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替的密码

彩雲遠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近看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点私考。历朝历代,都渴望江山永固,皇权永续,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是“主动让位”,就是“天崩地裂”,一代王朝灰飞烟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有什么谁也无法逾越的规律在支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有。那就是明知有病,无力自治,最后病入膏肓,只有死掉。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自己不治呢?答曰:自治就是举刀向内,向哪里动刀都疼的厉害,反应强烈,最后只能作罢,任由病情恶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各级臣工的俸禄,一旦搁上就不能下来。朝廷、边关、州府县全靠他们管理、执掌,他们不高兴怎么认真履职呢?即便他们已经锦衣玉食、富甲一方,他们也不肯为朝廷分点忧、为百姓让点利。减少他们的俸禄无异于取他们的性命——尽管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吃喝玩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各级衙门、兵营的冗员,只会越来越多,国库的人头费逐年增长,甚至出现了减一次多一次的怪现象。你裁撤哪个岗位,都涉及一大片人,一大片人背后还有一大片人,没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着过吧。结果是一个庞大的吃皇粮的队伍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最终负担不起。衙门的人本来是为百姓办事、维护皇权利益而来的,结果是衙门的人是为了能吃皇粮、能不劳而获、能盘剥百姓才想法设法进来的,弄颠倒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既得利益集团或者叫阶层,他们考虑的不是社稷,不是天下苍生,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样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好像朝廷的存亡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他们也不愿意为之,一旦影响他们的利益,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利益,他们也竭力反对、暴跳如雷。历史上的几次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为什么失败?原因就在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俸禄只能高不能低,当冗员越来越多,当既得利益阶层心里没有社稷的时候,就是朝廷没法自治的时候。没法自治的时候,整个社会各阶层关系就开始撕裂,社会的凝聚力就开始下降,打江山时的气象便荡然无存,一旦没有足够的银子支撑,稍有风吹草动,没有人真心为朝廷出力,皇权的大厦就摇摇欲坠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本盘面就这么简单。</span></p>