆拓展了人们的认知打开了人的视野格局。</p><p class="ql-block">图片为石牌楼</p> <p class="ql-block"> 七层高的河山楼,曾容八百村民避乱</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父亲辈造外城</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明清城堡式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名相陈廷敬故居,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与起源</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为避战乱而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扩建外城,陈廷敬入阁拜相后形成完整规模。康熙帝两次下榻于此并赐名“午亭山村”,后俗称“皇城相府”。 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共出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及6位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美誉</p><p class="ql-block">二,建筑特色与结构</p><p class="ql-block">建筑群依山而建,总面积约3.6万至10万平方米,由内城(明代防御工事)和外城(清代官邸)组成,含16-19座院落、640-880余间房屋,城墙总长780-1700米、高12米,设9道城门及藏兵洞。 核心建筑包括:</p><p class="ql-block">河山楼:明末所建七层碉楼,高23米,可容纳800余人避难,配备水井、粮仓等设施。</p><p class="ql-block">御书楼:珍藏康熙御赐“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p><p class="ql-block">石牌坊:表彰陈氏家族功名,雕刻龙凤等吉祥图案。</p><p class="ql-block">建筑融合北方雄浑与江南精致,集官宅、宗祠、书院、防御工事于一体,整体布局呈“神龟”形,寓意“千秋永固”。</p><p class="ql-block">三,文化价值与现代意义</p><p class="ql-block">作为陈廷敬(《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帝师)故居,相府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康熙御赐匾联及家族诗文遗存为研究明清政治、文化提供珍贵资料。 其反腐倡廉思想(如“奢俭为贪廉根柢”)至今具现实意义。 2007年评为AAAAA级景区,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通过实景演出(如《迎圣驾》《再回相府》)和文旅融合活化历史,成为晋城古堡群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一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